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鹰派急了,特朗普对华软弱、让步太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7 04:13 1

摘要:随着会议日期临近,美国国内一些群体愈发焦虑。彭博社报道指出,美国对华“鹰派”担心特朗普在推动中美达成协议时变得“对华软弱”。

2025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定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举行。

随着会议日期临近,美国国内一些群体愈发焦虑。彭博社报道指出,美国对华“鹰派”担心特朗普在推动中美达成协议时变得“对华软弱”。

这帮人现在急得跳脚。他们发现,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好像换了个人。TikTok在美国活得好好的,英伟达又能卖AI芯片给中国了,最让他们睡不着觉的是,特朗普计划在10月底APEC会议上和中方领导人会面。

这些事在对华鹰派眼里,简直是赤裸裸的背叛。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为什么突然“软”了?

你看看谁给他投票就明白了。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农民是特朗普的铁杆票仓。自从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农民损失惨重,特朗普不得不从关税收入里掏钱补贴。这些真金白银背后,是他的政治生命线。

所以特朗普最近的转变,根本不是什么对华软弱,而是政治现实逼他低头。农民要吃饭,科技企业要赚钱,这些都比鹰派的面子重要得多。

鹰派的怒火最近烧到了顶点。导火索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播客里说的那句话。他直接批评对华鹰派戴着“耻辱徽章”,暗示他们不爱国。

9月26日,黄仁勋在采访中抨击美国对华“鹰派”

这话彻底点燃了火药桶。前特朗普顾问史蒂夫·班农直接喊话要逮捕黄仁勋,给他扣上“中方影响力代理人”的帽子。

表面看是理念之争,实际上全是生意。鹰派这帮人,就是靠制造紧张、炒作冲突吃饭的。台海或南海局势越紧张,他们的身价就越高。军工企业、武器出口商、战略顾问公司,都指着紧张局势赚钱。

现在特朗普为了基本盘,开始务实对待中国,鹰派的“生意”直接受到威胁。这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能不着急吗?

特朗普政府内部的人事变动,更让鹰派心凉。他从国家安全委员会清除了不少对华强硬派。今年9月,又撤销了对兰登·海德出任商务部关键职位的提名。这个位置专门管对华技术出口,是中美科技战的前沿阵地。

今年4月,海德出席参议院提名听证会

这些动作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特朗普要换打法了。

虽然像鲁比奥和万斯这样的对华强硬派还在政府里,但他们最近异常安静。对鹰派来说,现在感觉像是回到了特朗普首次上台之前,那时候商业利益主导着美国对外政策。

其实回顾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后的中美关系,能看出明显的起伏。今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谈成了大事:双方同意在90天内大幅互降关税。美国把对华加征关税从145%降到30%,中国也把对美加征关税从125%下调到10%。

用大白话说,就是两边都往后退了一步,先喘口气。

但这口气能喘多久?事情没那么简单。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中美两国的互动可能会经历三个主要阶段:起始阶段美方会率先发起关税战;随后双方进入 “边打边谈” 的博弈期;最终的目标则是寻求建立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框架。

特朗普现在的缓和姿态,可能只是个小回暖,长远看,竞争和摩擦还是主旋律。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看懂为什么美国的对华鹰派虽然现在着急,但不会完全失势。他们代表的是美国对华战略的长期倾向,只是眼下特朗普出于国内政治需要,选择了更务实的路线。

说到底,中美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完全脱钩根本不现实。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仍占英伟达全球数据中心收入的约14%。虽然受出口管制影响有所下滑,但依然是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有硅谷芯片行业的朋友私下说,出口管制每年让美国公司损失几十亿美元,却没能阻挡中国技术发展。这笔账,精明的商人算得清楚。

黄仁勋之所以敢公开怼鹰派,就是因为科技行业切身感受到对华强硬带来的经济损失。他认为只有支持创新和出口,美国才能在竞争中获胜。这个观点在科技圈很有市场。

说到底,特朗普在APEC前的对华“松口”,不是战略转变,而是战术调整。他需要在贸易上拿出成绩安抚基本盘,也要稳住科技行业的情绪。这就像下棋,他只是在某几步上换了走法,但赢棋的目标从来没变。

最后谈三点看法吧:

第一,特朗普的务实,背后是美国政治的现实选择。

你看看他怎么对印度的,就全明白了。就在不久前,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加征了50%的关税,创下全球最高纪录。这还没完,他公开骂印度是“死亡经济”,这话直接打脸莫迪政府整天吹嘘的“全球增长最快经济体”。

印度人的反应很直接。在马尔巴特节上,他们抬着特朗普的纸扎塑像游行,然后一把火烧了。几个月前,印度人还把这个特朗普塑像供在桌上,摆香蕉放咖喱,顶礼膜拜。如今从供奉到焚烧,这反差太鲜明了。

特朗普为什么敢这么对印度?因为他算准了,印度在美国国内没有强大的游说力量。印度裔美国人虽然多,但形成不了像农民或科技企业那样的政治压力集团。

但对中国,他不敢这么任性。美国农民要卖大豆,科技企业要卖芯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选票和钞票。特朗普在APEC前对中国“松口”,不是因为他喜欢中国,而是因为他需要中国的市场来养活他的基本盘。

第二,鹰派的焦虑,其实是美国霸权衰退的征兆。

这帮人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为他们心知肚明,美国的绝对优势正在消失。二十年前,美国可以单方面对中国指手画脚。现在不行了。每次对中国出招,都要掂量后果。

这种无力感,才是鹰派焦虑的根源。他们发现,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你看看黄仁勋的态度就知道了,这位芯片巨头公开和鹰派叫板,就是因为知道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有多重要。

更让鹰派难受的是,他们在特朗普政府内部正被边缘化。特朗普从国家安全委员会清除了许多主张对华强硬路线的顾问。今年9月,他又撤销了对兰登·海德出任商务部关键职位的提名。这些举动传递的信号很明确:特朗普不想被鹰派绑架。

鹰派发现,他们的那套主张在实际利益面前不堪一击。当美国农民需要中国市场,当美国科技企业需要中国订单,鹰派的所谓“战略担忧”就显得苍白无力。

第三,我们要保持清醒,别被美国的摇摆迷惑。

中美博弈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今天特朗普示好,明天可能换个人又来挑衅。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你看看印度就知道,国际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几个月前,莫迪还和特朗普称兄道弟,转眼就被美国加了50%的关税。印度人从供奉特朗普塑像到焚烧它,只用了短短几个月。

这种戏剧性变化告诉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任何外国领导人身上。特朗普今天可以对中国“松口”,明天也可能为了选举需要再次对中国强硬。

我们要做的是保持定力,继续发展自己的科技,扩大自己的市场,巩固自己的朋友圈。芯片要自主研发,市场要继续开放,朋友要广交。实力才是硬道理。

美国内部越混乱,对我们越是机会。他们要吵要闹随他们去,我们按自己的节奏发展。等他们吵出结果,我们又前进了一大截。

说到底,国际政治就是这么现实。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今天美国鹰派骂特朗普对中国太软,明天可能为了某个共同利益又站到一起。

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稳住脚步。他们急他们的,我们走我们的。时间,终究会证明一切。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