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积极推动乡村组团片区发展,将分散的村庄资源整合为发展共同体,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富”,片区组团发展不是几个村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制度重构和机制创新,形成“1+1>2”的集聚效应。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积极推动乡村组团片区发展,将分散的村庄资源整合为发展共同体,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富”,片区组团发展不是几个村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制度重构和机制创新,形成“1+1>2”的集聚效应。
强化一体规划
统筹片区整体布局
规划是决定片区组团发展方向与成效的关键。只有基于产业命脉的共同发展,抱团才能走得更远。
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云湖畔,分布着南联村、公有村、金沙村、五联村四个村庄。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环湖四村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同时,这里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活动地区,发生过金沙岙战斗、长溪岭战斗等有影响的战斗。
按照江北区对片区组团发展的路径划分,云湖片区实施“优势互补”组团,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做强红色文旅产业,共创“研学、民宿、康养”等特色农文旅品牌,创设“产业振兴”示范区:公有村建设宁波两新红领学院,激活培训经济;金沙村打造开放式红色纪念馆,依托金沙岙战斗纪念碑、桃花岭战斗遗址,推出初心之旅;五联村引入茶叶合作社,同时开发荸荠和杨梅产业;南联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单车驿站等设施,引进高端民宿。
乡村游产业链被拉长了,“美丽经济”被激活了,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片区组团模式带动云湖片区四个村的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以前我们守着好山好水,却不知怎么变成金山银山。现在村里大变样,游客来了都不想走。”南联村村民姚飞翔感叹道。
以规划塑造独特优势,以定位引领精准发展。
岗墩、乾炳、倡隆三个村位于翠屏山脉的山顶、山腰和山脚,慈溪市匡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匡堰的三张‘金名片’就在这三个村里。山顶的岗墩村出产高山茶叶,山腰的乾炳村盛产富硒杨梅,山脚的倡隆村拥有越窑青瓷文化传承园,青瓷文化韵味十足。”匡堰镇将三个村组建为倡隆片区,对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进行规划,进一步明晰山顶—山腰—山脚三村的文旅发展定位,聚力打造“高山康养·休闲乐活”高端野奢度假片、“杨梅之乡·生态氧吧”杨梅休闲产业片和“青瓷之源·海丝遗址”越窑青瓷传承片。
宁波市多地采用“优势互补”组团的方式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图为北仑区小浃江片区户外营地。
过去,三个村90%的农户都种杨梅,因为同质化竞争,过去没有真正叫得响的品牌。组团发展后,三个村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出资成立文旅公司开展实体经营。现在,三个村的杨梅、香干、茶叶都打上了“匡农优品”的注册商标,远销各地。
有游客说,一口气游完三个村,不论是越窑青瓷的制作体验、沿途的花海,还是农家乐里的杨梅红烧肉,都让人意犹未尽。“杨梅红烧肉感觉比一般的红烧肉更加清甜,有杨梅的清香味,游客吃了还想再来。”“老巷子”农家乐老板陈钢说,店里主打杨梅菜,现在每天的营业额是2019年开业时的两三倍,“最受欢迎和最常做的就是杨梅虾球和杨梅红烧肉。因为杨梅季非常短,所以我们专门采购了一台冷柜存放杨梅,确保一年四季杨梅菜系不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宁波实施“县级规划优体系、乡镇规划定边界、村庄规划落布局、乡村设计美形态”的规划工作方案,充分考虑自然地形、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因素,突出运营前置理念,编制片区“多规合一”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内容,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有序竞争态势。
深化党建联建
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在奉化,一条6公里长的金溪河串联起了雷山、蒋家池头、税务场、金峨、余家坝5个村子,因此得名“金溪五村”。抱团发展之前,五村发展速度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破解?“金溪五村”以党建引领,建立起党建联建机制,促进各村相互联结,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80后”陈四海在任雷山村党支部书记之初,面对不熟悉的农村工作和亟待突破的任务焦虑不已。得益于党建联建的“导师帮带”制度,金峨村的老书记周康健作为“头雁”与陈四海结成帮带关系。在导师手把手指导下,陈四海从党建入手,有条不紊地进行班子建设,规范组织生活,周周开会通报工作进度,一步步将“散沙”聚了起来。
“金溪五村”建立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各村党组织书记轮流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商定制度联推、规划联绘、产业联动、事务联商、和谐联创的“五联”公约,积极召开区域会议。同时,“金溪五村”整合碎片化、低效化资源,按每村20%的比例共同出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强村公司,合力实施“坞”里就业共富工坊、农村住房改造等10余个项目,并组团实施“金溪五村”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整合金峨“生态乐游”、蒋家池头“和美乡村”、税务场“人文奥运”、雷山“古韵农创”等农旅禀赋,布点业态、引流资源。去年,“金溪五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0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达91万元,真正做到同饮一溪水、共谋新发展。
通过党建联建,更多村组团奔富。
在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来自上海一所高中的240多名师生在这里进行研学活动。随后,同学们搭上复兴号小火车,一路游玩横坎头村周边的景点。据了解,这趟全程6.8公里的小火车,仅车票一项,去年就为横坎头村的“邻居”汪巷和甘宣两村带来10多万元收入。
甘宣村党总支书记张成茂说:“在小火车跑起来以前,每每看着大批游客涌入横坎头村,我们羡慕又眼红。”2018年,横坎头村党委牵头开展“红锋共富”党建联建,以一个村为核心,吸纳周边5个行政村为主要成员,引领带动3个行政村设立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6个专班,将分散资源整合成发展矩阵。小火车从横坎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出发,途经汪巷村小状元乐园、甘宣村大溪农场等景点,看着游客在村里驻足观光,村里的生态采摘红火起来,张成茂笑开了怀。
客流共享将更多的资源要素激活。横坎头村红芯植物工厂里,搭配联建村土特产的共富礼包正在打包发往全国;汪巷村荷花田中也开起了荷花咖啡馆……由“红锋共富”孵化出的10多个农文旅融合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去年9个联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已突破2500万元。
据了解,宁波市将党建联建机制的核心总结为“五利五不”原则,即:有利于资源统合、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区域共治、有利于人才集聚、有利于组团服务;不打破行政区划、不增加管理层级、不违背基层意愿、不改变资产归属、不影响自治程序。如今,联在一起、干在一起、富在一起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新风尚。
推进运营联动
激发片区发展活力
多村“联姻”,不仅需要党建引领,还需要运营实体来解决具体项目落地、业态招引、日常运营等环节,才能让联村组团形神兼备,避免联合后的貌合神离。
象山县环蟹钳港茅洋片区是个大组团,覆盖5个乡镇,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如果没有统一的运营主体,难免流于松散;若要交给民企运营,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支撑又力所不及。象山县的做法是,由当地国企宁波富甬集团控股设立名为“景象文旅”的运营主体。景象文旅向每个乡镇组团派遣团队,进行驻点运营,相当于在当地设立分公司。
宁波市象山县环蟹钳港茅洋片区采用的是大组团的协同发展模式,覆盖5个乡镇。图为茅洋片区内的乡村欢乐世界。
环蟹钳港茅洋片区以景象文旅为牵引,建立村集体生态资源入股、村民众筹现金入股,国有公司统一开发、统一运营、统一引流的协作发展模式。目前打造的“嗨象山·趣茅洋”品牌,以特色乡村体验为核心,先后形成蟹钳港·乡村欢乐大世界、玻璃栈道、海花里滩玩中心三大景区,培育农业休闲、乡村度假、文化创意、精品民宿等各类业态项目23个,民宿达128家,铺就村集体、运营方、村民三方共赢之路。“景象文旅”负责人刘建江介绍,去年,该片区接待了近110万人次的游客,农文旅综合收入达1.37亿元。目前正在建设码头,未来,游客可以乘船穿梭于山海湾岛滩之间,沉浸式体验山海魅力。
在宁波,或国企整体开发运营,或组建“强村公司”联营,或依托产业平台等,贯通了一条条“两山”转化路径。同时,宁波将片区运营与人才招引紧密结合,通过实施“乡村CEO培育计划”“青年入乡扎根计划”,构建形成“专家指导、驻村实训、实践演练、项目路演”的人才培育链条。
鄞州区城杨村的乡村CEO朱金丹是一名资深旅游达人,同时也是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自竞聘成为城杨村乡村CEO以来,她走遍了城杨村的每个角落,将村子的家底摸得门清。城杨村四面环山,一条亭溪穿村而过,拥有古道、古桥、古树、古寺、古庙等自然资源及文化景观,为村里发展旅游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针对白天游客爆满、晚上冷冷清清的情况,朱金丹利用村里的溪水资源优势,结合夏天市民亲水纳凉的需求,陆续推出戏水节、夏夜水中音乐会、美食共富市集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回想起今年夏天晚风中的热闹场景,城杨村党支部书记杨孝春高兴地介绍:“不少市民开车几十公里来到我们这亲水、听音乐会,有些游客还会到村里农家乐吃饭休息,村里从早到晚非常热闹。”村里热闹了,开农家乐、做生意的村民收入也提高不少。
据了解,今年,着眼于缩小“三大差距”,围绕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宁波将以“和美乡村先行试验区”为载体,依托重点村,联结周边若干行政村和辐射村,打造梯次衔接、功能互补、辐射带动的新型空间单元。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内,按照“强村带动、弱村抱团、中等村协同”的思路,宁波将建设60个“和美乡村先行试验区”。
总监制:姚卜成监 制:韩世雄编 辑:张琼文来源:中国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