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天外卖吃腻了,想囤点便宜又补锌的夜宵,结果刷到海蛎子预制菜销量暴涨150%,这玩意儿真能当深夜救星?
“天天外卖吃腻了,想囤点便宜又补锌的夜宵,结果刷到海蛎子预制菜销量暴涨150%,这玩意儿真能当深夜救星?
”——2024年3月,大连、威海、厦门三地同步把海蛎子推上热搜:大连宣布生态养殖扩产30%,威海亮出全国首个基因库,厦门米其林店把墨鱼汁裹进海蛎炸。
一句话,这口从小吃到大的“平民海鲜”突然成了资本和网红争抢的顶流。
大连人以前笑称“没有一只海蛎子能完整离开大连”,现在倒好,盒马把空气炸锅版海蛎炸做成爆款,12国厨师跑来参加国际烹饪赛。
本地人一边吐槽“海蛎子都快吃不起了”,一边偷偷囤了五袋预制装。
威海更狠,直接建基因库锁了28个品种,明年想吃到正宗冷水蛎子,估计得看基因编号下单。
厦门“蛎食光”把墨鱼汁裹进面糊,黑得发亮,一口下去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但价格翻了三倍,网友直呼“钱包被米其林拿捏”。
最离谱的是科研圈。
中国海洋大学刚发论文说牡蛎多糖能摁住幽门螺旋杆菌,平潭大叔随手倒的啤酒也被证实能让氨基酸飙升17%。
一夜之间,海蛎子从夜宵摊C位升级成“养胃神器”。
抖音上彩虹海蛎炸播放量8亿,评论区全是“我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炸蛎黄”。
说到底,海蛎子还是那个海蛎子,只是吃法和身价全变了。
想省钱,趁现在产地还没被资本包圆,赶紧囤两箱;想尝鲜,去厦门排队墨鱼汁版本,拍张照够发三条朋友圈。
至于健康功效,别指望吃两顿就杀菌养胃,图个心理安慰得了。
来源:爱美食的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