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大樱桃病虫害的真相,教你如何有效防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8 04:36 1

摘要: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2 ℃,降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约为800 毫米,季节性明显,是山东省最大的大樱桃产业基地。

揭开大樱桃病虫害的真相,教你如何有效防治!

王晓玲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2 ℃,降水分布不均,年降水量约为800 毫米,季节性明显,是山东省最大的大樱桃产业基地。

临朐县是全国四大樱桃集中种植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大棚樱桃生产基地,种植大樱桃已有 40 年的历史。近年来,通过引进美早、布鲁克斯、含香等20 余个品种,不断做大做强大樱桃产业,打响“临朐大樱桃”知名度,全力打造“临朐大樱桃·首朐一指”。目前,临朐县共有大樱桃面积 13 万亩(其中大棚樱桃 5 万亩),年产量 10 万吨。到2023 年 4 年时间翻了一番,产值达到30 亿元,亩均收入 6 万~10 万元,一大批果农和从业人员走上了致富道路,“小樱桃”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果”,使樱桃产业变成了令人向往的幸福产业(图 1)。

图1 临朐大樱桃结果状

1 大樱桃病害防治技术

1.1 根腐病

根腐病是大樱桃生长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土壤中的真菌感染引起的。一旦大樱桃受到根腐病的侵害,植株生长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导致植株的死亡(图 2)。

图2 根腐病危害状

根腐病的防治技术:选择排水、透气好的土壤种植大樱桃,避免植株受湿地环境侵害。合理施入有机肥料,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发病季节及时喷施杀菌剂,有效杀灭病原菌,减轻根腐病的危害。

1.2 叶斑病

樱桃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果实。叶片一般 5 月份开始发病,7—8 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3)谢花后至采果前,喷 1~2 次 70%代森锰锌 6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500~600 倍液,大生M-45 800 倍液等,每隔 10~14 天喷 1 次。

1.3 流胶病

常见于主干和主枝,表现为病部肿胀,流出半透明的黄色树胶,逐渐变为红褐色,干燥后变为褐色硬块,病部硬化甚至龟裂 。发病期多在 5-9 月,与温度和湿度有关,气温上升,雨水较多时胶液渗出严重,一般是老树比幼树流胶严重,多发生于酸性、透气性差以及种植过核果类果树的土壤中,地势低洼、排水差、氮肥施入过多等都是流胶病产生的因素。

防治方法:多施有机肥,增施磷肥、钾肥,少施氮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透气性,注意排水通畅;生长季修剪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回缩修剪留桩,不要紧贴树干疏除大枝,初冬枝干涂抹石灰硫酸铜合剂,萌芽前用波尔多液或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树枝;在病害出现时刮除病部胶体和溃疡部位,涂抹克菌丹、甲基托布津、扑海因等杀菌剂,15 天涂抹 1 次,至少 3 次。

1.4 根癌病

主要发生在根颈部,偶有侧根发生,危害部位形成球形或者扁球形瘤体,感染后幼树生长缓慢,大树树势衰弱,落花落果甚至死亡。根癌病是细菌性病害,由根癌土壤农杆菌引起,主要靠雨水和灌溉传播,或者通过嫁接、扦插、剪口等伤口侵入,湿度大、碱性土壤发病率较高。

防治方法:避免大水漫灌,降雨后及时排水松土,选择幼苗时选择没有根瘤的健康幼苗,避免栽植在种植过果树苗的土地上。根癌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栽植前可用 K84 生物杀菌剂浸泡根部 3 分钟,土壤用生石灰或硫酸铜液消毒。有的育苗基地一般还会在育苗前用草木灰搅拌种子,并在土壤中拌入部分草木灰,也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1.5 细菌性穿孔病

主要侵害新梢和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黑褐色病斑,数个病斑相连形成一个大病斑,焦枯脱落形成穿孔,枝条皮层溃疡开裂甚至死亡。风雨或是昆虫传播,一般 4 月下旬开始发病,高温、雨季发病严重,果园湿度大会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病枝叶,增施有机肥,少施氮肥,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落花后 2 周每周喷施 68%农用链霉素 25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者 90%新植霉素 3000 倍液,2~3 次即可。

1.6 褐斑穿孔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形成针头大小的紫色小斑点,后期扩大为圆形褐色斑,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色,边缘逐渐干燥、皱缩,脱落形成孔洞,容易导致树势衰弱,生长缓慢。主要侵染源来自病害落叶,6 月发病,8—9 月进入发病高峰期,树势衰弱,湿度大或土壤干旱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冬春季彻底清除地面落叶枝条,夏季剪除病叶和枯死叶,降低果园湿度,发病前可以用70%百菌清喷施叶片。

1.7 褐腐病

危害果实、花、叶,花部受害后变为褐色枯萎,天气潮湿时花瓣表面丛生灰色霉层,天气干燥时花萎缩干枯,叶片感染后初期表现不明显褐色斑,后扩及全叶。湿度大时长出灰色霉层,枯萎,棕褐色,表面着生灰白色粉末,果梗受害后形成灰褐色溃疡斑 ,病斑表面附着灰褐色粉状物。菌核在病僵果病枝条溃疡处过冬,随着气温升高借风雨传播,环境潮湿时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确保果园通风透光,剪除病变枝条,清理地面落叶,萌芽前可喷施石硫合剂消毒,落花后喷施 2~3 次 65%代森锰锌 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1000 倍液。

1.8 疮痂病

主要危害果实,果实染病后出现暗褐色圆形斑,直径 2~3 毫米,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略凹陷,湿度大时长出黑霉,病斑常互相融合造成果面粗糙 。发病期 6 月开始,7—8 月进入发病盛期,春夏多雨水潮湿、果园密度过大、通风较差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萌芽前喷施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落花后两周喷施 25%嘧菌酯 1000 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 600 倍液,间隔 10~15 天喷施 1 次,连喷2 次。

1.9 黑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初期叶片上产生圆形灰褐色病斑,扩大后产生同心轮纹,直径 5~10 毫米,果实染病后初期果实表面出现褐色水渍状小点,果面凹陷,后扩大为黑色病斑,产生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花芽萌动前喷施石硫合剂或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100 倍液,落花后至新梢生长期喷施 2~3 次 50%多菌灵 8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7000 倍液,7~10 天喷 1 次。连喷 3 次。

2 大樱桃的常见虫害及防治技术

2.1 蚜虫

蚜虫是大樱桃生长过程中的常见虫害之一,蚜虫吸食大樱桃叶片汁液,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尤其是对植株的新梢生长有较大影响。

防控措施:花前,卵正孵化但尚未大量繁殖和卷叶前,喷施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啶虫脒水分散粒剂 2000~3000 倍液,或 60% 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3000 倍液等;花后根据虫情再喷 1 次。

2.2 果蝇

果蝇是危害大樱桃果实的常见害虫之一,果蝇在大樱桃果实内产卵,导致果实感染,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

防控措施:保持果园清洁卫生,减少果蝇繁殖数量;采收前 15 天喷高效氯氰菊酯 1500 倍液。

2.3 梨小食心虫

幼虫主要从新梢顶叶的叶柄基部进入髓腔取食,虫洞外有虫粪排泄和胶体外流,受害的新梢和叶片逐渐干枯死亡(图 3)。危害果实时,洞口很大,导致水果腐烂。

图3 梨小食心虫危害状

防治方法:绿色防控技术是应用迷向丝,干扰雄雌成虫交配,不能产卵,属于生物防治。

2.4 卷叶蛾类

主要是苹果小卷叶蛾,危害樱桃的叶片和果实,被害叶片贴在果实上,幼虫啃咬果皮,造成残次果(图 4)。

图4 卷叶蛾危害状

防治措施:防治第一关键时间点,是看当地富士苹果花蕾是否露红,如露红樱桃上就要打药。第二关键时间点,是看富士的花是否谢花,若谢花达70%,樱桃上马上打第 2 次药。用药推荐:甲氧虫酰肼、甲维▪虫酰肼、高氯·毒死蜱等。

3 大樱桃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

3.1 定期观察

大樱桃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特别是对发病植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

3.2 综合防治

针对大樱桃常见的病虫害,要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比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3.3 合理施药

在使用杀菌剂或杀虫剂时,要遵循药剂的使用说明,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次进行喷施。

4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4.1 生物防治

4.1.1 引入天敌 如引入蚜虫的天敌 — — 七星瓢虫,可以有效控制桃蚜的数量。

4.1.2 利用拮抗性细菌 在果树生长的过程中,可以

喷施一些拮抗性细菌,增强大樱桃的抗病能力。

4.2 物理防治

4.2.1 采用覆盖网 在果实成熟期,可以在果园中搭建防鸟网,防止果实被鸟类啄食。

4.2.2 加强树体修剪 通过对大樱桃树体的修剪和整理,可以减少害虫和病菌的繁殖。

5 病虫害的联防联控措施

5.1 科学管理

加强土壤肥力的管理,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

5.2 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及时了解病虫害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3 综合防治

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全面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6 结束语

大樱桃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包括了多种手段和方法,需要果农们在日常的管理中加以重视和实施。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才能保证大樱桃的产量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果品。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