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谙人性只是一种语言,掌握人生才是一种悟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5 08:02 1

摘要: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正文《美联储几年变一次大方向,可人性的方向几千年都不变》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正文《美联储几年变一次大方向,可人性的方向几千年都不变》

那天在经济与人性里面,我回复一个读者讲,我小时候那个院子里的小孩,个个都能看懂人性。

后来就有读者一直在追问,他留言写了很长的一段个人经历。

他上岸了,工作好些年了,他讲述了很多自己在工作当中的不愉快与迷茫。

.......

细节我不想转述了,怕他被单位看到。

我今天来讲一个概念,叫做人性世界里的母语理论。

其实小时候,对人性的看法,我也只见过一种。

人都是环境塑造的,谁也不知道自己认知以外的世界,除非他后来有机会接触到。

很多年以后,当我见过大千世界,我忽然发现,小时候我们院的孩子,他们普遍接受的思维模式,或者说做事风格,是有两个特征的。

第一个特征,学习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学技能本身,也是为了埋一个因。

你像我小时候学英语,只有小学里的第一个暑假,是找了俩C9的外语系的大学生来给我教,也只教了音标。

一个暑假就只教发音,其余都不让他们教。

然后我奶奶就托她的同事的儿子教我,一直就固定下来了。

我只负责学习,但有时候听大人聊天,我奶奶和她的同事聊天,聊的都是前途。

当时是90年代早期,教我的老师,在外贸局工作,我奶奶和他妈妈,聊的都是单位收入如何,前途如何,以及讨论如果将来我吃外语这碗饭的可能性。

所以,这场安排不完全是为了让我去补课,不完全是因为学英语很重要。

也是为了埋一个因。

或者说,埋了两个因。

假如日后我长大了,真的从事翻译工作,有可能会去到这家单位,那么我的老师,就会成为日后我的领导,这是顺理成章的。

包括他的爸爸,某C9的化学系的主任,顺带教我化学,也是考虑六年后,我高考结束,假如报了化学,这也是伏笔。

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所谓我到底是为了学一门技术,成为一个工具人,还是为了埋一个因,建立一段人际关系的链接?

假如是前者,其实谁教无所谓,哪怕你去图书馆自学也可以。

假如是后者,铺路很重要。

铺路不是说我铺一条就能用上一条,当年赖昌星的那句话,我放100条线,不是指望钓上来100条鱼的,能钓两条就不错了。

这是很大的一种思维上的差别。

我后来遇到很多人,你问他们什么最重要?

他们说学习最重要,技能最重要,有一门手艺最重要。

我们院的小孩从来不那么想,他们会告诉你,谁教你的很重要,通过学习作为由头,建立一段埋伏了未来因果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那么第二个特征在于,你讲的很对,但如果无法落实,对也了没用。

这个世界终归是人构成的,如果你不尊重人性,不尊重利益,即便你正确,也是寸步难行的。

说到底,每个部门都有小九九,每个人都有小九九,人不是机器,不是说你发个命令就能执行。

人这个东西,他只会按照他自己的人性和利益去解读你的命令,于是,如果你事先无法预判别人的预判,那你的预期往往是落空的,你的命令往往是走样的。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什么是正确的?

我们院的小孩,打小就习惯于思考,什么是能做的?

当一个人,习惯了前者,他张口就是是非,你说了很多,也很卖力,可是你对面的人,不耐烦听。

听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敷衍你。

当一个人,习惯了后者,你张口就是利弊,对你对面的那个听众的利弊,他就愿意听,就能听进去。

那我们想想看,如果你没有这两个特征,另一波你的同龄人,有这两个特征。

长大后,你们进了同一个单位,那你当然觉得举步维艰,而他当然如鱼得水。

这个问题和天资无关的。

我今天讲一句不怎么地道的话,我小时候那个院子里,除了我之外的其他的孩子,天资真的好低。

怎么看出来的?通过考试成绩。

他/她们当中别说成绩和我一个档次,哪怕比我差俩档次,都没有一个,从比我大十岁,到比我小十岁的范围内,都没有。

所以我小时候不怎么喜欢和院子里的小孩玩,我觉得一个个的,资质简直是,简直了。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拥有这两个特征。

所以我管这个叫做母语效应。

英国的小男孩,他IQ哪怕只有80,他讲英语是不假思索的,你哪怕专业八级考出来,你的第一语言不是英语。

你是脑子里先浮现出中文,然后翻译过去的。

想明白这件事,我们回到这个读者的工作环境。

如果你的思维方式和上面我说的这两个特征南辕北辙的话,那你注定很别扭。

你就像一个老夫子生活在英国,你脑子里都是之乎者也,人家都是ABCD。

你的老师是不是高育良,远比你是否精通明史重要得多,明白我这句话么?

而你的老师是高育良,是需要很早之前,就有心去安排的。

这是那种固定人际关系的环境没法绕开的,因为你的考评不是市场决定的,是有限的几个人决定的。

好比我在这里嘚啵嘚,我的嘚啵有没有人听,是所有读者共同决定的,这是个市场行为。

如果换个模式,换成90年代那种,我要嘚啵,首先要固定的几个报社的评委,他们先选中了我,读者才有可能看得见我。

那就叫有限的几个人决定。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环境。

你不具备那两个特征,在后面一种环境下,就会很难受。

这不是你的悟性低,不是你的才华低,别说你,哪怕是孔子,去了英国,也不如5岁的小男孩。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何所谓智慧。

智慧不是说你拥有了它,你就吊打一切,不是这意思。

孔子讲,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这个听起来很挫的东西,才叫智慧。

我那天讲经济与人性,我说,讲到这一层,还不开窍的,大概是脑梗了,好去医院了。

但其实很多人还是不开窍的。

他们以为的高手是丁蟹那样的,我能呼风唤雨,风来,雨来,我要涨得涨,我要跌得跌。

那不是投资,那是虎力大仙。

虎力大仙会五雷法,可以召唤雷公电母,我不会,我也没见过谁会。

真正的智慧是什么?

恰恰是根据情况决定自己到底要危言危行,还是危行言孙。

什么情况下,我可以做什么品种,我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情况下,我没法做。

甚至做的时候,我一样得考虑自身的条件。

就像部队有组织度,人也有,同一个投资策略,张三能执行下去,李四不行。

这没啥稀奇的。

波兰运动员可以不带氧气瓶,15个小时冲顶珠峰,然后拿起滑雪板,直接滑雪滑到营地去。

你行么?

你执行不了这个方案,那你就只能带着夏尔巴人,带着各种装备,走既定路线。

所以真正的智慧是什么?

是我始终在做正确的事。

做事不难的,胡搞瞎搞的人很多的,难的是做正确的事情。

做一次正确的事不难的,难的是一辈子,每一天都在做正确的事。

你去观察每一个成熟的投资人,会发现他们和老农民没区别的,无非就是在正确的天时下,在合适的土壤里,用科学的种植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所以我那天在经济与人性里面说,我很喜欢费天王的话:

如果你觉得老农民种地也叫天赋的话,那它就是吧。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方能阅读正文《美联储几年变一次大方向,可人性的方向几千年都不变》

来源:碧树西风的记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