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钠盐到底是“降压神器”还是“隐形杀手”?近日,国际心血管领域顶刊《高血压》(Hypertension,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19.13241)发表的一篇重磅综述,汇总了全球13项随机对照试验、超20万人群数据,终于把低钠盐
低钠盐到底是“降压神器”还是“隐形杀手”?近日,国际心血管领域顶刊《高血压》(Hypertension,DOI:
10.1161/HYPERTENSIONAHA.119.13241)发表的一篇重磅综述,汇总了全球13项随机对照试验、超20万人群数据,终于把低钠盐的“好处”与“风险”讲透了——对多数健康人来说,它确实能降血压,但对3类高危人群,每天吃可能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01 低钠盐降血压,有实锤数据!平均收缩压能降5.58mmHg
很多人以为“低钠盐=没味道”,但研究发现,只要氯化钾含量不超过30%,90%的人尝不出它和普通盐的区别——这也是现在主流低钠盐的配方(通常含60%-70%氯化钠、20%-30%氯化钾,部分添加镁、钙调味)。
更关键的是,它降血压的效果有硬核证据支撑:
- 血压降幅明确: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机构(AHRQ)对13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用低钠盐替代普通盐,平均能让收缩压降低5.58mmHg(95%CI:-7.08~-4.09),舒张压降低2.88mmHg(95%CI:-3.93~-1.83)。这个幅度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轻度高血压患者少吃了半片降压药。
- 高血压人群效果更明显:中国一项纳入593人的试验发现,高血压患者用低钠盐3个月,家庭自测收缩压比吃普通盐的人低4.2mmHg,而血压正常的家庭成员仅低1.7mmHg。另一项针对中国农村人群的研究更发现,坚持用低钠盐12个月,收缩压最大能降5.4mmHg,且降幅随使用时间延长而增加。
- 长期用还能护血管:中国台湾一项追踪31个月的研究显示,吃低钠盐(含49%氯化钾)的人群,心血管死亡率比吃普通盐的人低41%(年龄校正风险比0.59,95%CI:0.37~0.95),相当于每200人用1年,能减少1例心血管死亡。
为什么低钠盐有这效果?核心是“减钠补钾”:我们每天吃的盐里,钠会让血管收缩、水钠潴留,推高血压;而钾能促进钠排出,放松血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钠摄入<2000mg(约等于5g盐)、钾摄入≥3500mg,但我国居民平均每天钠吃4200mg、钾只吃1800mg——低钠盐正好能帮我们“纠错”,比如用25%氯化钾的低钠盐,每天吃5g,就能少摄入375mg钠、多补375mg钾。
02 3类人吃低钠盐危险?已有多例致命案例
但这篇《高血压》综述也发出严重警告:低钠盐并非人人适宜,对钾排泄能力弱的人,它可能变成“高钾血症导火索”。正常血清钾范围是3.5~5.0mmol/L,一旦超过6.0mmol/L,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而低钠盐中的氯化钾正是“钾来源”。
研究明确列出了3类高危人群:
(1)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越差,风险越高
肾脏是排钾的“主力”,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钾排不出去,吃低钠盐很容易“积毒”。数据显示:
- 普通人群高钾血症(>5.5mmol/L)患病率仅0.49%,但CKD患者高达4.23%,是普通人的8倍多;
- 肾功能越差风险越高: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²)的晚期肾病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可达29%,比早期患者高6倍。
(2)正在吃这些药的人:药物+低钠盐=“钾蓄积”
有些药物会抑制钾排泄,和低钠盐一起用,相当于“双重锁死排钾通道”。最常见的是这两类:
- RAAS抑制剂:包括ACEI类(名字带“普利”,如依那普利)、ARB类(名字带“沙坦”,如缬沙坦)、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它们是高血压、心衰的常用药,但会让肾脏排钾减少。研究发现,吃这类药的人,高钾血症风险比不吃的人高1.6倍,若同时有肾病,风险能高7倍。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比如布洛芬、萘普生,长期吃会损伤肾功能,间接影响钾排泄。曾有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吃布洛芬+低钠盐,出现严重高钾血症,血清钾达6.8mmol/L。
(3)糖尿病、心衰患者:隐形的“排钾障碍者”
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糖尿病肾病”,即使没到临床肾病阶段,肾脏排钾能力也可能下降;而心衰患者要么有肾淤血,要么用螺内酯等保钾药,都容易出现高钾血症。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高钾血症风险是普通人的1.6倍,心衰患者虽风险未显著升高,但一旦发生高钾血症,死亡率会增加30%。
更危险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属于高危人群。比如中国慢性肾病患者中,只有10%知道自己患病,0.33%的晚期肾病患者(eGFR<45)可能误把低钠盐当“健康盐”,直到出现症状才就医。
03 家庭用低钠盐,记住“3个一”原则
既然低钠盐有好处也有风险,普通家庭该怎么用?结合《高血压》综述和中国疾控中心建议,总结出“3个一”原则,安全又有效:
(1)先做“一项检查”:排除高危风险
用低钠盐前,最好先查两个指标:
- 肾功能: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如果<60mL/(min·1.73m²),说明肾功能受损,不建议用低钠盐;若>90,可放心用。
- 血清钾:正常范围3.5~5.0mmol/L,若>5.0,需先找医生排查原因,暂时别用低钠盐。
- 用药清单:如果正在吃“普利”“沙坦”“螺内酯”等药,一定要问医生:“我能不能吃低钠盐?”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查血清钾(比如每3个月一次)。
(2)控制“一个量”:再健康也别多吃
低钠盐不是“健康盐”就可以随便加,它本质还是盐,过量吃照样升血压。建议:
- 成人每天盐摄入量≤5g(约一啤酒瓶盖),低钠盐也不例外;
- 买低钠盐时看配料表,选氯化钾含量20%~30%的,这个比例口感接近普通盐,钾含量也适中,避免选40%以上的高钾盐;
- 注意“隐形盐”:如果吃了酱油、咸菜、加工肉(如香肠、培根),要减少低钠盐用量,比如10mL酱油相当于1.6g盐,当天盐量就要减1.6g。
(3)牢记“一个禁忌”:这些情况临时停用
即使是健康人,遇到以下情况也要暂时换回普通盐,避免钾摄入过多:
- 严重腹泻、呕吐:此时身体脱水,钾排出可能受影响,吃低钠盐易蓄积;
- 服用保钾药物期间:如前所述,“普利”“沙坦”类药若加量,需暂停低钠盐,待血钾稳定后再用;
- 出现乏力、心慌、手脚麻木:这些可能是高钾血症早期症状,要立即停用并就医查血清钾。
另外,有孩子的家庭要注意:婴幼儿肾脏发育不完善,排钾能力弱,不建议给1岁以下宝宝吃低钠盐;1~3岁幼儿每天钾需求仅1400mg,也尽量用普通盐,控制在1~2g/天。
写在最后:别让“健康选择”变成“健康风险”
这篇发表在《高血压》的综述,最核心的启示是:没有绝对“好”或“坏”的食物,只有“适合”或“不适合”的人群。低钠盐对多数健康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是低成本降血压的好方法;但对肾病、服药人群等高危者,却是需要警惕的“隐形风险”。
下次去超市买盐,别再盲目跟风选低钠盐,先想想:“我肾功能正常吗?我在吃降压药吗?”如果不确定,就先去医院做个检查——毕竟,健康的关键不是“跟风选对盐”,而是“选对适合自己的盐”。
你家现在用的是普通盐还是低钠盐?有没有高血压、肾病等情况?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帮你判断是否适合用低钠盐~
来源:阿木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