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岁的小弟第一筷子毛肚还没涮熟,学籍已经落进成都汽修班——学费、生活费、毕业后的工位,全被大哥王晓举一次性打包。
“认亲”刷到手机发烫,国庆却真把火锅煮到了阆中古城。
15岁的小弟第一筷子毛肚还没涮熟,学籍已经落进成都汽修班——学费、生活费、毕业后的工位,全被大哥王晓举一次性打包。
网友以为故事到“抱头痛哭”就剧终,人家才刚写完序章。
先说最扎心的:同母异父的五个孩子,过去三十年像五颗散落的钉子,钉在五个陌生城市。
最大的大姐在浙江踩缝纫机,最小的弟弟在山区帮厨,月薪加起来没王晓举一天的瓷砖流水高。
认亲那天,老母亲攥着五张出生证,纸张比手还抖,一句“妈对不住你们”还没说完,王晓举直接把话截断——“以后账我来算”。
算账的方式粗暴却有效:
1. 把母亲原来那套60平老房连夜翻新,大姐一家三口国庆当天拖箱子进门,娃直接插班读小学,学区搞定。
2. 阆中古城旁秒下两套相邻电梯房,写弟弟妹妹联名,方便以后“楼下上班、楼上吃饭”。
3. 小弟读职校,学费打卡,每月另给两千生活费,唯一条件:周末必须回妈妈那儿吃顿饭——“钱管够,亲情也不能挂科”。
更狠的是生意盘子。
绵阳新注册的建材物流公司,注册资本500万,法人挂的是大妹。
王晓举在直播间说得直白:“我51%,她49%,赚了是她本事,赔了算我学费。
” 业内人士扒了股权结构,公司下面直接挂20辆9米6高栏车,司机清一色从老家带出来的年轻人,既解决弟妹就业,也顺手把瓷砖运费打下来8%。
一句话:别人团圆发月饼,他团圆发offer。
最让评论区破防的是那条“寻亲帮扶基金”。
首期200万,王晓举自己掏,老妈当形象大使,直播带货都不收佣金,专款只干一件事——帮失散家庭做DNA比对和路费。
有人酸“炒作”,他直接甩账单:认亲当天直播间打赏82万,一分没提,全打进基金池,“流量要是能换别人一家团圆,我巴不得天天上热搜”。
数据更真实:瓷砖批发城年流水3000万,毛利不到10%,养30多个工人,月底发工资他亲自点钞,说“钱过过手,才知道人间温度”。
抖音粉丝80万,后台每天两千条寻亲私信,他让秘书按“已采血”“未采血”分文件夹,已采血的先垫钱,没采血的先寄采样盒,“邮费我出,别省那十几块耽误一辈子”。
有人担心弟弟妹妹变成“工具人”,他干脆把家庭群名改成“股东+家人”,每月底开语音会,大姐报服装厂行情,大妹说物流排班,小弟拍学校实训视频,谁想退出提前三天说,股份按市场价回购,“亲情归亲情,账归账,混一起早晚翻脸”。
国庆那场直播,200万人看他带弟妹逛古城,大姐夫在张飞庙门口摆摊卖起了浙江围巾,一晚上清库存600条。
弹幕刷屏“宇宙尽头是带货”,王晓举回了一句:“带的是货,暖的是家,你骂你的,我养我的。
”
故事写到这儿还没完:小弟期末要是拿第一,奖励一辆二手五菱宏光,自己改装;大妹公司年底利润破百万,他再让出5%股份给老妈,“让她也尝尝当董事长的滋味”。
散不散的,时间说了算;暖不暖的,火锅底料知道。
屏幕前的你我,也许没500万注册公司,但能给爸妈回个电话,给流浪的DNA采个样——团圆这门生意,谁都可以入股。
来源:爱生活的云朵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