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照顾继父8年,临终只给他2万亲儿子4套豪宅,他取款时傻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7 08:55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文:一路启航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当李国强的律师宣布遗嘱内容时,屋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张明攥紧手中的纸杯,咖啡早已凉透。

那个陪伴继父走过八年病痛,甚至放弃自己前程的男人,此刻只能默默坐在角落。

律师的声音如同一把无形的刀,每一个字都在划开他心中最后的期待。

“你只有两万元,”李鸣转过头,嘴角扬起若有若无的笑意,“这就是你八年付出的价值。”

01

从张明记事起,家里就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

他的生父在他五岁那年因车祸离世,留下他们母子相依为命。

母亲没有再婚,一个人把他拉扯大。

张明十八岁那年,母亲带回来一个男人,告诉他这是李国强,将成为他们家的新成员。

那天晚上,母亲做了一桌子菜,李国强带了一瓶酒。

“张明,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你可以叫我李叔叔,也可以叫我...爸爸。”李国强举起酒杯,笑容和煦。

张明低着头,不说话,只顾着扒饭。

“明明,李叔叔对我很好,也会对你很好的。”母亲轻声说道。

“我不需要。”张明放下筷子,抬头看向李国强,“我妈已经把我养大了,不需要别人来当好人。”

李国强没有生气,只是点点头:“你说得对,一个男人要有骨气。你不需要我来当好人,但你妈妈需要一个依靠,你能理解吗?”

张明没有回答,起身回到自己房间。

那晚他听到母亲在客厅低声啜泣,李国强安慰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动了什么。

后来一段时间里,李国强经常来他们家,每次都带着礼物。

有给母亲的,也有给张明的。

张明从来不接,李国强也不强求,只是把东西放在他房门口。

一天放学后,张明看到学校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李国强靠在车边等他。

“上车吧,带你去个地方。”李国强打开车门。

张明犹豫了一下,还是上了车。

车子开了将近一小时,来到城郊的一座陵园。

李国强带着张明走到一座墓碑前,那里刻着张明父亲的名字。

“你知道我为什么带你来这里吗?”李国强问道。

张明摇头。

“我想让你父亲知道,我会好好照顾他的妻子和儿子。”李国强双手合十,对着墓碑鞠了一躬,“我不是来取代他的位置,只是希望能够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责任。”

张明看着李国强认真的侧脸,心里的坚冰开始有了一丝松动。

回程路上,李国强告诉张明,他有一个比张明大两岁的儿子叫李鸣,正在国外留学。

“他从小就跟着他妈妈,很少回来。等他假期回来,你们可以认识一下。”李国强说。

三个月后,李国强和母亲结婚了。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几个亲近的朋友。

李国强的儿子李鸣没有回来参加婚礼,只是打了个电话祝贺。

李国强是做外贸生意的,经常需要出差。

但每次回来都会给母亲带礼物,也会关心张明的学习和生活。

张明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继父的存在,虽然从不叫他爸爸,但至少不再刻意回避。

李国强把张明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为他报了补习班,买了电脑,甚至在他大学毕业后,给他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张明心里明白,这个继父对他确实不错。

那年张明二十六岁,刚刚在公司站稳脚跟,有了升职的机会。

02

一天晚上,母亲打来电话,声音焦急。

“明明,你爸...你李叔突发脑溢血,现在在市中心医院。”

张明赶到医院时,看到母亲憔悴的坐在走廊长椅上,双眼红肿。

“医生说情况不太好,需要马上手术。”母亲抓住张明的手,“他这些年对我们那么好...”

张明点点头:“妈,你别担心,无论花多少钱,我们都要把他治好。”

手术持续了六个小时,李国强保住了性命,但左半身瘫痪,需要长期护理和康复治疗。

医生告诉张明和母亲:“病人需要有人长期陪护,最好是家人,而且要有耐心,康复过程会很漫长。”

张明打电话给在美国的李鸣,告知了他父亲的情况。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最后只说:“我这边工作走不开,会定期汇钱回来,你们先照顾着。”

张明放下电话,看着病床上的李国强,想起这些年他对自己的关爱,心一横,决定请长假照顾继父。

公司领导不同意他长期请假,张明只好辞职。

母亲不忍心,劝他:“你好不容易有了这份工作,不能就这样放弃。”

“妈,这些年李叔对我们不薄,现在他需要照顾,我不能袖手旁观。”张明说。

就这样,张明开始了照顾继父的生活。

每天为他翻身、擦洗、喂药、做康复训练。

李国强开始时情绪低落,经常发脾气,但张明从不计较,依然耐心照料。

在张明的精心照顾下,李国强的病情有所好转,能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右手也能活动了。

有一天,李国强艰难地握住张明的手,颤抖着说:“谢谢...你比...我儿子...还好。”

张明笑了笑:“别这么说,李鸣只是暂时回不来。”

李国强摇摇头,眼中含着泪水。

张明的生活彻底围绕着继父转了起来。

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为李国强测量血压,按时喂药,然后准备早餐。

早餐必须是流质或半流质的,方便李国强咀嚼和吞咽。

“今天吃点什么好呢?”张明一边煮粥一边自言自语,“昨天是白粥配虾仁,今天换成小米粥配蒸蛋吧。”

喂完早餐,张明会帮李国强做基础康复训练。

按摩瘫痪的左侧肢体,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动作。

李国强的左手僵硬,每次活动都非常痛苦,他经常疼得满头大汗,但张明从不间断。

“再坚持一下,还有五分钟就结束了。”张明轻声鼓励道。

“疼...不做了...”李国强艰难地说。

“不行,医生说必须坚持,不然肌肉会萎缩。”张明坚定地说,继续着手上的动作。

中午,张明会为李国强准备营养均衡的饭菜,切成小块,方便他吃。

有时李国强吃得慢,张明就一勺一勺地喂,从不催促。

吃完饭后,张明帮李国强擦脸、漱口,然后让他午休。

午休时间,张明会抓紧处理家务。

有时候也会翻翻报纸,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

但每次看到工作要求“全职”或“加班”时,他就会默默放下报纸。

03

下午,张明会带李国强去医院做专业康复治疗,或是去附近的公园散步。

刚开始时,李国强坐轮椅出门很抗拒,怕被熟人看到。

“我不去...丢人。”李国强摇头。

“有什么丢人的,生病是谁都可能遇到的事。”张明推着轮椅,“再说了,多晒太阳对身体恢复有好处。”

慢慢地,李国强开始享受这段外出时光。

公园里的老人们都认识他们爷俩,经常打招呼聊天。

“小张啊,你这孝心真是没得说。”公园里的王大爷竖起大拇指。

张明笑笑:“应该的。”

晚上,张明会陪李国强看会电视,聊聊天,然后帮他洗漱、按时吃药、上床休息。

李国强睡下后,张明才能有一点自己的时间,通常他已经累得直接睡着了。

这样的生活,一天接一天,日复一日。

第三年的冬天,母亲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葬礼上,张明强忍悲痛,一边要照顾轮椅上的李国强,一边要招呼前来吊唁的亲友。

李鸣发来唁电,表示因工作原因无法回国。

母亲去世后,照顾李国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张明一个人身上。

家里的积蓄也因长期医疗开支而所剩无几。

张明开始接一些可以在家完成的兼职工作,边照顾继父边赚钱维持生计。

有天晚上,李国强突然醒来,看到张明还在电脑前工作。

“这么晚...还不睡?”李国强问道。

“马上就好,再修改一下这份文件。”张明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李国强沉默了一会,说:“对不起...拖累你了。”

张明转过身,微笑道:“说什么呢,你当年帮我那么多,现在我照顾你,天经地义。”

“你...该找个...对象了。”李国强艰难地说。

张明笑了笑:“等你身体好了再说吧。”

其实张明曾经有过一段感情,对方是他大学同学。

当他决定辞职照顾继父时,女友选择了分手。

后来也有人介绍对象,但当对方得知他需要长期照顾病人时,都选择了退出。

张明也就不再期待了。

第五年的一天,李国强让张明带他去见律师。

“我想...立遗嘱。”李国强说。

“不用想这些,你会好起来的。”张明不愿谈这个话题。

“必须...准备。”李国强坚持道。

张明只好按照他的意思,联系了律师上门服务。

李国强让张明回避,单独和律师谈了很久。

律师离开时,对张明说:“你继父是个明事理的人。”

张明并不关心遗嘱的内容,他只希望继父能够健康长寿。

李鸣每年会寄一些钱回来,偶尔打电话询问父亲的情况,从未回国探望。

有一次通电话,李国强问儿子什么时候回来看看。

“爸,我这边实在太忙了,公司刚刚给我升职,走不开。”李鸣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需要什么尽管跟张明说,钱不够我再寄。”

挂了电话,李国强沉默了很久,眼角有泪水滑落。

张明假装没看见,转移话题:“今天天气不错,我推您去晒晒太阳吧。”

在张明的悉心照料下,李国强的病情时有好转。

他能够短距离行走了,说话也流利了许多。

04

好景不长,第六年冬天,李国强突发肺炎,病情急剧恶化,不得不再次住院。

这次住院花费了大量医药费,张明不得不借钱度日。

他每天守在医院,寸步不离地照顾继父。

“你回去休息吧...我没事。”李国强看着憔悴的张明说。

“我不累,你安心养病就好。”张明给李国强倒了杯水。

“这么多年...辛苦你了...”李国强握住张明的手,“你比我亲儿子还要亲。”

“别这么说,李鸣只是工作忙,抽不开身。”张明一如既往地为李鸣开脱。

李国强摇摇头:“你妈当初没看错人...我也没看错。”

从医院回来后,李国强再次找律师修改了遗嘱。

这一次,他没有瞒着张明。

“我把房子...和存款...都留给你。”李国强对张明说,“你别推辞...这是你应得的。”

张明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为李国强端来药和水。

他从不考虑遗产的事,心里只希望继父能多活几年。

第八年的春天,李国强的病情突然恶化。

医生告诉张明,继父可能时日无多了。

张明立刻给李鸣打电话,告知情况。

“我马上订机票回来。”这一次,李鸣没有推辞。

李鸣回国的那天,张明去机场接他。

八年未见,当年的年轻小伙已经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

李鸣风尘仆仆地走出机场,看到张明,愣了一下。

“张明?你...变了好多。”李鸣说。

张明微笑着握手:“你也是,气质不一样了。”

李鸣看着张明满脸疲惫,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愧疚:“谢谢你这些年照顾我父亲。”

张明摇头:“不用谢,他也是我父亲。”

到了医院,李国强看到儿子回来,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李鸣跪在床前,握着父亲的手:“爸,对不起,这些年我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

李国强颤抖着抚摸儿子的头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张明识趣地退出病房,让父子俩单独相处。

站在走廊上,他点燃一支烟,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百味杂陈。

李鸣在病房里待了很久,出来时眼睛红肿。

他走到张明身边:“爸想单独跟你谈谈。”

张明掐灭烟头,走进病房。

李国强示意他坐下,虚弱地说:“明明...这些年...苦了你...”

“别这么说,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张明握住继父的手。

“我有话...要说。”李国强艰难地从枕头下拿出一个信封,“这个...你收好...”

张明接过信封,点点头:“我会保管好的。”

李国强闭上眼睛,似乎用尽了全身力气:“李鸣...我必须...给他妈交代...”

张明明白继父的意思,轻声说:“您放心,我理解。无论如何,这些年您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

李国强睁开眼,定定地看着张明:“你...别怪我...”

“我不会的。”张明微笑着说。

接下来的几天,李鸣每天都来医院陪父亲。

张明依然负责照顾李国强的日常起居,但会适当地留出时间让父子相处。

05

有一天,李国强让律师来了医院,又修改了遗嘱。

张明没有过问内容,只是默默地在一旁陪伴。

李国强的情况越来越糟,呼吸困难,需要靠氧气维持。

医生告诉张明和李鸣,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那天晚上,张明和李鸣一起守在病床前。

午夜时分,李国强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起来。

张明立刻按铃叫医生,李鸣紧握着父亲的手。

“爸,您坚持住,医生马上就来。”李鸣急切地说。

李国强微微摇头,艰难地看了张明一眼,然后闭上眼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办理完丧事,律师约张明和李鸣见面,宣读遗嘱。

张明没有什么期待,但也没想到遗嘱的内容会如此震撼。

“根据李国强先生的遗嘱,他在本市的四套房产全部归儿子李鸣所有,银行存款除了给张明的两万元外,其余全部归李鸣所有。”律师公事公办地宣读道。

屋内一片寂静,张明愣在座位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鸣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

“张明,我父亲很公平,你照顾他八年,他给了你两万块钱。”李鸣站起身,理了理西装,“我父亲生前说过,血浓于水,我才是他唯一的儿子。”

张明握紧拳头,但没有说话。

八年的付出,换来的只是两万元,而那个几乎从不联系的亲生儿子,却得到了全部家产。

律师看了看张明,欲言又止,最后只是递给他一张银行卡:“这是李先生留给你的两万元。”

张明接过卡,默默离开了律师事务所。

他没有抱怨,没有指责,甚至没有流泪,只是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和空虚。

张明回到家,看着这个自己照顾了李国强八年的地方,现在已经属于李鸣了。

他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搬出去。

李鸣站在门口,看着张明收拾东西:“不用急着走,我最近还住在酒店,你可以再住几天。”

张明没有理会,继续整理自己的物品。

李鸣走近一步:“张明,我知道你可能觉得不公平,但这是我父亲的决定。他毕竟是我亲生父亲。”

“我明白。”张明只说了这三个字,继续低头收拾。

李鸣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离开了房间。

张明收拾到李国强的衣柜时,想起继父生前交给他的信封。

他从自己的抽屉里取出那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张银行卡和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明明,这张卡密码是你的生日。”

张明握着银行卡,想起继父临终前的那个眼神,心中有些疑惑。

第二天一早,张明站在银行门口,推开玻璃门,走向ATM机。

卡片缓缓滑入槽口,机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请输入密码。”冰冷的电子声响起。

张明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每按一个数字,他的心跳就加快一分。

最后一个数字按下后,时间仿佛停滞了。

“密码正确,请选择操作。”

他的食指犹豫地悬在“查询余额”按钮上方。

最终,他用指尖轻轻点下了按钮。

机器发出处理信息的嗡嗡声,目光紧盯着屏幕。

当数字终于跳出来时,张明的身体猛地向后一仰,他的嘴唇无声地张开。

他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五百万。

这比李国强名下四套房产的价值还要高。

他取了一张交易凭证,反复确认数字,手指在那一长串零上摩挲着,纸张在他的指尖微微发抖。

06

张明走到银行大厅的角落,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皱巴巴的信封,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的纸条。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纸上,使那褪色的字迹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手指顺着字迹滑动,当翻到背面看到那行小字时,他的呼吸突然停滞。

“这钱是我悄悄存的,只有你、我和律师知道。我把房子给李鸣,是想我了解他的为人。真正爱我的人,不在乎我的财产,而是真心照顾我。你就是这样的好孩子。”

张明的喉咙发紧,一股热流涌上眼眶。

他用手背猛地擦了擦眼睛,将纸条小心地折好,放回信封,又把信封塞进内口袋,贴近胸口。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一下,又一下,撞击着胸腔。

银行大厅里人来人往,没人注意角落里这个默默流泪的男人。

张明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朝出口走去。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一束阳光正好照在他脸上,温暖而明亮。

他眯起眼睛,抬头看了看天空,仿佛能看到继父在云端对他微笑。

“明明,你比我亲儿子还亲。”继父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响起。

张明站在银行门口,看着人潮涌动的街道,突然觉得整个世界不一样了。

他拿出手机,想给李鸣打电话,但手指悬在屏幕上空,最终还是放下了。

“不,我要看看他会怎么做。”张明低声自语,迈步走向地铁站。

后面的日子里,张明每天都关注着李鸣的动态。

有时候是通过共同的朋友,有时候是李鸣主动发来的炫耀信息。

第一套房子很快就卖出去了。

张明路过李国强生前最喜欢的那家茶馆,透过玻璃窗看到李鸣正在里面和几个西装革履的人签字。

三天后,李鸣发来一张照片,他靠在一辆亮红色的跑车上,配文:“父亲在天有灵,一定希望我过得好。”

张明将手机屏幕按灭,继续低头整理简历。

他找了一份普通的办公室文员工作,租了间位于城郊的小公寓。

公寓只有三十平米,但收拾得很整洁。

窗台上摆着一盆继父生前喜欢的吊兰,已经长出了新叶。

第二个月,李鸣邀请张明参加他的投资项目启动仪式。

“这可是个大项目,我朋友说稳赚不赔。”李鸣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要不要也投点?机会难得啊。”

“我没钱,上班都快养不活自己了。”张明平静地回答。

“切,装什么装。我爸那点家底我还不清楚?”李鸣的语气突然变得尖刻,但很快又恢复了热情,“算了,不说这个。来不来?地址发你手机上了。”

张明去了。

那是一个装修豪华的办公室,到处是香槟和鲜花。

李鸣穿着定制西装,左拥右抱,向所有人介绍他的“大项目”。

没人注意角落里的张明,他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一小时后悄然离去。

三周后,李鸣的项目破产了。

张明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消息,那个“朋友”卷款潜逃,留下一堆债务。

李鸣没有再联系张明,但张明通过朋友得知,李鸣已经卖掉了第二套房子,用来偿还债务。

07

日子一天天过去。

张明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去上班,晚上九点回家。

他的工作很普通,薪水也一般,但他很珍惜。

老板喜欢他的踏实和细心,三个月后给他加了薪。

一天下班后,张明收到一条短信:“明天有空吗?我换了新女友,请你吃饭。地点随你定,我买单。——李鸣”

张明回复:“抱歉,最近加班,改天吧。”

第二天,他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看到了李鸣和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

女子不停地看表,脸上写满不耐烦。

李鸣不停地看向门口,似乎在等人。

张明藏在报纸后面,没有上前打招呼。

又过了一个月,张明接到律师的电话,约他见面。

张明准时到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郑重地递给他一个信封:“张先生,按照李国强先生的遗嘱,我应该在他去世三个月后,告诉你另一件事。这是他生前写给你的。”

信封厚实沉重,张明接过来,小心地拆开。

里面是一封长信,字迹工整,显然是继父花了很长时间写的。

“明明,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离开三个月了。

我知道李鸣一定已经开始挥霍我留给他的财产。

我这样安排,是想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不劳而获的财富,来得容易去得快。

而你,我最亲的孩子,我给你的钱,希望你能好好利用,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对不起你母亲,没能照顾她到老,但我会在天上保佑你们。”

信中还附有几张照片,是张明小时候和母亲、继父的合影。

其中一张是张明第一次叫李国强“爸爸”那天拍的,继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明擦干眼泪,声音有些哽咽:“李鸣知道这些吗?”

律师摇摇头,整理了一下领带:“李先生不希望他知道,他说这是对李鸣的一课,希望他能够醒悟。”

“我明白了。”张明站起身,向律师伸出手,“谢谢您。”

半年后的一个周末,张明正在公寓里整理房间,门铃突然响起。

他打开门,看到李鸣站在门口,与几个月前的意气风发相比,此刻的他显得疲惫不堪。

“进来坐吧。”张明侧身让出通道。

李鸣环顾四周,对这个简陋的小公寓有些惊讶:“你就住这?”

“够用了。”张明倒了杯水给他,“找我有事?”

李鸣接过水杯,一饮而尽:“张明,我把爸爸的房子都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最后一套自己住的。”

“嗯,我听说了。”张明语气平淡。

“我...最近手头有点紧。”李鸣放下杯子,直视张明的眼睛,“我们毕竟是兄弟一场,能不能借我点钱?”

08

“你卖了三套房子,钱都去哪了?”张明问。

李鸣苦笑着摇头:“投资失败了,朋友骗了我,女朋友也分手了。最后一套房子还抵押着,银行随时可能收走。”

张明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你准备借多少?”

李鸣眼睛一亮:“二十万,我有个项目特别靠谱,绝对能赚钱。”

“又是朋友介绍的?”

“不不不,这次不一样,我自己考察过了。”李鸣急切地解释,“做餐饮的,现在正缺启动资金。”

张明摇摇头:“对不起,我没有那么多钱。我只是个普通上班族。”

李鸣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怀疑:“张明,你照顾我父亲八年,他不可能只给你两万块钱。你肯定还有别的!”

张明平静地看着他:“即使有,那也是我应得的,不是吗?”

李鸣“啪”地拍了一下桌子,站起身,怒气冲冲:“你这个养子竟然敢这样跟我说话!那是我父亲的钱,应该是我的!”

桌上的水杯被震得翻倒,水洒了一桌子。

张明起身去拿抹布,擦拭着桌面,动作从容不迫。

“李鸣,你父亲在世时,你在哪里?他生病八年,你回来几次?”张明抬起头,直视李鸣的眼睛,“现在他的钱快花完了,你才想起我来?”

李鸣被问得语塞,坐回椅子上,声音低了下来:“我...我是他亲生儿子啊。”

张明站起身,把湿透的抹布拧干,挂在厨房的架子上,“你父亲倾其所有给了你,你却挥霍殆尽。”

李鸣低下头,肩膀颤抖,似乎在哭泣。张明看着他,没有再说话。

离开后,张明驱车前往郊外的墓园。

墓碑前,风轻轻吹过,吹动了花瓣,仿佛是李国强在回应他的孩子。

人生也如这条路,有起有伏,有得有失,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在旅途中找到真正值得珍惜的人和事。

如今,张明终于完全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