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0年的秋天,风里带着点凉,刮在脸上像掺了细沙。我骑着那辆半旧的“永久”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罐麦乳精、一包水果罐头,还有一块给丈母娘扯的灯芯绒布料。车把上挂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里面是给小姨子带的几本连环画——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丈母娘家,心
第一章 初登家门
1990年的秋天,风里带着点凉,刮在脸上像掺了细沙。我骑着那辆半旧的“永久”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两罐麦乳精、一包水果罐头,还有一块给丈母娘扯的灯芯绒布料。车把上挂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里面是给小姨子带的几本连环画——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丈母娘家,心里头七上八下的,手心里全是汗。
我叫陈建军,那年刚满二十五,在国营机床厂当钳工,上个月刚和王秀兰领了结婚证。秀兰比我小两岁,在街道办的缝纫厂里做女工,人长得白净,性子温和,是我托车间主任的老婆介绍认识的。第一次见她时,她正坐在缝纫机前踩线,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头发上,发梢都泛着光,我当时就觉得,这姑娘就是我要找的人。
秀兰家在老城区的巷子里,是那种青砖灰瓦的老房子,一进院子就能闻到煤炉烧开水的味道。我推着自行车进院时,丈母娘张桂英正蹲在门口择菜,看见我们,赶紧站起来,手里还沾着青菜叶:“建军来啦,快进来,外面风大。”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银簪子别着。我赶紧把网兜里的东西递过去:“阿姨,也没买啥好东西,您别嫌弃。”
“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丈母娘嘴上说着,脸上却笑开了花,接过东西往屋里拎,“秀兰,快给你对象倒杯水,我这就去做饭。”
秀兰应了一声,拉着我的手进了屋。屋里光线有点暗,墙壁是用白石灰刷的,有些地方已经泛黄。靠墙摆着一个老式的五斗柜,上面放着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旁边还摆着一个相框,里面是秀兰和她妹妹王秀梅的合影。秀梅比秀兰小五岁,今年刚上初三,梳着两个羊角辫,眼睛圆圆的,看起来很活泼。
“我妹去学校上晚自习了,等会儿就回来。”秀兰给我倒了杯热水,“我妈早就盼着你来了,前几天还跟我念叨,说要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我接过水杯,心里暖暖的。其实我根本没跟丈母娘说过我爱吃红烧肉,想来是秀兰跟她说的。
没过多久,秀梅就回来了。她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书包,一进门就喊:“妈,我回来了!”看见我,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姐夫好!”
“哎,秀梅回来啦。”我赶紧站起来,从帆布包里拿出那几本连环画,“给你带的,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秀梅眼睛一亮,接过连环画翻了翻:“喜欢!谢谢姐夫!”说完就跑到一边,坐在小板凳上看了起来,时不时还发出小声的惊叹。
丈母娘在厨房里忙活着,锅碗瓢盆的声音传来,夹杂着红烧肉的香味。我想进去帮忙,被丈母娘拦了回来:“你坐着歇会儿,男人家哪会干这些活。秀兰,你进来给我搭把手。”
秀兰应了一声,进了厨房。我坐在屋里,听着母女俩在厨房里小声说话,偶尔传来几声笑声,心里觉得很踏实。这就是家的感觉吧,我想。
晚饭很丰盛,除了红烧肉,还有炒青菜、鸡蛋羹,丈母娘还特意买了一条鱼。她不停地给我夹菜:“建军,多吃点,看你瘦的,在厂里干活肯定累。”
“阿姨,您也吃。”我一边应着,一边往秀兰碗里夹了一块鱼,“秀兰,你也多吃点。”
秀梅在旁边偷偷地笑,秀兰脸一下子红了,轻轻推了我一下:“你自己吃你的。”
丈母娘看在眼里,笑着说:“你们俩啊,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互相照顾着点。”
吃完饭,秀兰和秀梅收拾碗筷,我想帮忙,丈母娘又拦着:“你跟我说说,你们厂里的事。”
我跟她聊起厂里的情况,说我现在是三级钳工,每月工资五十六块五,等过两年评上四级,工资就能涨到七十多。丈母娘点点头:“好好干,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跟秀兰她爸,就是没赶上好时候,你爸要是还在,看见你这么踏实,肯定高兴。”
秀兰她爸在秀梅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是丈母娘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女儿长大,不容易。我赶紧说:“阿姨,您放心,以后我会好好照顾秀兰,也会帮着您照顾秀梅。”
丈母娘眼睛有点红,拍了拍我的手:“好,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第二章 留夜的缘由
吃完晚饭,外面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打在窗户上沙沙作响。我看了看表,已经八点多了,起身说:“阿姨,秀兰,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回去?这么晚了,还下着雨,你怎么回去?”丈母娘赶紧拦住我,“你那自行车,淋了雨不好骑,再说晚上路上黑,不安全。”
“没事阿姨,我骑慢点就行。”我说道。我家住在城郊的家属院,离这儿有十几里地,平时骑车要四十多分钟,下雨的话,估计得一个小时。
“不行不行,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走。”丈母娘态度很坚决,“家里有地方住,你就在这儿凑合一晚,明天再回去。”
秀兰也说:“是啊建军,雨下得这么大,路上不安全,就在这儿住吧。”
我有点犹豫。那时候不像现在,男女没结婚就住在一起,总归不太好。丈母娘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你放心,我让秀兰跟我睡,你睡秀梅那屋。秀梅今晚跟我挤挤,没事。”
秀梅在旁边也说:“姐夫,你就住下吧,我那屋有新被子,干净着呢。”
话说到这份上,我再推辞就显得见外了。我点了点头:“那好吧,麻烦阿姨和秀梅了。”
“啥麻烦不麻烦的,都是一家人。”丈母娘笑着说,“秀梅,你去把你那屋收拾一下,给你姐夫铺好床。”
秀梅应了一声,拿着油灯去了西屋。我和丈母娘、秀兰坐在堂屋里,听着外面的雨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半导体收音机里正在播评书《岳飞传》,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屋子显得很温馨。
过了一会儿,秀梅跑过来说:“妈,姐夫,床铺好啦。”
我跟着她去了西屋。屋子不大,靠墙摆着一张单人床,床上铺着崭新的蓝格子床单,叠着一床厚被子。墙角放着一个书桌,上面摆着秀梅的课本和文具,还有一个小台灯。
“姐夫,你就睡这儿吧。”秀梅把油灯放在桌子上,“要是冷,就把被子盖厚点。”
“好,谢谢你啊秀梅。”我说道。
“不客气!”秀梅笑了笑,转身出去了,顺手把门带上了。
我坐在床上,看着油灯跳动的火苗,心里有点不自在。长这么大,除了家里,还是第一次在别人家过夜。我脱了外套,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外面的雨还在下,偶尔传来几声狗叫,还有隔壁邻居咳嗽的声音。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时,突然听到“哐当”一声,好像是外面的什么东西倒了。我一下子清醒过来,坐起身,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没过多久,就听到丈母娘的声音:“咋回事啊?是不是风把院子里的煤炉吹倒了?”
然后是秀兰的声音:“妈,我去看看。”
我赶紧下床,拉开门。堂屋里的灯已经亮了,丈母娘和秀兰正准备往外走。“阿姨,我去看看吧,外面黑。”我说着,拿起墙角的手电筒。
“那你小心点。”丈母娘说道。
我打开手电筒,走出屋门。院子里的煤炉果然倒了,煤块撒了一地,旁边的水壶也摔碎了。我蹲下身,把煤炉扶起来,又把煤块捡起来放进炉子里。雨还在下,打湿了我的头发和衣服,有点冷。
收拾好煤炉,我回到屋里。丈母娘赶紧递给我一条干毛巾:“快擦擦,别感冒了。”
“没事阿姨。”我擦了擦头发,“煤炉扶起来了,就是水壶摔碎了。”
“碎了就碎了,明天再买一个。”丈母娘说,“快回屋睡吧,都快半夜了。”
我点了点头,回到西屋。躺在床上,却再也睡不着了。刚才淋了点雨,有点冷,我把被子裹得紧了点。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听到轻轻的敲门声。
第三章 夜半敲门声
“咚咚咚。”
敲门声很轻,像是怕惊动了别人。我以为是秀兰或者丈母娘,随口应了一声:“进来吧。”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盏油灯。是秀梅。
她穿着一件粉色的小褂子,头发有点乱,眼睛里带着点怯意,小声说:“姐夫,你没睡啊?”
“还没,咋了?”我坐起身,有点纳闷,“是不是有啥事儿?”
秀梅走进屋,把油灯放在桌子上,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姐夫,我……我有点害怕。”
“害怕?咋了?”我问道。
“刚才外面那声响,我以为是有鬼呢。”秀梅声音有点发抖,“我跟我妈睡,她打呼噜,我睡不着,越想越害怕。”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她是因为这个。那时候的小姑娘,大多都有点迷信,再加上刚才煤炉倒了的声音,估计是吓着了。
“别怕,那是煤炉倒了,不是鬼。”我安慰她,“你要是睡不着,就在这儿坐会儿吧,等会儿困了再回去睡。”
秀梅点点头,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双手抱着膝盖,眼睛看着油灯的火苗。屋子里很安静,只有油灯燃烧的“滋滋”声,还有外面的雨声。
我看着她,有点尴尬。毕竟是男女有别,她又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我一个成年男人,跟她单独待在一个屋里,总觉得不太合适。可她害怕成那样,我又不能把她赶出去。
“姐夫,你在厂里干活累不累啊?”秀梅突然开口问道,打破了沉默。
“还行,习惯了就好了。”我说道,“你呢?学习累不累?”
“还行,就是数学有点难。”秀梅说,“我们老师说,要是考不上高中,就只能去工厂上班了。我不想去工厂,我想上大学。”
“那你就好好学,肯定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我鼓励她,“以后有不会的题,就问你姐,或者问我也行,我虽然没上过大学,但高中的知识还是记得一些的。”
秀梅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数学卷子上有好几道题不会做,明天你能帮我看看吗?”
“行啊。”我点点头。
聊了一会儿,秀梅好像不那么害怕了,话也多了起来。她跟我聊学校里的事,聊她的同学,聊她喜欢的连环画。我耐心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
不知不觉,外面的雨小了很多,油灯的火苗也弱了不少。秀梅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姐夫,我有点困了。”
“那你回去睡吧,别害怕了,就是煤炉倒了,没别的事。”我说道。
秀梅点点头,站起来,拿起油灯:“姐夫,谢谢你。”
“不客气,快回去睡吧。”我说道。
秀梅走到门口,又转过身,小声说:“姐夫,你别跟我妈和我姐说我来你这儿了,她们会说我的。”
“好,我不说。”我答应道。
秀梅笑了笑,轻轻带上门走了。
我躺在床上,心里有点复杂。刚才跟秀梅聊天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是个单纯又懂事的小姑娘,就是胆子小了点。不过,这事要是让丈母娘或者秀兰知道了,估计会误会,毕竟男女有别,还是得注意点分寸。
想着想着,我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我是被院子里的鸡叫声吵醒的。睁开眼,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暖洋洋的。
我起来穿好衣服,走出屋门。丈母娘正在院子里喂鸡,秀兰在厨房里做饭,秀梅则坐在堂屋里看书。看到我,秀梅赶紧站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姐夫,早。”
“早。”我笑了笑,没提昨晚的事。
丈母娘也笑着说:“建军醒啦,快洗洗脸,早饭马上就好。”
早饭是玉米粥、馒头,还有咸菜和炒鸡蛋。吃饭的时候,丈母娘问我:“昨晚睡得咋样?没冻着吧?”
“睡得挺好,没冻着。”我说道。
秀兰看了我一眼,好像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我知道她可能是想问我昨晚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不过我没提秀梅的事,她也就没问。
吃完早饭,雨已经停了,天空放晴了。我准备回去,丈母娘给我装了一袋子馒头和几个煮鸡蛋:“拿着路上吃,别饿肚子。”
“谢谢阿姨。”我接过袋子,心里暖暖的。
秀兰送我到门口,小声说:“昨晚是不是秀梅找你了?她早上跟我说,昨晚有点害怕,去你屋里待了一会儿。”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秀梅会跟她说。我点了点头:“嗯,她说害怕煤炉倒了的声音,我安慰了她几句。”
“她就是胆子小,你别介意。”秀兰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没事,小孩子嘛。”我笑了笑,“我走了,你在家好好照顾阿姨和秀梅。”
“嗯,你路上小心点。”秀兰说道。
我骑上自行车,回头看了一眼,秀兰还站在门口看着我。我挥了挥手,骑着车出了巷子。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心里觉得很踏实。
第四章 日常的牵连
从丈母娘家回来后,我和秀兰的婚事就提上了日程。丈母娘托人找了个算命先生,选了个良辰吉日,定在年底结婚。我开始忙着准备结婚的东西,买家具、扯布料做新衣服,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期间,我又去了丈母娘家几次。每次去,秀梅都很热情,拉着我问这问那,有时候还拿出数学题让我帮她讲解。我每次都耐心地给她讲,秀兰在旁边看着,偶尔也会插一两句话,一家人其乐融融。
有一次,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秀梅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她数学考了八十七分,比上次进步了不少。她拿着成绩单,高兴地跑到我面前:“姐夫,你看,我数学进步了!”
“不错不错,进步很大。”我笑着说,“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考九十多分。”
丈母娘也很高兴:“都是你姐夫帮你辅导的功劳,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我知道,谢谢姐夫!”秀梅笑着说,然后跑回屋,拿出一个苹果递给我,“姐夫,给你吃。”
我接过苹果,心里暖暖的。这小姑娘,还挺懂事。
随着婚期越来越近,家里的事也越来越多。秀兰每天下班都要去丈母娘家帮忙,我有时候也会过去,帮着干点体力活,比如劈柴、挑水。丈母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说:“建军,别累着,歇会儿再干。”
“没事阿姨,我年轻,有的是力气。”我说道。
有一次,我正在院子里劈柴,秀梅放学回来了。她放下书包,跑过来对我说:“姐夫,我帮你吧。”
“不用,你还小,干不了这活。”我说道。
“我不小了,我都十五了。”秀梅说着,就拿起一把小斧头,试着劈了一下,结果没劈中,反而差点把自己绊倒。
我赶紧扶住她:“你看,我说你干不了吧,快一边玩去。”
秀梅吐了吐舌头,放下斧头,站在旁边看着我劈柴,时不时给我递根柴禾。
“姐夫,你和我姐结婚后,会搬出去住吗?”秀梅突然问道。
“嗯,厂里给我分了一套小房子,就在家属院,等结婚后,我和你姐就搬过去住。”我说道。
“那你们以后还会经常来吗?”秀梅有点失落地问。
“当然会啊,这是你姐的家,也是我的家,我们肯定会经常来的。”我说道。
秀梅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年底,我和秀兰结婚了。婚礼办得很简单,请了厂里的同事和街坊邻居,在食堂里摆了几桌酒席。丈母娘那天穿着我给她买的新衣服,笑得合不拢嘴。秀梅作为伴娘,忙前忙后,脸上也一直挂着笑容。
结婚后,我和秀兰搬到了厂里的家属院。房子不大,只有一间卧室和一个小厨房,但收拾得很干净。每天早上,我去厂里上班,秀兰去缝纫厂上班,晚上回来一起做饭、看电视,日子过得简单而幸福。
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回丈母娘家。有时候带点水果,有时候带点肉,丈母娘总会给我们做一大桌子好吃的。秀梅每次都盼着我们来,拉着秀兰说悄悄话,或者让我帮她辅导功课。
有一次,秀梅跟我说,她想考市里的重点高中,但担心自己考不上。我鼓励她:“只要你好好学,肯定能考上。以后每个周末,我都来帮你辅导功课。”
从那以后,每个周末,我都会给秀梅辅导功课。她很聪明,一点就通,成绩进步得很快。丈母娘看在眼里,很是感激:“建军,真是麻烦你了,秀梅这孩子,要是能考上重点高中,以后有出息了,肯定忘不了你这个姐夫。”
“阿姨,您客气了,秀梅是我小姨子,我帮她是应该的。”我说道。
秀兰也说:“是啊妈,建军本来就喜欢孩子,帮秀梅辅导功课,他也乐意。”
日子一天天过着,转眼就到了中考的时候。秀梅考试那天,我和秀兰特意请了假,陪她去考场。考试前,我给她买了一支新钢笔:“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
秀梅点点头,接过钢笔:“姐夫,我会努力的。”
考试结束后,秀梅看起来心情不错,说题目都不难,应该能考上。我和秀兰都替她高兴。
半个月后,中考成绩出来了。秀梅果然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而且成绩还不错。丈母娘拿着录取通知书,激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太好了,太好了,秀梅终于考上了!”
秀梅也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说:“姐夫,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帮我辅导功课,我肯定考不上。”
“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帮了点小忙。”我笑着说。
那天,丈母娘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顿饭。看着秀梅开心的样子,我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第五章 意外的风波
秀梅上了高中后,学习更忙了。她住在学校宿舍,只有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她都会跟我和秀兰聊学校里的事,说她的老师、同学,说她的学习情况。我和秀兰都很关心她,经常给她买些学习用品和水果。
高一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冷。有一天,我正在厂里上班,突然接到秀兰的电话,说秀梅生病了,在医院里,让我赶紧过去。
我心里一紧,赶紧跟车间主任请假,骑着自行车往医院赶。到了医院,看到秀兰和丈母娘正坐在病房门口的椅子上,脸色都很难看。
“咋回事?秀梅怎么了?”我赶紧问。
“她昨天晚上在宿舍里发烧,烧到三十九度多,老师给我们打电话,我们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秀兰说,“医生说她是急性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我走进病房,看到秀梅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正在输液。她看到我,虚弱地笑了笑:“姐夫,你来了。”
“嗯,感觉怎么样?好点了吗?”我走到床边,摸了摸她的额头,还是有点烫。
“好多了。”秀梅说道。
丈母娘在旁边说:“这孩子,就是不知道照顾自己,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才冻病了。”
我安慰她说:“阿姨,别担心,医生说没事,住几天院就好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秀兰轮流在医院照顾秀梅。我每天下班后,都会去医院给她送晚饭,陪她聊会儿天,让她安心养病。秀梅很懂事,虽然生病了,但从不哭闹,还跟我们说别担心她,她会好好配合治疗。
有一天晚上,我在医院陪秀梅。她输完液,精神好了点,跟我说:“姐夫,我住院花了不少钱吧?是不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别想这些,钱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好好养病就行。”我说道,“你妈和你姐都很担心你,你早点好起来,就是给我们最大的安慰。”
秀梅点点头,眼睛有点红:“姐夫,你们真好。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让你们担心。”
住了一个星期的院,秀梅终于康复出院了。丈母娘特意做了鸡汤,给她补身体。秀梅喝着鸡汤,说:“妈,这鸡汤真好喝,比医院里的饭好吃多了。”
丈母娘笑着说:“好喝就多喝点,补补身子。以后可得注意,别再生病了。”
“知道了妈。”秀梅说道。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出了点意外。
那天,我正在家里做饭,秀兰下班回来,脸色很难看。我赶紧问她:“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秀兰坐在沙发上,叹了口气:“今天我去厂里,听到有人在背后说闲话,说我和你……和你对秀梅太好了,不正常。”
我愣了一下:“什么意思?他们说什么闲话?”
“还能说什么,就是说我们没安好心,说你一个姐夫,对小姨子这么好,肯定有问题。”秀兰的声音有点委屈,“我跟他们解释,他们还不信,说什么男女有别,哪有姐夫对小姨子这么上心的。”
我听了,心里很生气:“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就知道瞎造谣。我们对秀梅好,是因为她是秀兰的妹妹,是我们的家人,他们懂什么。”
“我知道,可他们说得很难听,我心里不舒服。”秀兰说,“要不,我们以后别对秀梅那么好了?省得别人说闲话。”
“不行。”我立刻反对,“秀梅是个好孩子,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闲话,就不管她了。再说了,我们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别人说。”
秀兰点点头:“我知道你说得对,可我就是心里难受。”
我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难受了,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说就让他们说去。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好家人,比什么都重要。”
秀兰笑了笑:“嗯,听你的。”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毕竟人言可畏,要是传得太离谱,对秀梅的名声也不好。从那以后,我在和秀梅相处的时候,特意注意了分寸,尽量避免和她单独相处,说话也比较注意,免得让人误会。
秀梅好像也察觉到了什么,每次我去她家,她虽然还是很热情,但不像以前那样拉着我问东问西了,有时候还会有点不好意思。我知道她可能是听到了什么闲话,心里有点难过。
有一次,我和秀兰去丈母娘家,秀梅正好在家。吃饭的时候,她突然说:“姐夫,姐,我知道最近有人在背后说你们闲话,你们别往心里去。都是我不好,给你们添麻烦了。”
我和秀兰都愣了一下。秀兰赶紧说:“傻孩子,跟你没关系,是那些人瞎造谣。”
“就是,你别想太多,好好上学就行。”我也说道。
秀梅点点头,眼睛有点红:“我会好好上学的,以后不会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看着她懂事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明明我们是真心对她好,却因为别人的闲话,让她这么委屈。
从那以后,我和秀兰更加小心地维护着和秀梅的关系,既要对她好,又要注意分寸,不让别人有说闲话的机会。虽然有点累,但看到秀梅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觉得一切都值得。
第六章 成长的印记
秀梅上了高二后,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她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不跟别人攀比,穿着朴素的衣服,吃着简单的饭菜,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师经常在家长会上表扬她。
丈母娘每次跟我们说起秀梅,都一脸骄傲:“我们家秀梅,以后肯定有出息。”
我和秀兰也为她高兴。为了让她能更好地学习,我们每个月都会给她一些零花钱,让她买些学习资料。秀梅每次都很感激,说:“姐夫,姐,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考上好大学的。”
高三那年,学习压力更大了。秀梅很少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复习。我们每次去看她,都会给她带些好吃的,叮嘱她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有一次,我去学校看她,正好赶上她在自习室复习。她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她低着头,认真地做着练习题,头发已经长了不少,扎成了一个马尾辫,看起来比以前成熟了很多。
我没有打扰她,静静地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然后把带来的水果和牛奶放在她的桌子上,留了一张纸条,让她注意休息,就悄悄离开了。
高考前一个月,秀梅回家了一次。她看起来有点疲惫,但精神状态很好。丈母娘给她做了很多好吃的,让她补身体。吃饭的时候,秀梅说:“妈,姐夫,姐,我想报考师范大学,以后当老师。”
“当老师好啊,稳定,还受人尊敬。”丈母娘说。
“嗯,我也觉得当老师挺好的。”秀兰说,“你要是喜欢,就报考师范大学。”
我也点点头:“只要你喜欢,我们都支持你。以后当了老师,好好教学生,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秀梅笑了笑:“谢谢你们,我会努力的。”
高考结束后,秀梅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每天帮着丈母娘做家务,偶尔也会跟我们一起出去逛逛。她看起来很放松,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
半个月后,高考成绩出来了。秀梅考得很好,超出了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很多。她拿着录取通知书,激动得哭了:“妈,姐夫,姐,我考上了!我考上师范大学了!”
丈母娘抱着她,也激动得哭了:“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家终于出了个大学生了!”
我和秀兰也很高兴,赶紧给她庆祝。那天,我们一家人去外面的饭馆吃了顿饭,席间,丈母娘不停地给秀梅夹菜,嘴里说着:“多吃点,以后去了外地上学,就吃不到妈做的菜了。”
秀梅一边吃,一边点头,眼睛里含着泪。
九月份,秀梅要去外地上学了。我和秀兰特意请了假,送她去学校。火车站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背着行李的学生和家长。秀梅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手里拉着一个行李箱,脸上带着兴奋和不舍。
“到了学校,要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别熬夜。”丈母娘拉着她的手,不停地叮嘱着。
“妈,我知道了,你放心吧。”秀梅说道。
“有事就给我们打电话,别自己扛着。”秀兰也说。
“嗯,姐,我会的。”秀梅点点头,然后看着我,“姐夫,谢谢你这些年对我的照顾,要是没有你,我肯定考不上大学。”
“傻孩子,跟我客气啥。”我笑了笑,“到了学校,好好读书,以后当了老师,好好工作。”
“我会的。”秀梅说道。
火车快要开了,秀梅上了火车,从窗户里探出头,向我们挥手:“妈,姐夫,姐,你们回去吧!”
我们也向她挥手,看着火车慢慢开动,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视线里。丈母娘擦了擦眼泪:“这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不知道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放心吧阿姨,秀梅已经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了。”我安慰道。
从火车站回来后,家里好像一下子安静了很多。丈母娘经常坐在门口,望着秀梅上学的方向,嘴里念叨着:“不知道秀梅在学校吃的好不好,住的习惯不习惯。”
我和秀兰经常给秀梅打电话,问她在学校的情况。秀梅每次都说很好,让我们放心。她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优秀,还加入了学校的学生会,经常参加各种活动。
第七章 岁月的沉淀
秀梅上大学后,每年只有寒暑假才回家。每次回来,她都会给我们带些当地的特产,跟我们聊学校里的事,说她的学习、她的朋友、她的理想。她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懂事,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胆小怕黑的小姑娘了。
大学四年,秀梅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奖学金,还在课余时间做兼职,减轻家里的负担。丈母娘每次跟别人说起秀梅,都一脸骄傲:“我们家秀梅,不用我们操心,自己就能把学费和生活费挣出来。”
我和秀兰也为她高兴。看着她一步步成长,从一个懵懂的小姑娘变成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大学生,我们心里很有成就感。
秀梅大学毕业那年,正好赶上市里的教师招聘考试。她报名参加了,经过笔试、面试,顺利地考上了市里的一所中学,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特意回了趟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们。丈母娘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她的手说:“太好了,秀梅,你终于出息了!”
秀兰也很高兴:“妹妹,恭喜你,以后就是人民教师了。”
我笑着说:“不错不错,以后可得好好教学生,别辜负了这份工作。”
秀梅点点头:“我会的,姐夫,姐,谢谢你们这些年对我的照顾和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跟我们客气啥,都是一家人。”我说道。
秀梅参加工作后,租了一个小房子,就在学校附近。她每天按时上下班,工作很认真,很快就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学生们也很喜欢她。
每个周末,她都会回丈母娘家看看,有时候也会来我家和秀兰一起吃饭。我们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天,说说各自的生活,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丈母娘突然说:“秀梅,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对象了。你看你姐和你姐夫,日子过得多好。”
秀梅脸一下子红了:“妈,我还小呢,不急。”
“不小了,都二十四了,该找了。”丈母娘说,“你要是不好意思,妈托人给你介绍。”
“不用妈,我自己会留意的。”秀梅说道。
我和秀兰对视了一眼,笑了笑。秀梅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没过多久,秀梅就交了一个男朋友。男孩是她学校的同事,也是一名老师,人很老实,对秀梅也很好。秀梅带他回家见我们的时候,我们都很满意。
丈母娘拉着男孩的手,问长问短,脸上笑开了花。我和秀兰也跟他聊了聊,觉得他是个靠谱的人。
又过了两年,秀梅和她男朋友结婚了。婚礼办得很热闹,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看着秀梅穿着婚纱,幸福地笑着,我想起了当年那个半夜因为害怕而敲我房门的小姑娘,心里感慨万千。
岁月流逝,当年的点点滴滴仿佛还在眼前。从第一次去丈母娘家,到秀梅半夜敲门,再到她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这一路走来,有欢笑,有泪水,有困难,有收获。但不管怎样,我们一家人始终互相扶持,互相照顾,一起走过了那些难忘的岁月。
现在,我和秀兰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丈母娘也老了,身体不如以前了,但精神状态很好。秀梅和她丈夫也有了一个女儿,每次周末,我们两家人都会回丈母娘家聚聚,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大人们在一起聊天,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有时候,我会想起1990年那个下雨的夜晚,秀梅拿着油灯,怯生生地敲开我的房门,说她害怕。那时候的她,那么小,那么脆弱。而现在,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坚强、独立、有担当的女人,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岁月的沉淀,也是亲情的力量。正是因为我们一家人互相扶持,互相照顾,才能一起走过那些风风雨雨,迎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而那些难忘的回忆,也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来源:高贵海燕XZW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