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和浩特的十月,秋风已带着刺骨的寒意,卷着河水的湿冷掠过小黑河的河面。黄景尧站在父亲黄启东救人牺牲的那座桥边,脚下的石板还残留着河水漫过的痕迹,指尖触碰到的栏杆冰凉,像极了三天前接到那个电话时,从心脏蔓延至四肢的寒意。
呼和浩特的十月,秋风已带着刺骨的寒意,卷着河水的湿冷掠过小黑河的河面。黄景尧站在父亲黄启东救人牺牲的那座桥边,脚下的石板还残留着河水漫过的痕迹,指尖触碰到的栏杆冰凉,像极了三天前接到那个电话时,从心脏蔓延至四肢的寒意。
10月5日的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小黑河两岸只有零星晨练的人。黄景尧穿着一身深色的衣服,手里攥着父亲常穿的那件藏蓝色外套——那是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的工装,衣角还绣着小小的航徽。他一步步走向河边,每一步都像踩在回忆的碎片上,三天前的画面在脑海里反复播放,尖锐地刺着他的神经。
10月2日下午,他正在公司整理文件,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父亲的同事。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颤抖,说“景尧,你快来小黑河,你父亲他……出事了”。他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手里的文件夹“啪”地掉在地上,文件散了一地,像他瞬间崩塌的世界。他疯了似的往小黑河赶,路上不断给父亲打电话,可听筒里只有冰冷的“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赶到河边时,警戒线已经拉起,周围围满了人,警灯和救护车的灯光在水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他看见救援人员从水里抬出一个人,身上盖着白布,那熟悉的身形让他双腿发软。他冲过去,被民警拦住,只能隔着人群喊“爸!爸!”,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直到父亲的同事哽咽着告诉他事情的经过,他才知道,那个平时连提重物都怕闪到腰的父亲,竟为了救素不相识的人,纵身跳进了冰冷的河水。
那天,6岁的男孩不慎落水,孩子的父亲情急之下跳水营救,却因不会游泳和孩子一起在水里挣扎。父亲黄启东当时正在桥边散步,看到这一幕,没有丝毫犹豫,脱下外套就跃入河中。60岁的人,体力早已不如年轻时,河水冰冷刺骨,他却凭着一股劲,先游到男孩身边,想把孩子往岸边推,可孩子的父亲因为恐慌,紧紧抓住了他的胳膊。父亲没有挣脱,反而用尽力气,先将孩子的父亲往岸边推,嘴里还喊着“先救孩子!”。当孩子的父亲被岸边的人拉上去时,父亲却因为体力不支,被河水卷走,再也没有上来。
黄景尧蹲在河边,双手插进头发里,泪水顺着指缝往下流。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是牵着他的手,带他来小黑河散步。那时的父亲还很年轻,会把他架在肩膀上,指着河面上的野鸭说“景尧你看,它们多自在”;会在他摔倒时,用温暖的手把他扶起来,拍掉他身上的土,说“男子汉要坚强,不能轻易哭”。可现在,那个教他坚强的父亲,却永远留在了这条他曾无数次陪伴自己走过的河边。
他慢慢站起身,走到父亲被救起的位置,缓缓跪下。膝盖接触到冰冷的地面时,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可心里的痛比这寒意更甚。他把父亲的工装外套铺在身前,指尖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航徽,那是父亲工作了一辈子的象征。还有23天,父亲就要退休了,他们还说好,退休后要一起去云南旅游,去看看父亲一直想去的大理古城;还要一起去钓鱼,父亲说退休后有的是时间,要教他钓最大的鱼。可这些约定,如今都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遗憾。
河边的风越来越大,吹得他的头发凌乱,也吹得父亲的外套微微晃动,像是父亲在轻轻抚摸他的头。黄景尧抬起头,望着河面,泪水模糊了视线。他仿佛看到父亲跃入水中的身影,那样坚定,那样勇敢。他想起父亲常说的话:“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能帮别人的时候,就多帮一把。”父亲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句话。
周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认出了他,小声地议论着“这就是黄启东的儿子”。有人递来纸巾,有人轻声安慰,可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只是跪在那里,目光紧紧盯着河面,像是在等待父亲回来。他想起父亲最后一次和他通电话,是10月1日晚上,父亲在电话里笑着说:“景尧,我后天休息,咱们父子俩去吃你最爱吃的手把肉。”他当时还笑着答应,说“好啊,爸,我还想喝你泡的茶”。可现在,那杯茶,他再也喝不到了。
太阳慢慢升高,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黄景尧跪了很久,膝盖已经麻木,可他不想起来,他觉得这样离父亲更近一些。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那是去年父亲生日时,他们父子俩在机场拍的合影。照片里,父亲穿着工装,笑容灿烂,他站在父亲身边,搂着父亲的肩膀,那时的父亲,还那么健康,那么有精神。他把照片放在父亲的工装上,轻声说:“爸,你怎么就这么走了?你还没陪我去云南,还没教我钓鱼,还没……看到我成家呢。”
泪水滴在照片上,晕开了小小的水渍。他想起父亲平时对工作的认真,作为运行控制中心的值班经理,父亲总是最早到单位,最晚离开。有时候遇到航班延误,他会在单位守一整夜,确保每一个航班都能安全运行。他常说“我们干民航的,肩上扛着的是乘客的生命安全,不能有一点马虎”。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负责、对家人温柔的人,却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救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河边的风渐渐小了,晨练的人开始散去。黄景尧慢慢站起身,膝盖传来一阵刺痛,他扶着栏杆,缓缓站直。他拿起父亲的工装外套,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父亲温暖的怀抱。他望着河面,轻声说:“爸,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会像你一样,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以后,我会经常来看你,给你讲我身边的事。”
他转身离开,脚步很慢,每走一步都回头望一眼河边。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河面上,像是在和父亲告别。小黑河的河水依旧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这位英雄父亲的故事,而河畔那长长的一跪,是儿子对父亲最深的思念,也是对英雄最美的致敬。
往后的日子里,每当黄景尧想起父亲,都会来到小黑河边。他会带着父亲喜欢的茶,坐在河边,和父亲说说心里话。他知道,父亲没有离开,他化作了河边的风,化作了水面的光,永远陪伴在他身边,指引着他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正直、勇敢、有担当的人。而小黑河的故事,也会被人们永远铭记,提醒着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用生命照亮了他人,用善良温暖了人间。
需要我帮你将这个故事调整成更偏向纪实报道的风格,或者补充一些关于黄启东老人工作日常的细节吗?
来源:感恩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