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变催命符?旬阳3起谣言案揭穿网络‘吃人血馒头’的丑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6 02:37 1

摘要:10月3日,陕西旬阳29岁男子周某某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在旬河大桥跳河失踪。这本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却成了某些人蹭热度的“素材库”。短短几天内,网民华某、张某、刘某先后在短视频平台编造“新娘临时加彩礼致新郎跳江”“新郎母亲伤心跳江”“彩礼压垮两条人命”等谣言

10月3日,陕西旬阳29岁男子周某某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在旬河大桥跳河失踪。这本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却成了某些人蹭热度的“素材库”。短短几天内,网民华某、张某、刘某先后在短视频平台编造“新娘临时加彩礼致新郎跳江”“新郎母亲伤心跳江”“彩礼压垮两条人命”等谣言,引发大量转发。10月4日旬阳融媒体中心刚发布通报,谣言就紧跟着冒头,搞得当地警方不得不连夜辟谣,3名造谣者已被批评教育和行政处罚。

说到这个,现在有些人真是“吃人血馒头”吃上瘾了!人家新郎刚跳河,谣言就像苍蝇似的围上来。这哪是关心事件真相?分明是借死人博流量!就像村里办白事,有人却蹲在灵堂前开直播,嘴里还念叨着“老铁们刷个火箭”,这嘴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先看这“彩礼谣言”的荒唐。华某说“新娘临时加两万彩礼致新郎跳江”,张某补刀“新郎母亲同天下午也跳江”,刘某再总结“被彩礼压垮的两条人命”。这三人你一句我一句,活像在编连续剧。可警方通报写得明明白白:新郎是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跳河,压根没提彩礼!这就像有人说“张三吃包子噎死了”,转头就有人传“张三吃十个包子撑死,他妈吃二十个撑死”,越传越离谱。

对了,还有个更气人的现实:这些谣言传播速度比救护车还快。数据显示,72%的网络谣言在事件发生2小时内就会冒头,等官方通报出来,谣言早传遍十里八乡了。就像火灾现场,有人忙着救火,有人却到处喊“着火啦!着火啦!”,结果把消防通道都堵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儿,这3名造谣者全是女性。不是说女性不能发声,但借悲剧造谣博眼球,这和“泼妇骂街”有啥区别?数据显示,女性造谣者中68%是为了吸引关注,32%是跟风起哄。这就像菜市场里,有人为抢便宜菜大吵大闹,结果把整个市场搅得鸡飞狗跳。

最狠的是这谣言的“二次伤害”。新郎家属本就沉浸在悲痛中,还要面对“彩礼逼死人”的污名化指责。这就像人家刚办完丧事,就有人往灵堂上泼脏水,说“这家人活该”,这不是往伤口上撒盐吗?

1. “彩礼谣言”是“网络碰瓷”:借悲剧编段子,把个人情绪当真相,这和“老人摔倒讹人”有啥区别?数据显示,83%的谣言涉及情感煽动,专门挑公众敏感点下手。

2. “女性造谣者”≠“弱势群体”:别拿性别当挡箭牌,造谣不分男女,只分有没有底线。就像小偷不分老少,偷东西就该被抓。

3. “谣言传播”比“病毒”还毒:72小时就能传遍全国,等官方辟谣时,损害早造成了。这就像往水里投毒,等发现时,鱼早死光了。

4.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是句废话:都知道不能造谣,可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就像都知道不能闯红灯,可总有人觉得“就我特殊”。

1. 这3名造谣者可能会被平台限流,甚至封号,但类似谣言还会换个马甲冒出来。

2. 新郎家属可能会起诉造谣者,要求赔偿精神损失,但这官司打起来耗时耗力。

3. 当地可能会开展“网络文明宣传”,但效果如何,得看能不能管住那些“手痒”的人。

周某某的悲剧已经够让人痛心了,可某些人还要往伤口上撒盐,这不是缺德,是缺心眼!就像老话说的“死者为大”,可现在有些人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网络不是垃圾桶,不能什么脏东西都往里倒!

你觉得对造谣者该咋处罚?要是你遇到有人编造谣言,会站出来辟谣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说不定你的声音能救下一个家庭!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