婚期临近,女方突然悔婚!男方:退彩礼还要扣3万“拥抱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8 04:34 1

摘要:婚期倒计时不到两个月,她突然悔婚,还要扣3万“拥抱费”,截至10月8日,这起河南平顶山的彩礼纠纷仍没进一步进展

婚期倒计时不到两个月,她突然悔婚,还要扣3万“拥抱费”,截至10月8日,这起河南平顶山的彩礼纠纷仍没进一步进展

这事之所以刺眼,是因为所有程序都走到“临门一脚”了

万先生去年经媒人介绍认识女方,相处后确定恋爱关系,女方第一次到他家,他按当地习俗包了24000元红包;

今年1月两人订婚,计划在11月29日办婚礼,前后给了约20万彩礼外加“四金”

他说家具买了、酒店订了、亲友都通知了,手机里还有婚纱照的样片,结果女方突然说不结了

媒人给的解释挺直白,说女方可能嫌万先生“太老实、工资低”,也提到拍婚纱照时有一张拥抱照,女方觉得自己“吃亏”

我听得有点出戏,但媒人的口气更复杂:“我说了一千多对,就这一家事儿多”

他强调“拥抱扣3万”的提法不合情不合理,这句话他反复说

现场那张合影,在换造型时拍的,摄影师让靠近一点,这在婚纱摄影里是常规动作

女方态度倒是干脆:“只是不想和他结婚,没有啥矛盾”

她父亲承认“拥抱费”是孩子提的要求,这点他没有回避

谈到钱,桌上摆着明细,聊到夜里,最后双方协商,女方现场退还了170500元现金

这笔钱的数字很具体,也意味着并不是“全额退回”

至少从账面看,差额大概覆盖了部分已发生的花销,但“拥抱费”的说法,不管站哪边听起来都别扭

我个人的感受是,临近婚期悔婚并不罕见,真正抓人的是把“拥抱”定价这件事

把情感上的亏欠、暧昧的边界硬生生标价,最终只会让体面更贵

当然,女方“不想结”本身是权利,关键是跟钱怎么拆开

事实层面,目前能核的就三点:临期悔婚、提出扣3万“拥抱费”、最终退回170500元

类似的拉扯,在河南并非个案

截至2025年8月底,全省法院新收婚约财产纠纷就有6000余件

还有不少离婚案件也牵扯彩礼返还

数字背后,是习俗和法律的“赛跑”,也是两家人一合一分的消耗

身边有人说今年朋友圈里有关“订婚退礼”的截图明显多了,转账记录、收条、红包照片,清一色的时间戳

法律的方向其实清楚

江苏省高院曾发布过一个典型案:丁某与刘某订婚后,女方拒不结婚、只退车不退礼金

法院认定彩礼是以缔结婚姻为目的,未登记且未共同生活的,应返还礼金

放在今天看,这条原则对绝大多数“婚前分手”的返还争议都有指导意义

拥抱不拥抱,婚纱照合不合拍,只要没登记没共同生活,构成返还的理由就站得住

“彩礼本该是尊重与祝福,不该变成交易筹码”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大马人民法庭庭长崔亚东的这句话,我反复读了几遍

高额彩礼让两情相悦罩上“金钱交易”的影子,付出方背上沉重负担,触碰的是婚姻的底色

这两年我接触到的当事人里,不少人后来把每一笔花销都写进了小本子,怕的就是说不清

法律底线更明确

封丘县法院有关负责人强调,民法典明文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彩礼作为风俗不违法,但超过合理范围、以结婚为名索取高额财物,可能触法

另一个现实是衍生犯罪在增多

省高院刑二庭法官周建生提醒,高额彩礼需求催生婚托婚骗

有人租房冒充“新房”、雇人假扮亲戚骗礼金,最终以诈骗罪获刑十年以上

你以为是在“谈条件”,对方可能是在“设局”

怎么判、怎么退,尺度也有路数

省高院民一庭法官邹新哲表示,法院会综合考虑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给付方家庭情况、习俗、实际使用及嫁妆、双方共同生活与否、是否孕育子女、各自过错等,来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比例

这话翻译成人话就是:不一刀切,看证据、看钱去哪了、看时间线

很多人忽视的,是“使用去向”这条,谁拿了、买了啥、有没有嫁妆对等,最后都会算进去

近一年的几个案子能帮我们把谱儿校准一下

郑州航空港的杨先生,2024年定亲给了18.8万元,后来因额外彩礼谈不拢,婚约破裂

在法官调解下,女方一次性返还17.2万元,并当天履行完毕

这说明协商加调解的路径是通的,效率也不低

再看申先生与刘女士,给了近30万,办了婚礼但没登记,2024年春节后不再共同生活

法院最终酌定返还15万元,理由是彩礼明显高于当地收入水平、给付方负担过重且共同生活时间短

不是所有钱都能要回来,但高的那部分会被“剪”

“借婚姻索取财物”四个字,是很多判决书里的关键词

比如张某与聂某,女方收取高额彩礼迅速结婚后离开,先退了5.7万,法院再判退9.1万,并准许离婚

套路与真心,法官看得出路数

这个判断标准放在万先生这件事上,仍要看他们是否共同生活、彩礼是否已转为嫁妆以及具体流向,最终才能落成比例

回到这次“拥抱费”的争议,我更关心当事人的处置方式

从结果看,能把钱当场退到手,已经是止损的上限之一

万先生说的酒店、婚纱、家具,这些“沉没成本”在现实里多数难以完全换回,只能凭合同走退订逻辑

小小的经验是,订婚环节把转账凭证、礼金清单、婚纱照和酒店的合同、付款截屏都留好

一旦协商不成,走法院要证据,说服力全在细节里

我也能理解女方说“不想结”的轻与重

不爱了可以停下,但别用离谱的理由把体面揉碎

拿一张拥抱照当作“吃亏”的证据,既不尊重过去的情感,也经不起法律推敲

感受层面,这更像把情绪翻译成账单

而情绪从来不适合标价

这几年看多了彩礼起争执,就更认同“让彩礼归于礼”

它应该是对彼此、对未来的一种仪式性承诺,而不是压在谁家肩头的数字

在订婚、见家长这类关键节点,多问一句“我们怎么把钱的事说清楚”,往往能少走很多弯路

说清楚不是冷冰冰算计,而是给感情铺一条能落地的路

截至2025年10月8日,这起平顶山彩礼纠纷暂无线索更新

但它留给大家的提醒已经足够直白:感情可以变,账要算清,法律在线,体面要紧

愿每一份礼,都回到礼的本意

来源:蓝胖子不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