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往年中秋前,烟酒店里早该堆着成箱的茅台、五粮液,家家户户备酒待客,连空气里都飘着酒香味儿。可今年中秋,白酒市场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冷清——不少酒商守着空荡荡的店铺叹气,媒体更是直接曝出“中秋白酒销量同比跌超20%”。连一向稳如泰山的茅台,都得靠降价换销量。到底为
往年中秋前,烟酒店里早该堆着成箱的茅台、五粮液,家家户户备酒待客,连空气里都飘着酒香味儿。可今年中秋,白酒市场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冷清——不少酒商守着空荡荡的店铺叹气,媒体更是直接曝出“中秋白酒销量同比跌超20%”。连一向稳如泰山的茅台,都得靠降价换销量。到底为啥白酒突然不香了?今天咱们就扒扒这背后的真事儿。
先说说市场的真实惨状,真不是故意唱衰。安徽、江苏、四川这些常年的白酒消费大省,酒商们几乎众口一词:“今年中秋太疲软了!”动销下滑20%-30%是常态,有的甚至跌得更狠。我认识个湖南长沙高桥批发市场的酒商,他跟我吐槽时满是无奈:“从销售额算,今年中秋至少跌了30%!一方面酒卖得比去年便宜不少,另一方面烟酒店都不敢拿货,怕砸手里,现在都是卖多少拿多少,多一瓶都不囤。”四川酒类流通协会的人也证实,今年中秋白酒整体动销同比降了20%以上,连以往最稳的礼赠、商务需求,都弱得可怜——以前企业中秋前会批量采购白酒当福利,今年很多公司直接换成了购物卡,白酒连备选名单都没进。
就连茅台都没能扛住压力。往年中秋前,飞天茅台散瓶批价再怎么跌,也能稳住2000元以上,可今年9月21日,批价直接跌破1755元,创了近几年的新低。虽说靠着降价,茅台9月动销同比涨了20%,上海、四川的不少茅台专卖店甚至说“快没货了”,可这“旺季不旺”的信号太明显了——要是需求真的足,哪用得着靠降价换销量?其他品牌更惨,五粮液普五的批价比年初跌了120多块,国窖1573跌了近150块,终端还得搞“付定金减5万”“全款打95折”的优惠,才算能走点货。我家楼下的烟酒店老板说:“以前中秋前,五粮液一天能卖个两三箱,今年半个月才卖出去一箱,还是老客户照顾生意。”
那为啥白酒突然就不受欢迎了?说到底,四个原因太现实,谁都躲不开,连老酒友都得认。
第一是传统消费逻辑彻底变了。以前中秋过节,核心就是“聚餐+送礼”,白酒是标配——全家围坐喝白酒,走亲访友提白酒,觉得这样才够“有面子”。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过节更爱去露营、看音乐节,就算聚餐,也更愿意喝低度酒、果酒,觉得“不呛喉、不头疼”;送礼也不盯着白酒了,有的送高品质茶叶,有的送有机农产品,甚至有人送健身房年卡,白酒那套“高端大气”的老标签,早就不吃香了。我邻居张阿姨就说:“今年中秋没给亲家送白酒,孩子说送两盒明前龙井更实用,对方收到还特意打电话说‘茶不错,比酒健康’。”
第二是消费主力换了,年轻人根本不买白酒的账。现在90后、00后成了消费主力,可他们对白酒的印象,基本就是“辛辣、呛人、喝了难受”,还绑定着“劝酒文化”“应酬压力”,天生就抵触。周末你去商场看看,奶茶店、精酿酒吧里全是年轻人,谁会抱着一瓶白酒喝?我侄子是95后,他跟我说:“同学聚会要是有人带白酒,大家都觉得尴尬,不如带瓶果酒,酸甜口还不容易醉,拍照发朋友圈也好看。”数据更直观,这两年果酒销量每年涨12%,便利店的预调酒占了半层冰柜,而喜欢白酒的年轻人,据头部酒企调研显示,仅占19%,白酒在他们眼里,基本就是“长辈喝的酒”,跟自己没关系。
第三是老酒友也喝不动了。60后、70后本来是白酒的“铁杆粉丝”,可现在身体和场景都不允许了——要么查出高血压、糖尿病,医生千叮万嘱不让喝;要么退休了,没了商务应酬,在家想喝两杯,还得被儿女管着,怕喝出毛病。我家楼下烟酒店的老板跟我聊起一个老客户:“以前那叔叔住院,还惦记着让家属带瓶二锅头,现在发促销短信,十个里有八个回‘戒了’,剩下两个说‘少来点,一瓶能喝俩月’。”而且老酒友的消费也更理性了,以前可能会买几百块的白酒自饮,现在大多换成了30-50块的光瓶酒,觉得“喝着顺口就行,没必要花冤枉钱”。
第四是价格太“劝退”,中高端白酒把消费者逼走了。这些年,中高端白酒动不动就涨价,理由不是“原材料涨了”就是“品牌升级了”,可酒还是那个酒,口感没见好,价格却翻了番。比如某知名品牌的中端白酒,2020年卖280块一瓶,2025年直接涨到450块,涨幅快60%了,可老百姓的收入没跟上啊。消费者又不傻,觉得“不值”就不买了。以前有人送礼会成箱搬茅台,现在500块以上的酒都嫌贵,超市里卖得最好的,基本是30-50块的光瓶酒,像红星二锅头、玻汾,销量反而稳中有升。河南百荣批发市场的酒商说:“不是大家不想喝好酒,是钱难挣了,能省就省,白酒又不是刚需,没必要在这上面多花钱。”
其实白酒行业也不是没机会,关键得放下“老架子”,别总端着“长辈酒”的姿态。年轻人喜欢“微醺、轻松”的感觉,那就开发低度白酒,加点花果香调,比如五粮液推出的29度“一见倾心”、舍得的29度“自在”,就挺受年轻人关注;年轻人喜欢潮流,那就搞跨界联名,比如跟动漫、游戏合作出限定款,把包装做得时尚点,别总印着“百年传承”的老字样。日本清酒、韩国烧酒不都是这么做的?把白酒从“长辈的酒”变成“年轻人的潮流饮品”,才有活路。而且现在100-300元的大众价格带还挺稳,酒企要是能多在这个价位段做文章,提升性价比,也能稳住基本盘。
现在白酒行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弯的时候,是守着老规矩继续下滑,还是跟着市场变,就看酒企们怎么选了。毕竟消费者的需求变了,再抱着“以前怎么样”的老想法,迟早会被淘汰。
你们今年中秋买白酒了吗?是自己喝还是送礼?如果没买,那现在更愿意买什么当礼物、当饮品?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现在的消费习惯都变啥样了!
来源:肥东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