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 年 4 月 30 日深夜,澳大利亚墨尔本东郊克罗伊登北区的静谧被一声凄厉的呼救撕裂。“请停下来!”“他想杀了我!” 邻居们从睡梦中惊醒,循着声音聚集到一栋两层别墅前 —— 这里住着 35 岁的华裔设计师程晨,以及她的丈夫、迪肯大学高级讲师亚当・布朗。
2022 年 4 月 30 日深夜,澳大利亚墨尔本东郊克罗伊登北区的静谧被一声凄厉的呼救撕裂。“请停下来!”“他想杀了我!” 邻居们从睡梦中惊醒,循着声音聚集到一栋两层别墅前 —— 这里住着 35 岁的华裔设计师程晨,以及她的丈夫、迪肯大学高级讲师亚当・布朗。当亚当推开车库门时,邻居们看到程晨倒在院子的草坪上,深色睡衣被鲜血浸透,2 岁的混血儿子攥着她的衣角,哭声嘶哑。这场震惊中澳的悲剧,不仅撕碎了一个看似美满的家庭,更揭开了跨国婚姻中文化差异与人性失衡的残酷真相。
一、从南昌到墨尔本:独生女的留学路与爱情邂逅
1987 年 4 月,程晨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在体制内工作,作为独生女,她自小在 “捧在手心” 的呵护中长大。2005 年,18 岁的程晨考入国内一所 211 大学攻读设计专业,大学期间,与外国留学生的频繁交流让她对海外生活心生向往,“去澳洲学设计” 的念头逐渐清晰。
2009 年冬天,程晨收到墨尔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父母既骄傲又不舍 —— 为凑齐每年近 20 万的学费与生活费,他们卖掉了老城区的一套闲置住房,还拿出了多年的存款。初到澳洲的程晨没有辜负这份付出,她每天清晨泡在语言学校,夜晚在图书馆整理设计草图,仅用半年就突破语言障碍,2010 年顺利进入墨尔本大学家具设计专业攻读硕士。
3 年留学生涯里,程晨渐渐把墨尔本当成了 “第二故乡”:她喜欢周末去菲利普岛看企鹅归巢,也常参加学校的设计沙龙,毕业后更是凭借出色的作品集,成功入职澳洲知名家具设计公司 Timbertruss。2014 年,在公司协助下,程晨拿到澳洲绿卡,父母曾多次劝她回国,“国内设计行业发展快,我们也能照顾你”,但程晨始终以 “环境舒适、适合长期发展” 婉拒,彼时的她还没意识到,这个决定将让她与家人渐行渐远。
2016 年 4 月,一场在迪肯大学举办的 “两性关系与数字媒体” 讲座,让程晨遇见了亚当・布朗。时年 34 岁的亚当是迪肯大学传播与创意艺术学院的高级讲师,拥有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攻数字媒体研究,还曾因幽默的授课风格获得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奖。讲座互动环节,程晨提出的 “数字时代两性沟通困境” 问题,让亚当眼前一亮;而亚当对 “性别平等” 的深刻解读,也让程晨心生好感。讲座结束后,亚当主动索要联系方式,此后,他常约程晨去墨尔本皇家植物园散步,或是在周末一起打网球,相差 5 岁的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二、婚礼里的隐忧:文化差异埋下的定时炸弹
2017 年夏天,程晨带着亚当回到南昌见父母。初次见面,亚当 1 米 85 的身高、儒雅的谈吐给程晨父母留下不错的印象,但细节里的隔阂逐渐显现:亚当不愿学习中文,与程晨父母交流全靠程晨翻译;面对亲戚递来的红包,他直言 “不需要这种形式”;甚至在程晨母亲准备的中式家宴上,他也只动了几筷子牛排,全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即便如此,程晨仍坚持要与亚当结婚。父母尊重女儿的选择,不仅没按江西传统索要彩礼,还主动承担了南昌婚礼的所有费用 —— 从酒店预订到宾客招待,前后花费近 10 万元。婚礼当天,程晨原本想穿中式秀禾服举办传统仪式,亚当却以 “不符合审美” 为由只肯穿黑色西装,最终留下一张略显突兀的合影:程晨身着大红礼服,头戴凤冠,亚当则穿着笔挺的西装,两人站在红绸装饰的舞台上,笑容里藏着无人察觉的文化裂痕。
婚礼结束后,亚当没在南昌多待一天,便带着程晨返回澳洲。2018 年底,两人计划买房,程晨希望选墨尔本市区的公寓,“上班方便,周边配套全”;亚当却坚持要在郊区买别墅,“澳洲人都住别墅,空间大更舒适”。最终,他们在克罗伊登北区买下一套带后花园的两层别墅,首付中程晨父母资助了 60 万澳元(约 300 万人民币),剩余月供由亚当承担。搬进别墅的最初一年,两人的生活看似平静:程晨在公司稳步晋升,亚当的教学事业也顺风顺水,邻居们常看到他们在院子里修剪草坪,或是带着后来出生的儿子散步,没人想到,这份 “美满” 很快会被现实击碎。
三、孩子出生后:矛盾激化的 18 个月
2020 年 4 月,33 岁的程晨在墨尔本一家私立医院生下儿子,产后的生活成了婚姻矛盾的导火索。受疫情影响,程晨的母亲无法赴澳照顾,亚当的母亲也以 “身体不好” 为由拒绝帮忙,程晨只能独自承担起照顾新生儿的重任 —— 白天喂奶、换尿布,晚上频繁起夜,长期睡眠不足让她患上产后抑郁症,情绪变得敏感易怒。
而亚当彼时正担任澳大利亚卫生部新冠疫情应对团队的高级通讯顾问,每天早出晚归,甚至周末也要加班。程晨抱怨他 “不顾家”,亚当却觉得 “女人照顾孩子是天经地义”,两人的争吵越来越频繁。程晨后来在与母亲的视频通话中哭着说:“他总说澳洲女人都这样,可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我不想当全职主妇。”
2021 年初,亚当的弟弟卢卡因突发心脏病去世,这个打击让亚当的性格彻底改变。他在个人网站上发布了一篇长文悼念弟弟,字里行间满是悲痛,此后却变得越发暴躁 —— 程晨晚回家 10 分钟会被他指责 “不负责任”;给孩子买进口奶粉,他说 “浪费钱”;甚至程晨在公司参加团建,他也会频繁发消息质问 “有没有男性同事”。
2021 年夏天,程晨的母亲刘敏终于拿到签证赴澳,有了她的帮助,程晨重返工作岗位,产后抑郁症也逐渐好转。但亚当对这一变化格外不满,他多次要求程晨辞职,“你应该把精力放在家庭上,而不是天天在外面跑”。彼时的程晨已晋升为公司设计主管,薪资甚至超过亚当,她自然不愿放弃:“我凭自己的能力赚钱,为什么要辞职?”
刘敏在澳期间,多次目睹女儿与女婿的争吵。“亚当每次都很大声,一点也不避讳我,晨晨只能躲在房间里哭。” 刘敏后来在庭审证词中提到,她曾劝女儿 “多让着点”,还说 “夫妻哪有不吵架的”,却没意识到,这份 “劝和不劝离” 的传统观念,让女儿错过了及时止损的机会。2021 年底,刘敏以 “回家过年” 为由返回南昌,临走前她反复叮嘱程晨 “少吵架,多沟通”,却没想到,这成了母女俩最后的温情叮嘱。
四、深夜的悲剧:11 处刀伤与未完成的通话
2022 年 4 月,程晨公司接到一个紧急设计订单,需要连续加班两周。4 月 12 日,程晨提前跟亚当商量,让他下班后去托儿所接儿子,亚当口头答应,却因工作延误迟到了 1 小时 —— 当他赶到托儿所时,园区里只剩儿子一个人,孩子站在门口,小脸冻得通红,哭着要妈妈。这件事让亚当对程晨的不满彻底爆发,他回家后摔碎了客厅的玻璃杯,指责程晨 “只顾工作,不配当妈妈”,两人大吵一架,程晨当晚在客房睡了一夜。
4 月 19 日,亚当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耐人寻味的动态:“在线身份就像面具,你永远无法掌控别人的看法,但至少能让蠢货闭嘴。” 配图是他与程晨的合影,文字里的敌意,如今看来更像是悲剧的预告。
4 月 30 日晚上,程晨下班后先去托儿所接回儿子,回家后做了亚当爱吃的牛排和蔬菜沙拉。饭桌上,两人虽交流不多,但气氛还算平静。程晨还和母亲视频通话了 30 分钟,聊了儿子最近学会说 “外婆” 的趣事,刘敏后来回忆:“当时没听出任何异常,挂电话前她还说‘妈妈注意身体’。”
晚上 9 点半,程晨抱着儿子准备睡觉,亚当走进卧室,再次提起 “辞职” 的话题。程晨拒绝后,亚当突然情绪失控,一把夺过儿子放在婴儿床里,抓住程晨的胳膊往客厅拖。邻居后来在庭审中作证,他们听到程晨的呼救声持续了近 10 分钟,“她喊‘请帮帮我’‘我不想死’,亚当却在吼‘闭嘴’‘趴下’”。当邻居们砸门无果,亚当终于打开车库门时,程晨已经倒在院子里,身上有多处刀伤,鲜血染红了草坪。
法医鉴定报告显示,程晨身上共有 11 处刀伤,其中颈部 3 处、胸部 3 处为致命伤,伤口多为防御性创口,证明她生前曾奋力反抗;而亚当仅左手有轻微划伤,与他声称的 “两人互相持刀伤害” 完全不符。
五、庭审与判决:24 年刑期背后的破碎家庭
2022 年 9 月 13 日,墨尔本地方法院首次开庭审理此案,亚当通过视频连线认罪,他捂着脸哭着说:“我有罪,法官大人,我对不起程晨。” 但到了 2023 年 3 月的判前听证会上,他却突然翻供,声称 “程晨先向我吐口水、打我耳朵,还用厨房的刀袭击我,我是自卫”。
检察官安娜当场出示多项证据反驳:邻居的证词证明程晨一直在呼救,且亚当阻止她开门;法医报告显示程晨的伤口均为防御伤,亚当的伤不足以构成 “自卫必要”;甚至亚当案发后清洗刀具、删除手机聊天记录的行为,都被认定为 “销毁证据”。法官查皮恩明确表示:“你有多次机会停止暴力,放下刀离开现场,但你没有。程晨不是攻击者,她是在为自己的生命战斗。”
亚当的辩护律师试图以 “精神问题” 减轻刑罚,称亚当案发前患有适应障碍和抑郁症,受弟弟去世、婚姻矛盾等因素影响才失控。但这一说法,被程晨母亲的陈述彻底击碎 —— 刘敏在法庭上哽咽着说:“我女儿是家里的独生女,是我们的全部希望。她遇害后,我每天都能梦见她喊‘妈妈救命’,这种痛苦我这辈子都忘不掉。”
2023 年 5 月 30 日,澳大利亚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亚当・布朗谋杀罪成立,判处入狱 24 年,且 17 年内不得假释。判决下达时,程晨的父母并未到场,他们早已带着 2 岁的外孙回到南昌,“不想再看到那个伤害我女儿的人”。
如今,程晨的儿子已 5 岁,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老人从未告诉孩子父母的真相,只说 “爸爸在国外工作,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墨尔本的那栋别墅早已被出售,新业主在院子里种了一片向日葵,邻居们路过时,仍会想起那个曾笑着打招呼的华裔女人,和那个深夜里令人心碎的呼救声。这场跨国婚姻的悲剧,最终只留下一个破碎的家庭,和一段关于文化差异、家庭沟通与暴力警示的沉重记忆。
来源:抚快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