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春末到初秋,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常规赛于9月27日落幕,并将于今天开启更为白热化的淘汰赛。但请忘掉这句平淡的开场白,先来看一个事实:这并非一场职业联赛,主角是一群你我身边的外卖员、银行客户经理,甚至还有背着书包的高中生。然而,正是这样一场“业余”球赛,却创造了
从春末到初秋,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常规赛于9月27日落幕,并将于今天开启更为白热化的淘汰赛。但请忘掉这句平淡的开场白,先来看一个事实:这并非一场职业联赛,主角是一群你我身边的外卖员、银行客户经理,甚至还有背着书包的高中生。然而,正是这样一场“业余”球赛,却创造了让整个业界震惊的奇迹。
这个奇迹最坚实的证明,就是用脚投票、挤爆现场的人潮——超过211万名观众,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涌入赛场。这才是“苏超”现象的真正地基。当看台上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是为了身边的普通人响起时,足球回归了它最原始的社区属性。这种“我们的球队”的强烈归属感,让每一个观众都成为了倾情投入的“第12人”,正是这股真实的、滚烫的人气,才为后续撬动380亿消费、刷出270亿播放量的商业神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
有了这200万人的热情做底气,“苏超”的操盘手们得以将足球的激情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开创的“苏超+”模式,将赛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在苏州夜市,一款灵感源自球员射门动作的“倒挂金钩同款煎饼”火爆出圈;在镇江金山,“白娘子”都穿上球衣,上演奇幻助威大戏。从盐城“观鸟+观赛”的文旅套餐,到常州“9块9门票捆绑萝卜干炒饭”的魔性营销,足球的快乐,被高效地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消费。
这股由线下人气引爆的消费热潮,能量轻易就冲破了城市边界。在南京,近80个观赛“第二现场”直接引爆商圈,收官战当天全市重点商业区交易额高达8.2亿元;在南通,中央商务区客流因比赛暴增50%,3小时内席卷了2500万元消费额。这股热度甚至让省外的城市都坐不住了,沈阳文旅主动“跨省蹭热点”,将一场省内赛事,硬生生玩成了一场全国文旅的联动盛宴。
这场全民狂欢的背后,是城市荣誉感和大众参与感的全面胜利。正如专家所言,“苏超”的成功,在于它把足球从神坛请回了民间,让它成为了每个市民都能触摸和参与的“自家足球”。随着淘汰赛与国庆中秋双节的到来,全省超过4200项文旅活动已经蓄势待发,准备迎接下一波消费高峰。而官方宣布赛事将持续举办至2026年,更预示着这场实验的无限未来。
“苏超”的故事给所有行业带来了一个深刻的启示:最好的IP,永远根植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场始于200万真实观众的足球实验,为中国文体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无可估量的想象空间。
来源:黄达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