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许多散户不挣钱,与自身的一个陋习有关:抱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4 18:54 1

摘要:“又跌了!这垃圾股!”“主力就盯着我这几手筹码吗?”“一买就跌,一卖就涨,邪门了!”相信这些抱怨声在A股市场并不陌生。根据一项研究,东方财富网股吧中体现散户愤怒情绪的评论与股市收益率呈现显著相关性。

股市开盘,键盘响起,此起彼伏的抱怨声又在各大股吧上演——这或许是比K线图更准确的散户情绪指标。

“又跌了!这垃圾股!”“主力就盯着我这几手筹码吗?”“一买就跌,一卖就涨,邪门了!”相信这些抱怨声在A股市场并不陌生。根据一项研究,东方财富网股吧中体现散户愤怒情绪的评论与股市收益率呈现显著相关性。

当2025年9月A股出现“指数牛与个股熊”的背离时,超过80%的散户未盈利,抱怨声再次响彻市场。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持续的抱怨不仅发泄了情绪,更暴露了导致散户亏损的关键陋习。

01 抱怨之声:散户亏损的众生相

在A股市场,抱怨几乎成了散户投资者的日常仪式。2025年9月,当数据显示80%以上散户未能盈利时,各种抱怨声充斥着投资社区。

有人指责“机构割韭菜”,有人怒骂“政策多变”,还有人诅咒“庄家控盘”。这些愤怒的声音,如同一个个情绪指标,记录了散户投资者的心理波动。

更有趣的是,许多人在股市里挥金如土,生活中却省吃俭用到极致。股票一天亏几千、上万眼睛都不眨一下,但买个几块钱的东西,都要反复思量。

这种反差巨大的行为模式,背后正是散户对亏损的麻木与对现实的敏感。当虚拟账户的数字变动不再引发切实的心痛,抱怨就成了最好的麻醉剂。

02 陋习之源:抱怨背后的心理陷阱

为什么抱怨会成为散户如此普遍的陋习?究其根源,是人类天生的自我保护机制在作祟。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率能够提供一定的解释能力。面对投资失误,散户们往往不是冷静分析,而是本能地寻找外部原因,以缓解内心的认知失调。

“追涨杀跌”是散户的典型行为模式。在3800点支撑位因恐惧踏空而买入,在3900点阻力位因贪婪追高,结果陷入“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恶性循环。

当预判与市场走势相悖时,抱怨便成为了第一反应。这种抱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目的是保护自尊和面子,避免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

更有甚者,在抱怨中陷入了“受害者心态”,仿佛自己的亏损完全是市场、机构、政策甚至舆论的错,唯独与自己无关。

03 代价沉重:抱怨背后的机会成本

抱怨的最大代价,不是那几声叹息和几分钟的时间,而是宝贵的认知机会与学习能力。

当散户把精力放在抱怨上,他们就失去了理性分析市场的时间。研究表明,散户在亏损后的愤怒情绪不仅影响自身后续决策,还会通过社交平台传播,放大市场波动。

A股三十余年来投机炒作成风,要改变这一陋习需用重典。但比制度更重要的,是投资者自身心态的调整。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无论买大盘股还是小盘股,都会欣然接受股价下跌,因为跌了更便宜。而恐慌叫骂的往往是投机者,由于无知而恐慌,正如他们在高位贪婪跟风一样。

抱怨还让散户陷入了“自我应验的预言”。越是抱怨“庄家割韭菜”,就越倾向于短线操作;越是抱怨“政策不利”,就越忽视公司基本面。最终,这些行为真的导致了亏损,进一步强化了抱怨的“合理性”。

04 解局之道:从抱怨到反思的转变

要打破这一陋习,首先需要认清一个事实:股市不是拼谁更努力的地方,而是拼认知、拼心态、拼纪律的游戏场。

在股市中,最致命的错觉就是“只要我足够努力,就能赢”。然而事实却是:努力和回报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那些天天盯盘、频繁交易、研究各类技术的散户,看似努力,实则只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成了市场的“韭菜”。

转变的开始,是把对外的抱怨转为对内的自省。每次想要抱怨时,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是否充分了解了这家公司的基本面?

我是否有明确的买入卖出策略?

我的操作是否遵循了原有的计划?

这次亏损给我什么教训?

数据显示,资金量越大越能分散风险,通过ETF配置赛道资产,避免个股踩雷。这就是机构思维与散户思维的差别——前者关注风险管理,后者只盯着价格波动。

05 成功路径:告别抱怨的投资者升级

观察那些在A股市场长期盈利的投资者,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很少抱怨,而是持续优化自己的投资体系。

当2025年“国九条”出台严格退市机制,导致小市值个股大幅下跌时,成熟的投资者早已调整仓位,避开有退市风险的小盘绩差股。

他们认识到,与其抱怨政策变化,不如主动适应市场生态的演变。在结构性分化加剧的市场中,坚持“强者恒强,坚持在中轨上方做多,而不是中轨下方补仓”的原则。

成熟的投资者会树立价值的观念,远离亏损股、绩差股、问题股。他们会降低操作频率,避免被震荡行情消耗本金,配置低风险优质科技股或主流赛道ETF替代个股投资。

最重要的是,他们完成了从“投机思维”到“价值配置思维”的认知升级,认清“‘政策赛道>主流赛道>业绩表现’的新市场逻辑”。

某资深股民曾在网上写道:“入市三十年,见过太多散户的悲欢离合。早年间,有人毅然决然放弃买房机会,把全部身家押进股市,结果不仅没赚到钱,还错过了人生最重要的资产配置时机。”

股市永远不会缺少抱怨的理由,但成功者寻找的是方法而非借口。当你停止抱怨,开始为自己的每一笔投资负责时,账户上的数字自然会悄然改变。

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关注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比心][比心]

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握手][握手][握手]

来源:枫叶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