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掀热潮!A股这3板块,或迎“业绩+估值”双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4 16:02 2

摘要:10月4日一早打开财经新闻,满屏都是全球股市上涨的消息:隔夜美股道指涨2.3%,纳斯达克涨1.8%;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5%;就连港股恒生指数,10月4日早盘也高开1.2%。更让人关注的是,A股虽然还在国庆假期,但不少机构已经开始预热——多家券商提到,10

10月4日一早打开财经新闻,满屏都是全球股市上涨的消息:隔夜美股道指涨2.3%,纳斯达克涨1.8%;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5%;就连港股恒生指数,10月4日早盘也高开1.2%。更让人关注的是,A股虽然还在国庆假期,但不少机构已经开始预热——多家券商提到,10月将有“突发大利好”落地,其中3个板块很可能迎来“业绩涨、估值也涨”的双重行情,今天咱们就把这些机会拆解开,提前搞懂背后的逻辑。

一、先搞懂:啥是“突发大利好”?为啥能带动全球股市?

这次让全球股市沸腾的“大利好”,主要是两个关键消息,每一个都直接影响市场预期,而且有明确的时间和政策支撑,不是空穴来风。

第一个是全球主要央行释放“宽松信号”。10月3日,美联储主席在公开讲话中提到,“2025年四季度可能启动降息,以缓解经济增长压力”;同一天,欧洲央行也表态,“将维持当前流动性宽松规模,必要时会增加资产购买”。央行降息对股市来说是直接利好——资金从银行流向股市,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盈利预期会跟着改善。比如美股里的科技股、消费股,10月3日当天集体上涨,就是因为市场预期降息会带动业绩增长。

第二个是国内“超预期政策”即将落地。9月30日,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文,明确“10月中旬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里面提到三个重点:一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的消费补贴;二是加快5G、AI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支持半导体、高端装备等产业的国产化替代。这些政策不是“小打小闹”,比如消费补贴方面,预计四季度将新增200亿元专项资金;新基建方面,10月将开工1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5000亿元。

这两个消息叠加,直接改变了市场对“未来盈利”的看法。以前大家担心“经济增速慢、企业赚钱难”,现在有了宽松的货币环境和政策支持,不管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都提高了,股市自然会跟着涨。就像有人在理财论坛里说的,“央行放水+政策托底,这种时候股市想不涨都难,关键是要找对能真正受益的板块”。

二、重点看:3个板块为啥能迎“双升”?每一个都有实锤

根据中信证券、银河证券10月4日最新发布的报告,10月最可能迎来“业绩+估值”双升的板块,分别是新能源汽车、AI算力、半导体。这三个板块不是随便选的,每一个都和“大利好”直接挂钩,而且有最新的数据证明“业绩能涨、估值还低”。

1. 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销量回暖,业绩估值都有空间

新能源汽车板块能被看好,核心是“政策给补贴、销量在回暖”,而且当前估值还处于历史低位,刚好符合“双升”条件。

先看政策:9月30日发改委明确,10月起“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额度提高20%,每车最高补贴1.5万元”,而且补贴范围从乘用车扩大到商用车(比如新能源货车、公交车)。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在10月启动,覆盖全国200个县市,预计能带动销量增长30%以上。

再看销量数据: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5万辆,同比增长32%,其中比亚迪、理想、小鹏这三家车企,9月销量分别增长28%、56%、42%。而且从订单来看,10月1-3日国庆假期,国内新能源汽车订单量达12万辆,同比增长45%,说明消费需求是真的在回暖,不是政策“强拉硬拽”。

估值方面更有吸引力:当前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市盈率(PE)是25倍,比历史平均水平低30%,比同期消费板块(35倍)、科技板块(40倍)都低。券商预测,2025年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净利润同比将增长40%,业绩涨、估值低,这种“性价比”让不少机构开始加仓——9月最后一周,北向资金净买入新能源汽车板块18亿元,国内基金也新增了50亿元仓位。

现在市场上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很一致,有人说“家里本来想等明年换车,现在补贴提高了,10月就打算下手,身边不少人都这么想”,还有人觉得“销量和政策都在往上走,估值又低,这种机会不常见”。

2. AI算力:需求爆发+政策支持,业绩增速能领跑

AI算力板块能被看好,是因为“AI大模型需求没停,政策还在加码”,而且板块内公司的业绩已经开始兑现,估值还有提升空间。

需求端不用多说:现在不管是国内的百度、阿里,还是国外的OpenAI、谷歌,都在加大对AI大模型的投入,而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也就是服务器、GPU、数据中心这些硬件。10月2日,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报告,2025年三季度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68%,国内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85%,需求增长速度远超普通服务器。

政策端也有明确支持:9月30日工信部发文,“10月将开展‘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重点支持10个AI算力中心建设,总投资超300亿元”。这些算力中心建成后,会直接采购大量的AI服务器、GPU芯片,利好产业链上的企业。

业绩和估值方面:AI算力板块内的龙头企业,比如中科曙光(AI服务器)、中际旭创(算力芯片),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60%;当前板块市盈率是35倍,虽然比新能源汽车高,但比2023年的历史高位(60倍)低40%,而且券商预测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将增长50%,业绩增速能领跑A股,估值还有提升空间。

有人可能担心“AI是不是炒概念”,但数据不会骗人,比如中科曙光9月的AI服务器订单量同比增长70%,已经排到了2026年一季度,这种“订单爆满”的情况,说明AI算力不是概念,是真需求。

3.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订单回暖,估值修复在即

半导体板块能被看好,核心是“国产替代在加速,国外大厂还在减产”,而且板块估值已经跌到历史低位,业绩回暖后很容易实现“双升”。

国产替代方面:以前国内半导体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比如高端芯片、光刻胶、靶材,进口依赖度超过80%;但现在政策支持+国内企业技术突破,国产替代速度在加快。比如有研新材的半导体靶材,国内市占率从2023年的15%提升到2025年二季度的19%;中芯国际的14nm芯片产能,2025年三季度同比增长30%,已经能满足国内60%的中高端芯片需求。

订单方面也在回暖:9月全球半导体大厂(三星、美光)还在减产,比如美光将NAND闪存产能削减20%,导致半导体芯片价格触底反弹——10月3日,TrendForce数据显示,DDR5内存颗粒价格环比涨8%,PCIe 4.0 SSD价格环比涨5%。国内半导体企业的订单也跟着多了,比如兆易创新9月订单量同比增长40%,业绩预期在改善。

估值方面:当前半导体板块市盈率是30倍,比历史平均水平低25%,比同期AI算力板块(35倍)还低。券商预测,2025年四季度半导体板块净利润同比将增长35%,业绩涨、估值低,很可能迎来估值修复。

三、给散户的提醒:别盲目跟风,避开3个坑

虽然这3个板块机会大,但10月开盘后也不能瞎买,有3个坑必须避开,不然很容易“赚了指数不赚钱”。

第一个坑是别追“蹭热点”的概念股。有些公司只是名字里带“新能源”“AI”“半导体”,实际业务和板块没关系。比如某家做普通汽车配件的公司,因为蹭“新能源汽车”热点,9月涨了30%,但它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了20%,根本没有新能源业务订单。这种股涨得快跌得更快,10月开盘后很可能回调,追高的话很容易被套。判断是不是真标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营收构成”——板块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低于30%,基本可以排除。

第二个坑是别只看政策,不看业绩兑现。有些板块虽然有政策支持,但业绩还没跟上。比如某只AI算力股,被券商推荐,但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了10%,原因是研发投入大、还没产生收益。这种股就算在热门板块里,也很难持续涨,不如选“业绩已经兑现”的龙头,比如中科曙光、比亚迪,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都涨超25%,确定性更高。

第三个坑是别满仓押一个板块。虽然这3个板块机会大,但市场随时可能波动。比如10月开盘后,如果外围股市回调,A股也可能受影响。建议把仓位分成3份,一份配新能源汽车,一份配AI算力或半导体,最后一份留现金,就算某个板块回调,也有资金补仓,降低风险。

其实这次全球股市上涨,不是“短期炒作”,而是有“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的双重支撑,尤其是A股的3个板块,既有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又有估值提升的空间,这种“双升”机会值得关注。但投资不是“赌大小”,提前搞懂逻辑、选对标的、控制仓位,才能在行情里真正赚到钱。

我是小晴空,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与支持,咱们明天见!

来源:小晴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