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号,朱小伟跟陈萌在直播间卖母婴用品,单场干到200万,他拿着奶瓶讲流速,顺口溜一串一串,弹幕齐刷“这还是当年那个杵在镜头边只会嗯嗯啊啊的木头人吗?
“妈呀,原来老公还能回炉重造?
”
9月15号,朱小伟跟陈萌在直播间卖母婴用品,单场干到200万,他拿着奶瓶讲流速,顺口溜一串一串,弹幕齐刷“这还是当年那个杵在镜头边只会嗯嗯啊啊的木头人吗?
”
我盯着手机愣了十秒,脑子里全是两年前他被群嘲的抠脚画面——现在居然能脱稿演讲20分钟,还给媳妇写三页手写情书,字比我都秀气。
变化从一张“前店后仓”的照片开始。
去年冬天,俩人把县城临街一门面改成母婴店,前面货架,后面堆货,朱小伟蹬着三轮去送货,回来顺手把快递箱叠成积木陪闺女玩。
陈萌说选品她把关,物流他全包,利润当天结,吵架次数清零。
我原以为只是小打小闹,结果人家把店当直播间样品仓,直播挂车直接导门店,门店客户又被拉进粉丝群,复购率蹭蹭往上涨。
更离谱的是带娃。
年初陈萌放出一张全家福,配文“二胎排队中”。
视频里朱小伟穿着围裙做卡通馒头,胡萝卜汁和菠菜汁和得明明白白,闺女坐在餐椅里鼓掌,他顺手把蒸屉时间设成儿歌长度,音乐一停,馒头出锅,点赞38万。
我留言:哥,你以前连煮方便面都嫌麻烦。
他回我:“怕烫着娃,潜能就炸了。
”
潜能不止厨房。
11月公益演讲,他站台上讲自己怎么从“透明人”到“超级奶爸”,台下全是被老婆拽来的老公,开始刷手机,后来抬头,结束还围着问“成人高考在哪报名”。
陈萌在旁边补刀:“我只不过把家务清单甩给他,他真一项项打钩,打着打着就升级了。
”
直播间里俩人分工更绝。
陈萌负责快节奏输出,朱小伟突然插一句“这奶瓶我闺女摔了三次没漏奶”,弹幕瞬间哈哈哈,停留时长直接拉高。
后台数据告诉我:他们直播间人均观看6分40秒,行业均值4分20秒,活生生多出两分多钟的“老公趣事红利”。
有人酸“靠老婆吃软饭”。
我扒了下,朱小伟晚上十点下播,十一点还在书房背市场营销教材,笔记贴满墙,计划明年考职业资格证。
陈萌说:“软饭?
他现在是硬饭碗自学成不锈钢。
”
我看完只想拍大腿。
婚姻不是魔法棒,却是长期训练营。
把一个人扔进“爸爸+老公+合伙人”三重身份,再给一个每天必须结算的账本,懒骨头也会自己爬起来。
最扎心的是:人家已经把成长变现,我们还在微博吐槽“男人没救”。
别等老公突变,先给他真任务、真责任、真利益绑定。
回炉重造的第一步,是把“你应该”改成“我们一起算分红”。
改得动就留,改不动就散,别耗。
男人行不行,关键看有没有把他推到必须行的位置。
朱小伟证明了:只要退路堵死,笨蛋也能进化成赚钱奶爸。
剩下的,就看我们敢不敢按那个“开始键”。
来源:优雅微风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