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北京国家大剧院,杨洪基一句“滚滚长江”把抖音冲爆500万播放,同一天后台他甩出8个字:意式练声,天天打卡。
84岁还能飙高音,年轻人嗓子早废了,这就是差距。
9月30日北京国家大剧院,杨洪基一句“滚滚长江”把抖音冲爆500万播放,同一天后台他甩出8个字:意式练声,天天打卡。
史国良没闲着,10月15日拉着彭书民办“水墨丹青”双人展,全是佛头佛眼,看得人心里发毛。
俩人边挂画边放风:要组“新水墨艺术研究会”,收徒标准就一条——能熬夜。
更狠的是史家小子,8月上海“禅意当代”策展人史航,首次开口:老爹还俗那套“佛里佛气”的笔路子,他全偷去用了。
一句话,老子出家又回家,儿子直接把佛堂搬进美术馆。
张华敏、孟祥顺也坐那沙龙里,一个刚接国家大剧院艺术指导聘书,一个新鲜热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钢印到手。
一圈看下来,史国良攒的局不是喝茶,是发门票:想进高端艺术圈?
先唱得了高音,再画得出佛眼。
网友热评:
“老爷子嗓子开挂,我KTV点《滚滚长江》直接破音,尴尬到买单。
”
“史国良画佛,佛看他,他看观众,观众看价格,闭环了。
”
“人家84岁日练美声,我24岁熬夜刷剧咳成狗,活该我跑调。
”
“史航这操作算拼爹吗?
不,拼的是爹还俗后剩下的舍利子。
”
“新水墨研究会还招人不?
会熬夜会点外卖行不行?
”
来源:幸运豆花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