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蛟叛变投敌,致6700名志愿军血洒白马山,他最终下场如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7 12:56 1

摘要:1950年10月的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内。毛主席将烟头摁灭在早已堆满的烟灰缸里,抬头望向在座的将领们:"诸位,朝鲜同志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1950年10月的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内。毛主席将烟头摁灭在早已堆满的烟灰缸里,抬头望向在座的将领们:"诸位,朝鲜同志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林彪摩挲着茶杯,率先开口:"主席,我们刚打完解放战争,百废待兴。现在入朝,是不是..."

"等美国佬把大炮架在鸭绿江边,就晚了!"彭德怀突然拍案而起,"我在西北打过马家军,知道这些帝国主义是什么货色!"

会议室一时寂静。毛主席缓缓起身,走到巨幅地图前:"傅作义将军昨天给我发电报,说他在绥远看到美军飞机越境侦察了。"他手指点向鸭绿江,"这不是朝鲜的事,是我们家门口的事!"

最终,会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散会后,毛主席单独留下彭德怀:"老彭啊,这副担子不轻。"

彭德怀正了正军帽:"主席放心,我彭德怀死也要死在三八线以北!"

与此同时,在汉口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个面容白净的中年军官正在写请战书。他叫谷中蛟,原是国民党第60军的少校参谋,去年随部队起义加入解放军,现在是38军司令部的文职参谋。

"谷参谋,你真要去朝鲜?"同事老张探头问道,"那边可是要真刀真枪跟美国人干的。"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嘛。再说..."他压低声音,"这次去的人,回来肯定都能升一级。"

老张摇摇头走开了。谷中蛟继续奋笔疾书,却没注意到自己握笔的手在微微发抖。

02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38军跨过鸭绿江。入朝第一夜,部队在雪地里急行军。谷中蛟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队伍,皮鞋早已湿透,脚趾冻得失去知觉。

"把绑腿扎紧!"连长回头喝道,"谁掉队就等着美国佬的燃烧弹吧!"

谷中蛟咬着牙跟上。他原以为凭自己的参谋身份可以留在后方,没想到入朝后所有文职都要下连队锻炼。此刻他满脑子都是后悔,但已经骑虎难下。

转眼到了1952年秋。经过五次战役的洗礼,38军已成为志愿军王牌部队。谷中蛟也因写得一手好报告,被调回军部当作战参谋。虽然没真正上过前线,但他很会在报告里渲染自己的"战功"。

10月5日,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军长梁兴初指着沙盘说:"白马山阵地被韩军第9师团占了。志司命令我们夺回来!"

参谋长指着沙盘上的等高线:"白马山俯瞰驿谷川,是铁原防线的门户。必须拿下!"

谷中蛟坐在角落做记录,听到要打硬仗,钢笔差点掉在地上。这时梁兴初的目光扫过来:"这次114师主攻,军部要派参谋前出指导。谁去?"

会议室鸦雀无声。谷中蛟本该低头避开视线,却鬼使神差地举起了手:"我去!"

会后,副参谋长拉住他:"老谷,你疯了?白马山是块硬骨头!"

谷中蛟强作镇定:"总要有人去。再说..."他凑近耳边,"这种任务回来,起码升副团。"

10月6日黄昏,谷中蛟随114师指挥所抵达进攻出发阵地。山脚下的树林里,战士们正在做最后准备。一个满脸稚气的小战士在检查爆破筒,看到谷中蛟的军官制服,立刻敬礼:"首长好!"

谷中蛟点点头:"小同志多大了?"

"十七!"小战士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俺娘说打完这仗,回家给俺说媳妇哩!"

远处突然传来炮声,大地开始震颤。谷中蛟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警卫员扑倒在地。一发炮弹在不远处爆炸,气浪掀起的泥土劈头盖脸砸下来。

"开始了!"师长喊道,"按计划,凌晨三点发起总攻!"

谷中蛟抖着手从文件包里取出作战计划,上面详细标注了各团的进攻路线、炮火支援时间、预备队配置...他本该将这些传达给各团,但此刻双腿像灌了铅,怎么也迈不动步。

"谷参谋!"师长在叫他,"去342团检查准备情况!"

谷中蛟硬着头皮钻出掩体。外面的场景让他魂飞魄散:照明弹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炮弹爆炸的火光此起彼伏。担架队不断从前沿撤下来,上面躺着血肉模糊的伤员。

"啊!"谷中蛟突然踩到一截断臂,吓得跌坐在地。他连滚带爬躲进一个弹坑,浑身抖得像筛糠。这一刻,所有升官发财的美梦都破碎了,只剩下对死亡的恐惧。

"我不能死...不能死..."他喃喃自语,突然摸到文件包里那份作战计划,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心头。

03

深夜两点,谷中蛟借口去检查通讯线路,悄悄摸向阵地前沿。他脱下军装外套,露出事先穿好的百姓衣服,又从兜里掏出白布条。

"站住!什么人?"一个哨兵发现了他。

谷中蛟举起白布条,用生硬的朝鲜语喊道:"别开枪!我投降!我有重要情报!"

哨兵将他押到韩军第9师团指挥部。一名美军顾问打量着他:"你说你是共军参谋?"

"是!是!"谷中蛟点头哈腰,"我有38军的作战计划!"他迫不及待地从内衣里掏出那份沾满汗水的文件。

美军顾问和韩军师长看完文件,对视一眼,立即下令调整防御部署。原本防守薄弱的281.2高地突然增派了一个加强连,炮兵阵地也重新调整了射击诸元。

凌晨三点,114师的冲锋号准时响起。数千名志愿军战士如潮水般涌向白马山阵地。等待他们的却是早有准备的交叉火网。

"怎么回事?"342团团长在电台里怒吼,"敌人火力点位置不对!"

一发照明弹升起,谷中蛟站在韩军阵地后方,看着曾经战友们成片倒在机枪火力下。那个小战士抱着爆破筒冲在最前面,突然被炮弹直接命中,化作一团血雾。

"打得好!再狠点!"谷中蛟竟然拍手叫好,脸上浮现病态的潮红,"打死他们!"

战斗持续了九天九夜。由于敌军完全掌握了我军进攻路线和兵力配置,38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最终,志司不得不下令撤退。白马山阵地上,留下了6700多具志愿军遗体。

战后总结会上,彭德怀一拳砸在桌上:"肯定出了内奸!敌人对我们的部署了如指掌!"

很快,情报部门从战俘口中得知,是一个叫谷中蛟的参谋叛变投敌。梁兴初气得拔枪要自杀,被警卫员死死抱住:"军长!您得留着命给弟兄们报仇啊!"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在战俘交换中,谷中蛟被美军移交给中方。他原以为自己能靠"投诚"身份获得宽大处理,却不知等待他的是军事法庭的审判。

审讯室里,谷中蛟跪在地上哭诉:"我是被迫的!他们逼我..."

"放屁!"审判员拍案而起,"那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炮弹炸得只剩半截身子,手里还攥着没拉响的爆破筒!他是不是也被逼的?"

谷中蛟被判处死刑。行刑那天,正好是白马山战役一周年。当子弹穿透他心脏时,不知他是否听到那6700个冤魂的怒吼。

而在鸭绿江边的烈士陵园里,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墓碑,轻声哼着家乡小调。墓碑上没有名字,只有一行数字:19521014。那是小战士牺牲的日子,也是谷中蛟背叛祖国的日子。

历史的审判或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在英雄与叛徒之间,永远横亘着一条道德的银河,一边是永恒的星光,一边是无尽的黑暗。

来源:三联影咖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