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癌症发展到晚期,只要没有这3种情况,说明生存期还很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23:46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778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癌症,一旦被贴上“晚期”标签,很多人就觉得“没希望了”。

但实际上,“晚期”并不等于“马上就会离开”。有经验的肿瘤医生常说:晚期癌症患者,只要没有下面这3种情况,大多还能“带瘤生存”很久,甚至活得比一些早期患者还要久。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400万,其中不少是确诊时就处于晚期。但在现代医学手段的帮助下,很多人依旧能获得不错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晚期”这个词,听起来很吓人,但其实它的定义并不绝对。

在临床上,癌症进入Ⅳ期通常被称为晚期,意味着肿瘤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然而,不同类型的癌症、不同的患者体质,决定了晚期也有“轻重缓急”之分。

有的晚期患者,发现时只有一个孤立转移灶,经过手术或靶向治疗后,可以控制多年;而有的患者,则是多脏器广泛转移,身体状况又差,治疗难度自然更大。

所以,“晚期”只是一个阶段,并不是判死刑。

一位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肿瘤科主任医生指出:判断一个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关键要看有没有以下3种情况。

1. 肿瘤是否“疯长不止”

如果肿瘤发展迅猛,短时间内就出现多个新转移灶,说明癌细胞活性极高,可能对治疗不敏感,这类患者的生存期往往较短。

但如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体积变化不大,甚至稳定数月,说明身体暂时与癌细胞“达成了平衡”。

尤其是在进行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后,很多患者可以出现长期“疾病稳定”(SD)状态,这类人群有望带瘤生存3—5年甚至更久。

2. 器官功能是否“被拖垮”

癌症最怕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它影响到关键器官的功能。

比如肝癌导致肝功能衰竭,肺癌引起呼吸衰竭,或是脑转移造成意识障碍,这些都会迅速拉低生存期。

但如果肿瘤虽然存在,却没有明显影响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血常规、生化指标都不错,那就说明身体还有“战斗力”。

医生普遍认为:只要身体基础状态好,即使是晚期癌症,也能“耗”得过它。

3. 有没有恶性“恶液质”

“恶液质”是癌症晚期最危险的征兆之一。它是指患者因肿瘤引发的严重营养不良、肌肉消耗、体重骤降,表现为极度消瘦、乏力、进食困难。

研究表明,约80%的癌症患者在临终前会出现恶液质。一旦进入这一阶段,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生存期也会迅速缩短。

但如果患者体重稳定,还能正常吃饭、活动,就说明还没进入“失控状态”,生存期往往会更长。

很多晚期癌症患者之所以能“活得比想象中久”,其实靠的是这3个关键因素:

1. 治疗手段选得对

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消融等新技术的发展,晚期癌症早已不是“无计可施”。

比如部分肺癌患者携带EGFR突变,可使用靶向药物;黑色素瘤或肺癌患者可尝试PD-1免疫疗法;肝癌还可联合“靶向+免疫”治疗。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很多晚期患者可以实现“肿瘤不消失但不发展”。

2. 营养支持跟得上

癌症病人最怕“饿死”。肿瘤会消耗大量能量,若营养跟不上,肌肉会迅速流失,整个人“瘦成皮包骨”。

权威指南建议:所有癌症患者都应接受营养评估与干预。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能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医生常说:治疗是医生的事,吃饭是病人的武器。

3. 心理状态别崩塌

癌症虽重,但心态若崩,治疗也很难推进。很多晚期患者一听“癌症”就放弃治疗,甚至拒绝配合,反而加速病情恶化。

而那些能接受现实、积极配合、保持希望的人,往往能撑过治疗的“最难那关”。

研究显示,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其治疗依从性更高、生存时间更长。

虽然每种癌症都有晚期的可能,但医生普遍认为以下几种癌症,即使晚期也有较好控制前景:

· 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即使转移,进展也非常缓慢。

· 前列腺癌:对激素治疗高度敏感,很多晚期患者可长期稳定。

· 部分乳腺癌:尤其是HER2阳性型,靶向药治疗效果显著。

所以,不要一听“晚期”就放弃治疗,有些癌症“晚期”也能活十几年。

1.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2年

2.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肿瘤临床诊疗指南》

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生访谈内容整理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知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