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欲对委内瑞拉动手,拉美国家集体沉默,中方利益面临抉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16:41 1

摘要:美国全国广播公司9月底曝出猛料,美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内”对委内瑞拉境内所谓“贩毒集团”实施打击。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9月底曝出猛料,美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内”对委内瑞拉境内所谓“贩毒集团”实施打击。

而截至到2025年10月3日,加勒比海美军舰艇活动频率,较9月同期激增47%(据美国海军学会USNI数据),波多黎各穆空军基地,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整日待命。

而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街头,民兵正演练巷战。

9月27日,《NBC》独家披露:五角大楼已完成对委内瑞拉的全面打击方案,只待特朗普签字。

而这不是演习,不是外交恐吓,这是实打实的战争已经进入倒计时。

一个曾高喊“我要诺贝尔和平奖”的总统,如今却手握战争开关。

而目标,竟是美国后院里那个油比水多、却穷得揭不开锅的国家,委瑞内拉。

然面这场冲突,真的挡不住了吗?

从“基甸行动”惨败到B-1B压境

2020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尾声,一场代号“基甸行动”的政变悄然展开,前美军特种兵乔丹·古德罗率雇佣兵从海上突袭加拉加斯,试图推翻马杜罗。结果是行动惨败,古德罗被击毙,两名美国公民被捕,特朗普颜面扫地。

五年过去,特朗普带着更强的权力重返白宫。

2025年4月,美国对购买委油的印度、土耳其实施次级制裁,8月,以“扫毒”为名在加勒比海举行大规模军演;

9月中旬,B-1B转场波多黎各——该机可挂载JASSM-ER隐身巡航导弹(射程超1000公里),无需空中加油即可覆盖委全境。

与此同时,马杜罗9月下旬视察民兵营地,高调展示中国制VN-1装甲车与SR-5火箭炮(据SIPRI 2024年报告)。但现实残酷,全国加油站排长队,空军战机因缺零件停飞。嘴上喊全民抗战,实则是,相对于对手的实力相差太多。

然而这是在打委内瑞拉吗

有分析指出这是在打中国的“一带一路”支点

而美国的表面理由是冠冕堂皇:反毒、民主、护侨。但真相是赤裸的,这是对资源与地缘的双重收割。

委内瑞拉坐可谓坐拥,全球最多石油储量(超3000亿桶),一旦亲美政权上台,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将长驱直入。

更关键的是,此举可瓦解OPEC团结,巩固美元对油价的控制权。

而对中国的打击不容忽视

过去十年,中方在委投资超600亿美元,涵盖油田、5G网络、国家光纤骨干网。

若委瑞内拉政权更迭,这些项目极可能被重新谈判。甚至强制接入美国监控体系,这意味着,拉美用户的数据流向或将受制于华盛顿。

正如《简氏防务周刊》所析:首波打击将由B-1B发射JASSM-ER瘫痪雷达与指挥中心,第二波F-35B精确摧毁空军基地,第三波EA-18G电子战机实施全频段压制。而委军虽有S-300VM与红旗-2防空系统,但因缺备件,战备率不足30%(Oryx开源战损数据库)。

拉美国家却集体沉默,这是对美国的恐惧与算计。

多数拉美国家并非默许,而是深陷两难境地。

10月2日,委外长在联合国紧急呼吁召开安理会特别会议,称“美国已进入战争最后准备阶段”。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明确反对:“任何军事干预都是对主权的践踏。”

巴西总统卢拉则呼吁对话,但未谴责美国。

哥伦比亚虽未表态,却历史上允许美军使用帕洛内格罗基地,这为潜在行动留下后门。

而面对这种复杂反应,恰是“门罗主义”幽灵仍在的,这也证明:拉美国家既渴望独立,又难逃美国之下的阴影。

历史重演,从巴拿马到伊拉克的干预剧本

这让人想起1989年老布什以“保护侨民”入侵巴拿马,或者是2003年小布什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剧本总有相似的开场。先制造危机,再提供“唯一解决方案”-哪就是武力。

而特朗普的算盘更现实,一场速胜战争,可助他在2026中期选举前重塑“强人”形象。

而委瑞内拉这个后院的干净,比世界和平更为重要。

对你我的影响:不止油价,还有数据与饭碗

若真的爆发冲突,我们普通人绝非旁观者,对我们的影响也密切相关。

一是油价:委日产量若中断100万桶,国际油价或涨5–8美元/桶,国内92号汽油每升上涨0.4–0.6元(路透社模型)。

二是供应链:委瑞内拉是全球重要铝土矿、铁矿石出口国,建材、汽车成本将上升。

三是金融风险:持有委主权债券的中资机构可能面临资产冻结。

数字安全:中国承建的5G与光纤网若被接管,拉美数据或将受美国监控。

中国立场明确:反对干涉,主张对话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9月30日重申:“委内瑞拉问题只能由委人民自主解决,反对任何外部干涉。而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这一立场,既坚守主权原则,同时也避免卷入大国对抗漩涡。

世界正站在新冷战的门槛上

而这场危机,可能会在几周内有爆发的冲突,表面上看是美委的恩怨,实则是21世纪大国博弈的缩影。

特朗普的是否签字,这不仅决定马杜罗政权的命运,更将重塑西半球秩序、冲击全球能源与数据格局,并考验中美俄三角关系的韧性。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