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幽居四畔只空林,啼鸟落花春意深。独宿尘龛无梦寐,五更山月照寒衾。
晚次修路僧
崔涂(唐朝)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
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送僧归天竺
崔涂
忽忆曾栖处,千峰近沃州。别来秦树老,归去海门秋。
汲带寒汀月,禅邻贾客舟。遥思清兴惬,不厌石林幽。
访僧不遇
崔道融(唐朝)
寻僧已寂寞,林下锁山房。松竹虽无语,牵衣借晚凉。
青龙寺赠云颢法师
曹松(唐朝)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
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送德光禅师(重礼石霜长者)
曹松
天涯缘事了,又造石霜微。不以千峰险,唯将独影归。
有为嫌假佛,无境是真机。到后流沙锡,何时更有飞。
江西逢僧省文
曹松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
百叶岩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风生碧涧鱼龙跃,威振金楼燕雀飞。
想得白莲花上月,满山犹带旧光辉。
送王上人还襄阳
储光羲(唐朝)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关。
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送恂上人还吴
储光羲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君王既行幸,法子复来仪。
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乘闲道归去,远意谁能知。
赠僧云栖
温庭筠
麈尾与筇杖,几年离石坛。梵馀林雪厚,棋罢岳钟残。
开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衡阳寺前雁,今日到长安。
寄清源寺僧
温庭筠
石路无尘竹径开,昔年曾伴戴颙来。窗间半偈闻钟后,
松下残棋送客回。帘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蓝水长秋苔。
白莲社里如相问,为说游人是姓雷。
与僧
韩偓(唐朝)
江海扁舟客,云山一衲僧。相逢两无语,若个是南能。
怀无可上人
雍陶(唐朝)
山寺秋时后,僧家夏满时。
清凉多古迹,几处有新诗。
赠苦行僧
雍裕之(唐朝)
幽深红叶寺,清净白毫僧。古殿长鸣磬,低头礼昼灯。
秋夜怀紫阁峰僧
鲍溶(唐朝)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送僧择栖游天台二首
鲍溶
身非居士常多病,心爱空王稍觉闲。
师问寄禅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
金岭雪晴僧独归,水文霞彩衲禅衣。
可怜石室烧香夜,江月对心无是非。
送僧游山
熊孺登(唐朝)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赠黄蘖山僧希运
裴休(唐朝)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
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寄僧知乾
裴说(唐朝)
貌高清入骨,帝里旧临坛。出语经相似,行心佛证安。
送禅僧
薛能(唐朝)
寒空孤鸟度,落日一僧归。近寺路闻梵,出郊风满衣。
步摇瓶浪起,盂戛磬声微。还坐栖禅所,荒山月照扉。
忆原上人
戴叔伦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
不知竹雨竹风夜,吟对秋山那寺灯。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徐铉)
已洁心源超世表,却缘诗句有时名。
初闻行业如耆宿,及见容颜是后生。
寄楞严大师
文同(宋朝)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赠胜上人
叶适(宋朝)
近日能吟者,黄岩说胜师。
语生兼才笔,体重带幽姿。
遣腊冰千筹,勾春柳一丝。
方山最高顶,不拟到茅茨。
示西林可师二首 其二
朱熹
幽居四畔只空林,啼鸟落花春意深。独宿尘龛无梦寐,五更山月照寒衾。
赠东林总长老
苏轼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送长吉上人
林逋
囊集暮云篇,行行肯废禅。
青山买未暇,朱阙去随缘。
茗试幽人井,香焚贾客船。
淮流迟新月,吟玩想忘眠。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
林逋
林岭蔼春晖,程程入翠微。
泉声落坐石,花气上行衣。
诗正情怀澹,禅高论语稀。
萧闲水西寺,驻锡莫忘归。
寄清晓阇梨
林逋
前时春雪晴,林壑趣弥清。
几忆山阴讲,兼忘谷口耕。
树丛归夕鸟,湖影浸寒城。
还肯重相访,柴门掩杜蘅。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
梅尧臣
姑苏台畔去,云壑付清机。
野策过寒水,山童护衲衣。
松门正投宿,竹笠带余晖。
谁爱杼山句,使君应姓韦。
题王逸竹溪钓艇图二绝
王灼(宋朝)
断岸竹如云,翠色落寒濑。
艇子何处归,应转烟林外。
寄南屏渭长老
张羽(明朝)
蒲室传心第一宗,老寻古刹寄行踪。贯花偈就人争写,坏色衣穿自懒缝。案上梵经皆贝叶,手中谈麈是青松。何年惠远重开社,来听东林寺里钟。
寄进士熊退斋
李谨思(宋朝)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
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
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
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
殉义若殉财,避名如避箭。
况当喜惧交,肯与宠辱战。
百年元亮心,一日宣明面。
朱门辙迹多,山路微如线。
送僧归越中
王偁(王称)
锡挑龙河云,衣带越溪雨。
说法方西来,随缘复东去。
松枝偃故房,柏子落庭树。
从此上方遥,人间但凝伫。
越中送僧还旧山
王野(宋朝)
折柳插瓶溪水湾,此方缘尽又思还。
春花乞食云门寺,秋叶翻经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旧迹,月临宝地忆慈颜。
知君身似旃檀树,已去留香梵宇间。
赓僧韵
朱元璋
天台五百尊,方寸皆明月。
月影弥千江,何曾有暂歇。
为斯妙用通,今古长不灭。
昔当悬挂时,诚非凡可越。
住世及应真,几度阿僧劫。
假锡作梯航,泛海涛如雪。
一旦杳无踪,暂与沙门别。
倏忽群禅中,孰能为机泄。
禅心旷无迹,如海亦何竭。
僧本具他心,宗门常合辙。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