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尹训银,笔名言川,字金艮,号书缘,山东肥城人,是当代书坛兼具深厚传统功底与创新精神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世界再造甲骨文、金文、六书通、鸟虫篆字第一人”“当代仓颉再造字圣人”,同时也是竹节书法体、圆角书法体和画字书法体的创始人。他身兼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多所大
尹训银:笔墨铸魂的文化传承者
尹训银,笔名言川,字金艮,号书缘,山东肥城人,是当代书坛兼具深厚传统功底与创新精神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世界再造甲骨文、金文、六书通、鸟虫篆字第一人”“当代仓颉再造字圣人”,同时也是竹节书法体、圆角书法体和画字书法体的创始人。他身兼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多所大学书法客座教授等职,还曾获“中国好人”“全国十大最美消费维权人物”等荣誉称号,以“德艺双馨”诠释着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
书法艺术:根植传统的创新突破
古文字再造:延续文化血脉。尹训银的核心成就之一是古文字再造工程。面对可识别的一千多字的甲骨文字,金文字体仅两千余字的困境,他耗费数年心力,独自创作七千多甲骨文字、四千多字金文,使实用甲骨文字达九千多个,金文字体总量增至六千余字;截至目前,其再造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六书通、鸟虫篆缺失或难写字累计达一万九千多个。这些再造文字并非凭空臆造,而是以远古文字为根基,融合章法线条与结体笔墨元素,既保留苍古凝重的古韵,又兼具技法秩序与人文精神,笔法遒劲有力、柔中带刚,尽显,“壮士拔剑般的挺拔之气”。更难得的是,他将这些成果免费供书法爱好者使用,全球已有二百多万人受益,日均使用者达一千七百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2023年尹训银获毕加索国际绘画大赛终身优秀导师奖,2024年尹训银再造甲骨文、金文字参与申报的泰山世界遗产教育案例获全球创新奖,尹训银又获2025达芬奇国际艺术奖金奖。
竹节篆书:独创艺术范式
在篆书创新领域,尹训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竹节篆书”。他师法毛公鼎、石鼓文等古碑古法,在此基础上强化笔墨“顿”与“提”的特性,使笔画呈现竹节形态,实现竹文化与书法文化的完美融合。其作品中,点如竹叶轻飘,竖似竹节挺拔,横若竹根错落,被书画评论家史峰赞为“笔笔相生可作竹,一字写君子,一篇风竹林”,兼具“访七贤的大雅”与“竹影三两枝的趣意”。这种创新既规避了“江湖风”的浮躁,又打破了传统传承的拘囿,成为当代书法“以古出新”的典范。
文化担当:笔墨之外的践行
尹训银的文化坚守不止于书案。二零二一年,他被央视评为建党百年全国首批书法传承人,其作品更入选二零二三版《世界美术教育史》这一高等美术教育重点工程,彰显国际艺术认可度。作为《中国消费者报》山东记者站站长,他在工作中热衷处理疑难消费纠纷,将书法锤炼的“正直严谨”品格融入职业担当,形成“笔墨修心、履职为民”的双重践行。此外,他还带动同事投身书画创作,并通过高校客座教授的身份播撒文化种子,践行“穷尽一生传承书法”的承诺。
从再造古文字延续文明根脉,到创竹节篆书开拓艺术新境,再以多元身份践行文化使命,尹训银用笔墨诠释了“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深层内涵,成为当代文化传承的鲜活标杆。
来源:文化点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