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比3落后、第六局开局又丢两分,向鹏站在悬崖边,再输一分就买票回家,全国直播镜头切到他喘得肩膀发抖。
2比3落后、第六局开局又丢两分,向鹏站在悬崖边,再输一分就买票回家,全国直播镜头切到他喘得肩膀发抖。
谁都没想到,暂停回来他连拿八分,把巴西一哥雨果硬生生拍在四强门外。
七局比分3比11、11比3、11比7、6比11、8比11、11比7、11比6,过山车都没这么刺激。
关键转折就在那个六十秒暂停。
陈振江没讲大道理,只一句:正手别兜,直接抡,失误算我的。
向鹏后来回忆,听完心里一下就松了,反正教练兜底,那就拼吧。
这一松,手就硬了。
第六局后半段,雨果反手被连续顶到胸口,退台半步,气势瞬间断档。
决胜局6比6后,向鹏连发五个长球,全算在雨果正手盲区,一分一分把对手心跳打乱。
有人算过,这五分里雨果自己吃了三个半出台,剩下两个想侧身被向鹏反拉直线,彻底没招。
数据网站显示,雨果整场反手使用率62%,却只在开局奏效,后面越打越别扭,就是陈振江赛前准备的成果。
陈振江带向鹏六年,最熟悉他脑子容易过热。
赛前一周训练,他把球台往后挪半米,逼向鹏退台对拉,专门练正手中远台连续冲。
队内测试赛,向鹏一天连输四场,被骂得狗血淋头,结果正赛全用上了。
雨果世界第六,是南美最高排位,过去两年赢过张本、赢过林昀儒,却对中国队教练组的临场布置毫无办法。
赛后他摇头:中国暂停像手术刀,一刀下去节奏全变。
观众只看到向鹏挥拍,看不到的是陈振江手里的笔记本,每局结束他先写三个词:落点、旋转、情绪。
第六局写完把纸递给向鹏,上面画了一条直线,意思是别拐弯,直接打穿。
微博热搜上,陈振江被喊老父亲,其实他才四十出头,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国家队后勤说,他晚上常陪队员加练到十一点,自己盒饭都凉了。
向鹏进国家队那年十九岁,第一次出国比赛紧张到失眠,陈振江把床搬到他门口,坐着守了一夜。
这场球赢了,向鹏半决赛要对林诗栋,又是内战。
外战拼的是心跳,内战拼的是细节。
陈振江已经连夜去翻小林的接发数据,据说把发球轮次拆成每半秒一张截图,准备再动一次手术。
有人担心向鹏体能,毕竟七局鏖战。
队内体能师给出答案:他赛后血乳酸只有四点多,比不少队员训练课还低,说明留有余力。
年轻是一方面,更关键是陈振江在中段帮他省了力——该搏的搏,该放的放,没浪费一点情绪。
看完这场,很多省队教练把视频剪成教材,发给小队员:落后怎么咬,暂停怎么用,情绪怎么收。
业余球友也能学一招:实在打不过就盯死对手最舒服的那一下,让他不舒服,水平先打折。
向鹏赢下最后一分,把球拍放在球台上,双手撑膝,长呼一口气。
陈振江没冲上去拥抱,只远远点了个头,像在说:任务才到一半。
镜头扫过观众席,有人举着 handwritten 牌子:鹏哥,巴黎见。
巴黎是不是真的见,就看接下来两天怎么拆招。
来源:足智多谋小红花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