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阳光洒在石嘴山惠农区的建筑工地上,51岁的章邵华早早来到岗位,这位曾因年龄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的大龄工人,如今满意地说:“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呢!”
漫步在宁夏的土地上,一场关于宜居城市的无声竞赛正在石嘴山和吴忠之间悄然上演。
清晨的阳光洒在石嘴山惠农区的建筑工地上,51岁的章邵华早早来到岗位,这位曾因年龄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的大龄工人,如今满意地说:“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呢!”
而在不远处的吴忠市,刚毕业的王娜娜通过手机直播找到心仪工作,兴奋地表示:“没想到现在通过手机看直播、问岗位,一通热线电话就帮我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两座城市,正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宜居”的内涵。
01 环境大比拼:蓝天碧水间的较量
什么样的环境才算宜居?2025年一季度宁夏城市环境质量排名给出了客观答案。
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固原市位居榜首,而石嘴山则排名第五,仅优于银川市。吴忠市表现中规中矩,位列第三。
具体到PM2.5浓度,宁东基地表现最佳,固原市紧随其后,吴忠市与中卫市并列第三,石嘴山依然位居第五。
到了5月份,情况略有变化。吴忠市的PM2.5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优于石嘴山的26微克/立方米。但吴忠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仅为58.1%,远低于石嘴山的71.0%。
水质方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显示,宁东基地最优,固原市紧随其后,银川市位列第三,石嘴山排名第四,而吴忠市则遗憾地位居末位。
走进县级区域,8个市辖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中,原州区表现最佳,沙坡头区位列第二,利通区(属吴忠市)排名第三,而惠农区(属石嘴山市)则位居第五。
从环境数据看,石嘴山和吴忠各有优劣。石嘴山的空气质量整体略逊于吴忠,但其地表水环境质量则优于吴忠。
02 就业机会:饭碗与梦想的抉择
宜居城市不仅需要蓝天碧水,更要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在这方面,两座城市各显神通。
石嘴山惠农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就业成绩单:通过“1131”就业援助服务模式,让就业服务从“守株待兔”变成“上门送岗”。
截至2025年7月,该区城镇新增就业3660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1个百分点。
马巧蓉在谈到返乡就业的经历时感慨道:“现在这份工作不仅离家近,还为缴纳‘五险一金’,收入稳定又有保障。”
惠农区还简化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流程、扩大覆盖范围,发放涉农贷款占比达46%、个体户贷款占比47%,政策惠及重点群体224人,带动就业1045人。
吴忠市则展现出更大的就业格局。今年以来,吴忠发放各类补贴671.91万元,惠及419家企业1.4万名职工;为6308家企业减免养老、失业保险费4.59亿元。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忠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亿元,培育创业实体2245个,净增经营主体3179户,带动就业10451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71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7.52%。
在助力脱贫劳动力方面,吴忠市同样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吴忠市脱贫人口务工总规模已达76137人,已为7604名易致贫返贫监测对象代缴98.85万元社保费。
吴忠市利通区还积极探索“云端牵线”的新型就业模式,将就业服务搬上“云端”。截至5月底,利通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695人。
其中,“直播带岗”等新型招聘形式成效显著,共开展直播招聘活动17场次,吸引11.2万人次观看参与,达成就业意向339人。
从就业容量看,吴忠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更为丰富;但从就业服务精细化程度看,石嘴山的“上门送岗”模式则更具温度。
03 人才战略:引才育才的差异化路径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引进与培育方面,石嘴山和吴忠走出了不同的路径。
石嘴山展现出强烈的人才渴望。“十四五”以来,累计引进各类青年人才2.54万人,占全市人口3.4%,其中本科以上1.9万人、硕博1581人,全职研究生年均超300人。
石嘴山创新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体系,通过多维度人才战略打破资源依赖困局。
针对编制紧张问题,石嘴山创新编制“周转池”,统筹资源向现代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倾斜,2025年首次统筹引博。
更值得一提的是,石嘴山支持企业在上海、西安设立研发中心,形成 “研发在外、生产在石”模式,引导贝利特等企业入驻上海宁夏“人才大厦”,支持天地奔牛在西安设立研发“飞地”。
吴忠市则更加注重本土人才的培育与实用型技能的提升。全市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956人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483人次,实现培训质效与就业成效双提升。
同时,吴忠市培育“吴忠八宝茶艺师”“红寺堡金手指采摘工”等10个特色劳务品牌,累计带动就业16万人。
从人才战略看,石嘴山着眼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而吴忠则侧重于实用型人才的培育,两者路径不同,各具特色。
04 生活品质:细处见真的宜居体验
宜居性最终要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两座城市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下足了功夫。
石嘴山惠农区通过“小宁就业”小程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设立“零工驿站”,打造“惠农蓝技工”等劳务品牌,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同时,惠农区构建“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体系,开设电工、中式烹调师等培训班。截至2025年5月底,已培训城乡劳动者499人。
吴忠市则全力打造“城区一刻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建成运营零工市场(驿站)1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82个,通过嵌入“宁好就业”小程序,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吴忠市还通过举办“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等“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275场,服务企业2479家次,收集岗位5.0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9073人次,实现岗位与劳动者精准匹配、快速对接。
在帮扶就业困难群体方面,吴忠市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强化“1131”帮扶,兜底安置公岗2150人,帮助6138名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吴忠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成效显著,有效推动24.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同比增长7.08%,其中,有组织转移就业7.89万人,组织化程度达32.24%,同比增长48.8%。
从生活便利度看,吴忠市着力打造的就业服务圈更接地气;而从技能提升角度,石嘴山的培训体系则更为系统。
漫步黄河金岸,吴忠市以其活跃的经济和丰富的就业机会展现出现代城市的朝气;驻足工业基地,石嘴山则通过精细化就业服务和人才政策散发着老工业城市的新魅力。
选择石嘴山,是选择了一种稳步发展的生活;而选择吴忠,则是拥抱了一种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两座城市如同宁夏大地上的两颗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答案不在数据里,而在你心中对宜居生活的真实渴望中。
#石嘴山和吴忠,哪个城市宜居#
#晒图笔记大赛#
来源:炟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