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景房”奇遇:女子拉开窗帘,惊见食客共进晚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7 21:45 1

摘要:“我花钱是来休息的,不是来当‘干饭裁判’的啊!”黑龙江的杨女士这个国庆假期遭遇了一场哭笑不得的住宿体验。她通过平台预订的“风景房”,在拉开窗帘后面对的不是自然风光或城市美景,而是一家坐满食客的餐厅。

“我花钱是来休息的,不是来当‘干饭裁判’的啊!”黑龙江的杨女士这个国庆假期遭遇了一场哭笑不得的住宿体验。她通过平台预订的“风景房”,在拉开窗帘后面对的不是自然风光或城市美景,而是一家坐满食客的餐厅。

01 期待落空:窗外的“特别风景”

10月5日,满心期待的杨女士通过平台订了间“风景房”,想着假期能舒舒服服躺平看景。

结果到店才发现,这房的“景”有点特别——窗户正对酒店一楼东侧的餐厅,食客们吃饭、聊天、碰杯的全过程,简直像在给她表演“现场版《舌尖上的中国】》。

更让杨女士难以接受的是,酒店工作人员对此的解释是:“这房型是设计好的,东西朝向,一楼边房窗户就挨着餐厅”。

工作人员还补充说“房间比餐厅高出一截”,但杨女士的吐槽更为直白:“高那一点有啥用?食客一抬头,我连睡衣颜色都被看光了!”

02 并非首例:那些年我们遇到的奇葩房型

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有网友分享:“上次住酒店,窗户正对停车场,半夜被汽车喇叭吵醒;还有次订了‘山景房’,结果窗外是堵墙,山呢?山在照片里!”

类似的“奇葩房型”问题在酒店业屡见不鲜。

更令人惊讶的是,同样的情况早在2021年就在纽约曼哈顿上演过。

当时一位名叫Desiree Baker的游客,预订了一家四星级酒店Cassa的房间,被网站描述为“可以看到公园景色”。

结果第二天早上拉开窗帘,她震惊地发现窗户正对着酒店的餐厅,一对情侣正在近在咫尺的地方用餐。

03 问题根源:信息差背后的消费权益侵害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餐景房”事件,核心问题就是“信息差”。酒店觉得房型设计合理,住客却觉得隐私全无。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住酒店得像侦探一样,看图片、查评价、问细节,不然分分钟踩坑”。

在Desiree的经历中,她通过Airbnb预订的价格远低于酒店官网,约在每晚299到499美元之间。

而事后Airbnb主动联系了她并提供赔偿方案,承认这与他们希望的客户体验相去甚远。

04 行业反思:从“餐景房”到品质追求

尽管有这些令人不满的“餐景房”现象,但整个酒店行业实际上正在向更注重品质和体验的方向发展。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最新印发的《浙江省旅游饭店“百城百店”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 “推行‘一店一安宿’”,立足地域文化基因与客群需求,创造“可观赏、可聆听、可触摸”的多维体验。

该计划还强调要满足住客个性化需求,实现“住有安宁、宿有温情”,恰恰与“餐景房”带来的尴尬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北京市商务局等9部门也刚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虽然主要针对餐饮业,但也间接反映了服务行业优化体验的趋势。

05 应对之道:如何避免“餐景房”陷阱

面对酒店预订中的各种“陷阱”,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杨女士的经历给我们提了个醒:订酒店别光看图片美,得仔细看评价、问细节,甚至直接打电话确认:“您好,请问这房窗外是山景、海景,还是‘干饭景’?”

业内人士支招:“预订页面得像‘说明书’一样详细,楼层、朝向、窗外有啥,都得写清楚”。

毕竟,现在住客需求多样,有人爱热闹,有人要安静,酒店得“卷”起来,才能赢得口碑。

在遭遇此类问题时,也应该像Desiree一样,积极通过平台投诉维权。她的视频在TikTok上爆火,浏览量逼近千万,最终促使平台介入并提供赔偿。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六六看世界

来源:阿慕美食攻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