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上堆积如山的榴莲、红毛丹和芒果,在热带烈日下散发出酸腐的气息,苍蝇成群结队如同乌云蔽日。果农们蹲在摊位前,默默抽烟,用泰语嘀咕:“中国游客都消失了?”
谁能料到,曾经让中国游客疯狂抢购的泰国榴莲,如今竟成了果农们的梦魇!
市场上堆积如山的榴莲、红毛丹和芒果,在热带烈日下散发出酸腐的气息,苍蝇成群结队如同乌云蔽日。果农们蹲在摊位前,默默抽烟,用泰语嘀咕:“中国游客都消失了?”
这一切,还要源于泰水果摊上的一句标语:不要摸,按了就得买!
根据山河新闻报道,在曼谷考山路、普吉岛巴东海滩等中国游客密集区,几乎每个水果摊前都竖着白底红字的警示牌:"按了就得买"" 摸一下赔 100 泰铢 ",甚至有摊主直接标注" 只为中国游客准备 "。这些标语只用中文书写,没有泰文或英文对照,仿佛给中国游客量身定制了一套" 特殊规则 "。
这一针对中国游客的歧视性标语点燃了中国游客的怒火,一位北京游客在社交媒体分享经历:"我只是轻轻碰了下榴莲,摊主就冲过来用中文吼 ' 按了就得买 ',周围人都盯着我看,感觉像在被羞辱。"
事件迅速在中文网络发酵,# 泰国水果滚出购物车 #话题阅读量超 5 亿次。网友们翻出旧账:清迈 "水果西施" 对中国游客双倍收费、曼谷餐厅菜单 "中文价" 比泰文价高 30%、芭提雅出租车司机故意绕路等。这些积累的不满,在 "中文警告" 事件中彻底爆发。
据泰国旅游协会统计,2025 年 4 月中国游客赴泰人数同比下降 42%,部分热门旅游区的水果摊销售额暴跌 30%。
泰国水果摊的“黄金时代”就源于大量中国游客涌入泰国,他们的消费能力让水果摊主们笑逐颜开。泰国的水果榴莲、山竹、芒果等热带水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是深得中国食客的青睐,尤其是榴莲,凭借着浓烈的味道和满满的果肉,几乎成为了中国游客赴泰必吃的“国民水果”。
在曼谷的夜市里,榴莲摊前总是挤满了手持人民币的中国游客。摊主们甚至自学中文,喊出“甜过初恋”、“包熟包甜”这样的俏皮话,恨不得把“欢迎光临”写在额头上。
那时候,泰国的水果摊成了“中文标语展览”。从“榴莲刺客”(暗示价格高昂)到“山竹皇后”(赞美品质),都紧盯中国游客手里的票子。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了泰国 60% 的榴莲、70% 的山竹和 45% 的龙眼。
不过,好景不长,在中国,许多消费者习惯在购买水果时通过“摸一摸,捏一捏”来判断水果的成熟度,尤其是像榴莲这样的热带水果,它的成熟度对于口感至关重要。
在国内,大家也这样挑水果挑了几十年,从来没人说啥。没想到,出了国门到了泰国,竟然被泰国摊贩贴脸开大。“眼看手不捏,捏了就要买”、“水果不能按压,压了就要买”。这样的标语,自2019年开始出现。看得多了,中国游客也难以掩盖内心的愤怒。一边赚着你的钱,一边嫌弃你素质低下。
社交媒体上,“泰国水果滚出购物车”成为热门话题,网友们纷纷调侃:“按了就得买?那我多看两眼是不是得娶回家?”
讽刺的是,这些标语反而成了“反向营销神器”。有博主在视频中打趣道:“以前去泰国是为了实现‘榴莲自由’,现在去则是为了挑战‘榴莲禁忌’——摸一下真的会被罚款吗?”
抵制的效果立竿见影。泰国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一些水果摊销量骤降30%,仓库里的榴莲堆积如山,甚至开始发霉。果农们不得不通过直播“榴莲泡面”和“山竹炖鸡”来寻求出路。曼谷有摊主委屈的说,以前一天卖1000斤都是小意思,现在一天卖100斤都难,还有摊主尝试用升级版的中文标语挽回局面,比如“按一下打8折”、“中国美女免费品尝”,但为时已晚。
显而易见,“摸了就得买”这句标语的出现,直接将曾经热烈的消费者需求转化为滞销的果实。为了迎合中国游客的需求,摊贩们甚至开始修改标语,试图以更为温和的语言来安抚消费者。可是老话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中国游客已经失去了对泰国水果市场的信任,单纯的折扣和语言修改短时间也弥补不了商贩之前所犯下的错误。
泰国的情况对全世界其他市场明显是一个教训,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对单方市场的歧视与 "区别对待" 尤为敏感。
当欧美游客看到的是 "Please don't squeeze"(请不要挤压)的温和提示,而中国游客面对的是 "按压了就要买" 的警告时,而且这些标语只用中文书写,没有泰文或英文对照,仿佛给中国游客量身定制了一套" 特殊规则 ",这种差异化管理极易引发抵触情绪。汕头大学的研究显示,87% 的中国游客认为 "只针对中国人的规则" 是一种隐性歧视。
当 "泰国榴莲自由" 遭遇尊重与信任冲突时,国内 "平替" 市场正在崛起:早在2023年,中国本土榴莲种植取得突破,国产榴莲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的大幅增长,2023年共有1400亩榴莲树已实现挂果,总产量达50吨。
2024年榴莲树挂果面积将增加至4000亩,总产量将达到250万吨,主要品种包括金枕、干尧、猫山王。如今,我国海南三亚已经种植了一万多亩榴莲,不仅培育出了如香草榴莲这样的特色品种,还成功引进了东南亚的优质品种,比如猫山王榴莲。树上熟技术使国产榴莲价格降至每公斤 30 元。
另一方面,越南、菲律宾等国优化供应链,抢占泰国市场份额。
目前,猫山王榴莲的种植面积接近20亩,预计成熟后每年能带来五百多万的收益。而海南的树上熟榴莲口感媲美泰国金枕,能提供同等体验但更具性价比。
中国游客的失落并选择国产平替,不仅仅是因为价格或品质,而是因为那份被侮辱的感觉,那种被迫消费的强制性,在过去,区别对待中国游客或者中国消费者的国外市场与品牌都不在少数。比如在德国古城特里尔市马克思故居赫然用中文标注:禁止吸烟,禁止吃零食。
在韩国济州岛,有游客在公厕门口看到了一块只有中文的"禁止随地大小便"标语。日本东京的一家中餐馆曾经贴出"禁止中国人入内"的标语,店主被质疑时竟然说中国人"很恶心"。虽然后来在舆论压力下,东京法务局介入处理了这事,但类似的情况还是时不时冒出来。
这种差别待遇让很多游客产生了一种被"污名化"的感觉。明明自己没做什么不合适的事情,却要承受这种莫名其妙的"特殊关注"。这些被区别对待积累的情绪,早已引发中国消费者的不满,这份不满,在泰国水果摊被彻底点燃——市场的流动性和消费者的尊严,一句“摸了就得买”的标语,就能改变市场现状,甚至将原本的生意推向了崩溃边缘,中国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做出市场选择,抛弃了泰国的水果市场。
泰国水果摊的这一场风波提醒我们,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这一种双向选择。双标与区别对待,一时口嗨,但一旦激起众怒,毁掉的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品牌。当中国市场逐渐摆脱对泰国榴莲的依赖,泰国水果摊是否能够重拾昔日的辉煌?这恐怕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来源:王新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