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市场未来能否继续上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4 04:56 1

摘要:在过去几年,在上证指数处于3000点下方,甚至2600、2700多点的时候,我发布了无数视频建议大家在底部开始定投指数或者分批加仓,但我嘴皮子都快说破了,还是没几个人听。而现在,情况又反过来了。目前科技类的指数已经过热,出现了泡沫,短期风险很大;而目前大多数宽

在过去几年,在上证指数处于3000点下方,甚至2600、2700多点的时候,我发布了无数视频建议大家在底部开始定投指数或者分批加仓,但我嘴皮子都快说破了,还是没几个人听。而现在,情况又反过来了。目前科技类的指数已经过热,出现了泡沫,短期风险很大;而目前大多数宽基指数,估值也已经偏高,短期风险也在加大,所以,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估值很低、性价比很高的指数了。

而除了估值以外,判断未来市场是否能继续上涨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值得分析。

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市场未来能否继续上涨?

机构通用的股票估值模型的核心框架可以简化表达为:

股价=企业盈利×风险偏好/无风险利率

模型当中,分子端的企业盈利,是指上市公司基本面,包括净利润、营收增长等财务指标。

而风险偏好是指投资者对风险的接受程度,这个受市场情绪、政策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牛市时,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可能会推高股价和估值。

Tips:风险偏好简单说,就是:你能接受多大的亏损可能,来换取未来更高的收益。打个比方,一只科技类的指数基金,每年的波动很大,短期从高点到低点的最大回撤高达50%,也就是亏掉一半,但是如果坚持持有十年,平均每年利滚利的年化复利回报为15%。但是另一固定收益类的指数基金,每年波动很小,最大回撤仅为5%,但是持有十年之后,平均每年利滚利的年化复利回报仅为3%。你选哪个?选前者的属于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选后者的属于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

而分母端的无风险利率,通常以10年期国债或国开债利率为基准,代表的是资金的成本。

Tips:无风险利率是指,投资者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前提下,能获得的最低回报率。假设你借给朋友100元,他承诺一年后还你105元,但万一他赖账,你就可能亏钱。而如果你把这100元买成1年期的国债,就是国家向你借钱的凭证,那一年到期后,国家保证会还你103元,这3元就是国债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因为国家几乎是不可能违约的。如果你有100元可以投资,那你到底是选择买国债,来赚那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的3块钱,还是把这100元投到股市或者买ETF等指数基金呢?买股票或者基金,有可能赚钱,也有可能亏钱。所以,国债利率或者无风险利率,就是你投资股市或股票型基金的机会成本。

如果无风险利率下降,那么股票的相对吸引力就上升,估值就提升。

也就是说,从长期看,处于分子端的 上市公司盈利的提升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都将会支持股价的提升,这是成正比的关系,而处于分母端的无风险利率的降低,将会支持股价的提升,这是成反比的关系。

在这三个因素当中,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今年跟去年相比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今年各大指数的涨幅已经反映了、甚至透支了盈利的增长,所以,未来指数能否上涨,关键是看未来的盈利能否出现超预期的增长,这一点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需要等待和观察。

至于无风险利率,截至9月16日,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8%,这比今年1月3日的相对低点1.59%来说,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而理论上无风险利率的上涨,会对股价产生向下的压力。

当然,一定会有人说,美联储9月份的降息,将使中国拥有进一步降息和货币宽松的空间,而这就意味着无风险利率会进一步降低,但问题是,股价会提前反应对未来的共识,市场早就预期到了美联储今年的降息,而这种预期也早就提前反映在了A股年初以来的上涨中了。未来,除非是美联储的降息步伐和幅度大幅超越市场预期,否则,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就将促发市场利好兑现、震荡调整。

Tips:这就是所谓的见光死,打个比方,这就像在春运前,火车票开售瞬间被秒光,但到了春运快发车的时候,黄牛票却出现暴跌。而股市的利好就像春运抢票一样,消息公布前大家疯抢,造成价格上涨,而到了消息兑现的时候,反而没人接盘了,价格自然回落。

换句话说,在全球信息的快速传播下,在自媒体铺天盖地的解读之下,A股市场对信息的反应已经越来越提前,越来越有效了。

第三个因素,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这个很难判断,目前看,老股民偏谨慎,但大量新股民依然偏乐观。此外,占A股40%以上份额的公募基金的态度也很关键,部分深度价值的基金经理偏谨慎,但还有部分基金经理依然比较激进,但整体情况很难统计。

因此,综上所述,市场未来何去何从,充满着不确定性。当然,虽然现在一些指数已经缺乏性价比了,但并不一定代表马上就跌,相反,也有可能继续上涨,短期市场涨跌是无法预测的。我认为,仓位很轻的投资者不适合在现在加仓,可以再等一等,而重仓持有低位筹码的投资者,需要自己做决定了,风险承受能力不高的人,要适当谨慎啦!而风险承受能力高的人,或许可以走一步看一步。总之,A股这轮慢牛涨到现在,歇歇脚、震荡调整一下,也很正常,调调更健康!关注荔姐财经,投资是非分明!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