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价格暴涨的“阳谋”:是厂商们联手操控市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4 16:19 1

摘要:最近存储芯片市场疯了——DDR内存、NAND闪存、HBM价格轮番暴涨,连带着美光、SK海力士、三星等存储芯片厂商赚得盆满钵满,国内一些与存储芯片关联不大的企业,也因资本市场炒作市值翻倍。这场涨价潮背后,藏着存储芯片巨头们精心设计的“阳谋”。

最近存储芯片市场疯了——DDR内存、NAND闪存、HBM价格轮番暴涨,连带着美光、SK海力士、三星等存储芯片厂商赚得盆满钵满,国内一些与存储芯片关联不大的企业,也因资本市场炒作市值翻倍。这场涨价潮背后,藏着存储芯片巨头们精心设计的“阳谋”。

事情要从三星、SK海力士、美光们的“产能转移”说起。这些企业先是宣布停止推出DDR4内存,转向更先进的DDR5和HBM产品。可市场上的DDR4需求并未消失,突然减产导致DDR4价格飙升,甚至出现比DDR5还贵的倒挂现象。等价格涨上去了,厂商又表示“不停产了”,但涨价趋势已不可逆。

与此同时,AI爆发催生对HBM的巨大需求。HBM产能本就紧张,三星、SK海力士又将部分DDR5产能转向HBM生产,进一步推高DDR5价格。NAND闪存同样受AI服务器和消费电子回暖影响,手机、PC出货量增长带动SSD需求,NAND价格也随之上涨。

这一环扣一环的涨价逻辑,看似是市场供需的自然反应,实则是存储芯片巨头们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控。他们利用技术升级和产能调整,主动制造“稀缺”局面,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这种策略之所以被称为“阳谋”,是因为所有操作都在明面上,但市场参与者却无可奈何——产能提升需要时间和巨额投入,扩建周期长到可能等产能上线时价格已回落,没人敢轻易扩产。

面对这种局面,普通消费者和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涨价。但这场“阳谋”也暴露出存储芯片市场的脆弱性:高度集中于少数巨头手中,技术迭代和产能调整完全由他们主导。一旦巨头们联合行动,市场就会陷入“涨价—减产—再涨价”的恶性循环。

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唯有推动技术自主可控,扶持更多本土存储芯片企业,形成多元竞争格局。否则,存储芯片涨价的“阳谋”还将继续上演,最终买单的仍是整个产业链和消费者。

来源:只说数码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