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蒋介石不下台,天下不会太平!”当时上海的茶楼巷口,居然有人敢这样对着收音机破口大骂。有几个胆大的,竟然贴上横幅,写着:不是国军不争气,是头头太刚愎。那天天老百姓抄起嘴,几乎家家议论,谁让国民党败了,是李宗仁,还是美国佬?
李宗仁逼蒋介石下台,马歇尔不给弹药,这锅究竟谁来背?!
“蒋介石不下台,天下不会太平!”当时上海的茶楼巷口,居然有人敢这样对着收音机破口大骂。有几个胆大的,竟然贴上横幅,写着:不是国军不争气,是头头太刚愎。那天天老百姓抄起嘴,几乎家家议论,谁让国民党败了,是李宗仁,还是美国佬?
1949年,整个南京弥漫着末日气息。蒋介石宣布退位,军队溃散,文件灰飞烟灭。有人说,这都是那个“老李”算计出来的!还有人说,没有美国的支援,老蒋拿什么和老共打?人心分成了两半,“背叛”这两个字,牢牢烙在心头。
蒋介石咬牙切齿,骂李宗仁是最大内奸!
他发电报,通稿里只字不提自己的错。
所有的黑锅,都甩给了李宗仁和马歇尔……
一边倒的人开始嚷:“副总统李宗仁,本事倒是没少使!抢了位置,不过是东窗事发前的跳梁小丑。”可那年南京街头,也有市井汉子辩解,“大掌柜不愿意撒手,难不成让老百姓陪葬吗?”
李宗仁上台,这场闹剧又是谁导演的?有人说是民心所向,更多人嘴角冷笑——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只是替死鬼,真正的实权,始终握在蒋介石手里。“李宗仁催蒋下台,却又撬不动蒋的军队,多少老兵一夜之间没命。”
局势急转直下。李宗仁想要改革,也想谈判,消息刚传出来,蒋介石马上暗中使绊,“你来当家,我掌兵权,看你折腾得了几天!”李宗仁一再请求,蒋介石口头答应,背后偷偷指挥。台面笑眯眯,底下全是刀光剑影!
当年渡江战役,就是这么爆出来的。蒋介石嘴上说让李宗仁试试看,心里却咒骂,“要不是你逼宫,哪能局面一塌糊涂!”老百姓感慨:“左手软刀子,右手硬骨头,国民党败光了底,都是窝里斗!”
可蒋介石的账,不止算给李宗仁,还有美国那边的苦主。国共内战,老蒋天天幻想,马歇尔大兵压境,弹药堆成山——结果呢?马歇尔劝和,偏帮中共,不给美金,也不送枪炮,蒋介石骂:“美国佬靠不住,来两个也白搭!”
“美国务卿马歇尔,和稀泥专员!”茶馆角落,三教九流都在评点。“国民党败了,美国分明不肯救,难不成是合着共产党一起砸场子?”有汉子怒拍桌子,“要打早打,偏偏指望洋人,还能怪谁?”
其实马歇尔和蒋介石谈判,全程都在拉扯。蒋喊着“只打不谈”,马歇尔说“只有谈,别打仗!”没人听得进去对方一句话。后来美国减少援助,蒋介石翻了脸,日记骂得恶毒,“美人贱骨头,根本不懂中国事!”
坊间流言四起:美国没给够钱,是不是压根瞧不起国民党?李宗仁、马歇尔,再怎么折腾,最后还不是蒋介石自己坐不稳?而蒋介石心里那股恨,只会越积越高。
国民党一路败退,很多人一口咬定,全怪李宗仁“临阵倒戈”。
更多人却发现,不是一两个“叛徒”,而是自己窝里横。
老蒋一辈子最看不惯“背叛”,背叛自己,背叛规矩。可谁会想到,“天下大乱未必全因外人多嘴”,国民党内部几派互掐,信不着这个,也用不了那个,许多时候连消息都假得不能再假。有人想改,一拍脑袋都让出去,结果“该管的不管,能管的乱插手”。
许多老人咬牙切齿,“败就败在心乱,内耗把好牌打烂!”长江成了分水岭,李宗仁想谈,蒋介石想打,士兵想跑,百姓盼活——谁都不想站一队,谁又不是被捆上战车的命?
蒋介石日记记录下那段日子,连他自己也弄不清,到底该恨谁多一点。大时代里,李宗仁有野心,马歇尔有算盘,蒋介石有执念。可每次失败,只会比上一回更惨。
身边人都劝蒋介石“要大气”,可他一根筋,谁劝也没用。“人到绝路只会怪别人,转身看看都是自己的影子。”有人一句话,茶几上一阵唏嘘。
不少人又反问,“真要马歇尔帮了蒋介石,会不会只是多死几万人而已?”还有人笑,“李宗仁拱了把火,也没救了国民党。”
天下大势,几个人说得清?
背锅的人找到了,可锅早已裂了。
到头来,种种归咎,无非是一个“败”字。败在自信,败在分裂,败在“各怀鬼胎”。没人信谁,更没人敢去信。“一套班子,两张皮,一群人拉锯着往死路上扒。”
你问今天谁该背锅?有人指着李宗仁,有人恨着马歇尔,比的是气大谁更理,倒是没人敢信老蒋一口咬定的真相。国民党覆灭,是一个人的错,还是一群人的局?
你觉得呢?如果当年真有一个人完全接手,或者全靠美国撑到底,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吗?是不是咱中国人自己做决定,才能不落得里外不是人?欢迎留言,说说你心里的“锅”,该怎么分?
来源:木子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