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乐石冲40亿后,截瘫老板钟承湛敢跟始祖鸟正面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4 16:15 1

摘要:谁能想到,敢喊出“挑战始祖鸟”的品牌,掌舵人竟是位高位截瘫的“户外狂人”?2024年营收冲到40亿的凯乐石,在本土户外圈已是一骑绝尘,但钟承湛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要啃下行业标杆这块硬骨头。这究竟是不自量力,还是中国品牌真的摸到了超车的门道?

谁能想到,敢喊出“挑战始祖鸟”的品牌,掌舵人竟是位高位截瘫的“户外狂人”?2024年营收冲到40亿的凯乐石,在本土户外圈已是一骑绝尘,但钟承湛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要啃下行业标杆这块硬骨头。这究竟是不自量力,还是中国品牌真的摸到了超车的门道?

从亿万富翁到轮椅硬汉:他把人生摔碎后重拼出品牌魂

钟承湛的人生从来没按“常理”出牌。大学没毕业就回老家开超市,24岁就赚得亿万身家,日子过得比蜜甜,可他偏要一头扎进户外圈。六年级接触自行车越野后,攀爬、速降、潜水样样玩得精通,用他的话说,“血液里就淌着不安分的因子”。

2002年从四姑娘山下来,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为啥不做自己的户外品牌?”第二年凯乐石就诞生了。可谁也没料到,2013年一场滑雪意外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雪板脱落撞树,高位截瘫,彼时他的孩子刚降生不久。父亲痛骂“你完了”,才让他卸下伪装痛哭一场,但哭完后他偏要跟命运死磕:改装摩托车、恢复潜水,还成了中国首个坐式滑雪者。这份摔不碎的韧劲,后来成了凯乐石最硬核的品牌基因。

从“平替”到叫板标杆:凯乐石的生死博弈路

凯乐石的起步,藏着太多中国品牌的影子。2002年刚起步时,先靠“平替”路线活下来,借着行业高速发展的东风,2006到2011年复合增长率飙到90%,远超行业水平。可钟承湛不满足于“模仿者”的身份,2012年执意冲击高端,用七成进口面料提升品质,结果撞上行业增速放缓,成本涨了品牌力却没跟上,产品堆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2015年的二次升级更惨,三分之二老员工跑路,公司差点关门。好在他及时刹车,拉来安踏出身的孔繁泳搭档,这才找准了方向:砍掉杂七杂八的产品线,死磕登山、跑山、攀岩三大核心场景,不跟风蹭露营热度;在伦敦、奥地利设工作室搞研发,让运动员在珠峰攀登等赛事中实测产品,把专业度刻进骨子里。这波操作直接让凯乐石起死回生,2023年全渠道增长90%,2024年上半年依旧势头迅猛。

叫板始祖鸟:是野心还是空想?机遇与坑都藏在哪

如今的凯乐石,确实有了叫板的底气。旗下Fuga EX2徒步鞋凭着轻量化设计和强防滑大底,在口碑榜上跟始祖鸟的Aerios FL Mid齐名,硬壳冲锋衣也敢卖到3000元价位带。更聪明的是借时尚破圈,王嘉尔联名越野跑山鞋一上架就秒空,不仅拉来了年轻用户,还打破了“专业品牌土气”的偏见。

但想“干翻始祖鸟”,凯乐石面前还有三道坎。首先是科技壁垒,始祖鸟的压胶工艺、高端面料等硬科技深耕多年,早已成了行业标杆;其次是全球化布局,始祖鸟已朝着“户外爱马仕”狂奔,而凯乐石2024年才刚在欧洲铺开100多个销售点,冷暖不均;最后是内部效率,虽说取消KPI、发旅行补贴的模式能留人才,但赚钱能力仍需打磨。更关键的是,时尚路线藏着风险——万一潮流声量盖过专业核心,品牌很可能被流量绑架,粉丝热度退去后难留忠实用户。

不过话说回来,凯乐石的逆袭早已超越了商业本身。它证明中国品牌不用一直当“追随者”,靠着聚焦核心场景、死磕专业性能,照样能在高端市场分到蛋糕。钟承湛用轮椅丈量出的创业路更藏着答案:所谓品牌力,从来不是广告堆出来的,而是创始人的信念熬出来的。

中国品牌的“登山路”,差的从来不是力气

从超市老板到轮椅创业者,从“平替”品牌到营收40亿,钟承湛和凯乐石的故事,写透了中国品牌的逆袭逻辑:既要敢想“摘星星”,更要能啃“硬骨头”。现在的凯乐石或许还没追上始祖鸟,但它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用专业和信念,打破“外国品牌更高端”的迷思。

你觉得凯乐石能实现对始祖鸟的超越吗?在你心里,中国品牌崛起最该靠什么?

来源:星辰前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