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同情鸡排哥了,他只是道最新鲜的“IP预制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3 18:26 1

摘要:前脚刚刷到一个程序员因发量惊人而走红,后脚就看到一堆顶着同款假发套的“兄弟姐妹”在直播带货;这边一个“野生”美食博主靠着朴实无华的做饭视频火了,那边立马就冒出十几个“远房亲戚”,连厨房的锅都长得一模一样。

朋友,最近刷手机,你有没有感觉,互联网上每天都在进行一场大型的“人类迷惑行为观察”?

前脚刚刷到一个程序员因发量惊人而走红,后脚就看到一堆顶着同款假发套的“兄弟姐妹”在直播带货;这边一个“野生”美食博主靠着朴实无华的做饭视频火了,那边立马就冒出十几个“远房亲戚”,连厨房的锅都长得一模一样。

这背后是什么?是命运的馈赠?是玄学的巧合?

都不是。这叫“IP的预制菜化”。

任何一个没有“护城河”的个人IP,在流量时代,本质上都是一道可以被快速复制、批量生产的预制菜。你负责出名,他们负责开分店,顺便把你名声搞臭,让你喜提一锅味道一言难尽的乱炖。

最近景德镇那位网红鸡排哥的遭遇,就是这道预制菜最新鲜,也最让人五味杂陈的一份。

事情很简单,一个大哥,在景德镇卖鸡排,凭着良心用料、热情服务,日复一日,硬是把自己干成了一个地方小网红。火了之后,大哥受当地文旅局邀请,帮忙为国庆旅游季站台,承诺要以身作则,服务好八方游客。

听起来是不是一个特别正能量,特别有爱的故事?一个老实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但魔幻现实主义的铁拳,从来不会迟到。

国庆期间,游客蜂拥而至,鸡排摊前排起长龙。大哥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上亲戚家人一起帮忙,还特意穿上统一的标志性服装,向顾客保证,品质不变。

骚操作就来了。

没过几天,大哥那身标志性的衣服,被人原样复制,挂在电商平台公开售卖。紧接着,景德镇街头,冒出了一堆穿着同款衣服,自称是“鸡排哥爸爸”、“鸡排哥岳父”的大爷在卖鸡排。

大哥直接懵了,他爹和他岳父,都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这事儿就离谱。真的离谱。离谱到家了。你觉得这是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吗?

不,朋友,这叫商业模式的必然。

我们用【半佛财经分析框架】把这事儿扒光了看,你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好人被坏人欺负的故事,而是一场围绕着“低门槛IP”展开的,教科书级别的利益博弈。

首先,我们得问一个第一性原理的问题:为什么鸡排哥会被如此轻易地“像素级”复制?

答案简单到残酷:因为他的核心竞争力,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他的鸡排配方,不是什么绝世秘方,稍微有点经验的炸鸡师傅都能调个八九不离十。他的服务模式,无非是热情、实在,这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不是一个可以标准化的流程。他最大的资产,就是他那张被顾客认可的脸,和他那一身标志性的衣服。

这叫什么?这就叫商业模式的“体检报告”,一看全是基础病。他的品牌,就像一个建在公共沙滩上的漂亮沙堡,看起来很美,但任何人都可以过来,用同样的沙子,在你旁边堆一个一模一样的,甚至直接铲你的沙子。

他的护城河,是他的道德。而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道德是最脆弱,也最可笑的防线。

接着我们来看利益相关方的博弈,那就更有意思了。

第一方,是那些“快种快收”的山寨者。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这是当下环境里,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生意。研发一个品牌,需要时间、金钱和运气。但复制一个已经验证成功的品牌,只需要一身衣服和一个“我不要脸”的决心。

他们是在进行一场典型的“流量套利”。鸡排哥辛辛苦苦积攒的信任和口碑,是流量;游客们慕名而来的期待,是流量。他们用最低的成本,把自己伪装成流量的源头,然后把这些流量变现。至于品质好不好,会不会砸了鸡排哥的招牌,关他们屁事?反正他们干一票就走,这波属于典型的“瞎积薄发”,只不过是积的别人的“薄”,发的自己的财。

第二方,是围观的游客和网友。他们是受害者吗?某种程度上是,但他们也是这个荒诞剧本的参与者。很多人去排队,真的是为了那一口鸡排有多惊艳吗?别闹了,炸鸡排的天花板能有多高?他们消费的,更多是一种“打卡”的社交货币。他们需要一个能发在朋友圈的故事:“你看,我吃到那个网红鸡排了!”

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对于“正品”的鉴别能力和意愿,其实是打了折扣的。只要看起来像,气氛到了,照片拍了,任务就完成了。这种模糊的需求,给了山寨者巨大的生存空间。

第三方,是平台和地方文旅。他们是这场闹剧的幕后推手。社交平台需要源源不断的“热点”来维持日活,鸡排哥和他的山寨者们,都是绝佳的免费内容。平台非但不会去打压,甚至乐见其成,因为冲突和争议本身就是更大的流量。

而地方文旅,短期KPI是游客数量和消费数据。鸡排哥火了,带来了人流,数据好看了,政绩就有了。至于那些山寨者会不会损害城市的长期形象?那是下一个季度,甚至下一任领导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当下的繁荣,才是最重要的。

你看,在这场游戏里,除了鸡排哥本人,几乎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利益逻辑里,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山寨者为了钱,游客为了社交,平台为了流量,地方为了数据。大家一合谋,就把那个唯一在认真做事的老实人,给干碎了。

他能怎么办?他很无助。他只能发个视频澄清。你指望他拿起法律武器吗?朋友,对付一群连脸都不要的游击队,正规军的炮弹都嫌贵。注册商标、打官司、取证,这个时间金钱成本,对于一个小摊贩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这才是整个故事最让人窒息的地方。它揭示了一个冰冷的商业法则:在一个“快种快收”的时代,任何不能被快速规模化、不能被体系化保护的“好”,都将成为被吞噬的“唐僧肉”。

这已经不是商战了,商战好歹还像一场拳击比赛,讲点规则和节奏。这更像是一场街头斗殴,比的不是谁的拳法更精妙,而是谁更豁得出去,谁更没底线。

所以,别再简单地感叹什么“人心不古”了。鸡排哥的无奈,是所有依赖“手艺”和“人品”的个体户,在现代商业体系下的宿命。你的手艺可以被工业化流程降维打击,你的人品可以被无底线的营销轻松消费。

真正的解药从来不是呼吁道德回归,而是建立起商业壁垒。要么,就像正新鸡排一样,把加盟体系做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用供应链和管理系统锁死一切。要么,就去注册好所有相关的商标和知识产权,让法律成为你的打手。

说白了,用魔法打败魔法,用体系对抗体系。

指望别人良心发现,是这个时代最天真的幻想。毕竟,当他们发现模仿你的成本,远低于自己创新时,你的善良,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个写满了“欢迎白嫖”的二维码。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憨批少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