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圈里一条"某明星猝死"的消息刷屏了。配图是模糊的医院走廊,文字描述有鼻子有眼。三小时后,该明星工作室辟谣。可这条假消息已经获得了10万+点赞。
朋友圈里一条"某明星猝死"的消息刷屏了。配图是模糊的医院走廊,文字描述有鼻子有眼。三小时后,该明星工作室辟谣。可这条假消息已经获得了10万+点赞。
信息爆炸时代,假消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它们往往披着"内部消息""独家爆料"的外衣。制造者深谙人性弱点:用夸张标题吸引眼球,用模糊图片增加可信度,用煽动语言激发情绪。
去年某地"自来水致癌"谣言,导致市民疯狂抢购瓶装水。超市货架被扫空,有人囤积了半年用量。事后查明,这只是一条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但造成的恐慌和经济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假消息制造者通常有三种动机:博取关注、商业利益或恶意破坏。他们善于利用人们的焦虑和恐惧。疫情期间,各种"神药""偏方"层出不穷,让不少人上当受骗。
识别假消息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看到惊人消息先问三个问题:来源可靠吗?有其他证据吗?官方回应了吗?权威媒体和政府部门通常会及时发布真实信息。
转发前多一秒思考,就能减少一条假消息的传播。网络空间需要每个人共同维护。你最近转发的消息,都核实过吗?
来源:清辉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