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4日,芝罘区微光公益小志愿者们走进顺河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分类在手,环保入心;文明相伴,向美而行”为主题的亲子环保公益活动。孩子们身披印有“文明相伴 向美而行”的鲜艳绶带,化身环保小卫士,在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开启了一段富有教育意义和实践乐趣
10月4日,芝罘区微光公益小志愿者们走进顺河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分类在手,环保入心;文明相伴,向美而行”为主题的亲子环保公益活动。孩子们身披印有“文明相伴 向美而行”的鲜艳绶带,化身环保小卫士,在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开启了一段富有教育意义和实践乐趣的环保之旅。
活动伊始,烟台市环卫处垃圾分类科的资深讲师为亲子家庭带来了一场生动详实的“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讲座。讲师通过趣味问答、实物展示等方式,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科学方法,引导孩子们解锁如何正确区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技巧,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分类的种子。
紧接着,烟台爱尔眼科医院专家医师,为现场的家庭普及了“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与眼部健康保护”知识。专家强调了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预防近视的积极作用,并讲解了在日常活动中如何有效保护眼睛,提醒大家在拥抱自然、践行环保的同时,也要守护好心灵的窗户。
知识学习之后,是身体力行的实践环节。在工作人员和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手持清洁工具,兴致勃勃地在小区内展开了垃圾捡拾行动。他们仔细搜寻着草丛、路面和角落里的废弃物,将发现的烟头、纸屑、塑料包装等一一捡起并投入对应的垃圾袋中。孩子们用稚嫩却认真的行动,亲身实践了刚刚学到的分类知识,为社区环境的洁净美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环保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生态文明启蒙课。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初步构建了基础的环保理念,逐步建立起“垃圾≠废物”的科学认知,理解了资源循环利用的逻辑链条(例如纸张如何变成再生纸)。同时,活动也帮助孩子们破除了“所有垃圾都能变废为宝”的片面认知,学会了识别电池、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的特殊处理需求。这些在童年时期培养起来的认知与习惯,必将成为他们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通过此次寓教于乐的活动,有效引导了亲子家庭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营造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社区新风尚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编:王修齐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