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遗套餐听着唬人,其实就是老炙子+芝麻烧饼,但羊腿肉提前用果木煨了六小时,肥肉边儿焦成糖壳,咬一口“咔”得脆,再配一口刚出炉的烧饼,油顺着指缝往下淌——谁还管什么卡路里。
“北京土著周末排队俩小时,就为一口炭火羊腿?
别笑,吃完你也甘愿当‘冤种’。
”
烤肉刘在簋街新开的那家店,门口天天跟演唱会似的。
非遗套餐听着唬人,其实就是老炙子+芝麻烧饼,但羊腿肉提前用果木煨了六小时,肥肉边儿焦成糖壳,咬一口“咔”得脆,再配一口刚出炉的烧饼,油顺着指缝往下淌——谁还管什么卡路里。
最鸡贼的是明厨亮灶,师傅翻肉的动作全直播,香味从排风扇里往外蹦,队伍自然越排越长。
想少等?
周五下午三点去,错过大爷大妈的遛弯儿高峰,还能蹭到刚腌好的第一锅。
吃完咸的,得找点甜的压惊。
青玉奶酪把二八酱兑进酸奶,听着像黑暗料理,结果一口上头——芝麻酱的坚果香先冲出来,酸奶的酸气慢半拍,像在嘴里跳探戈。
便民奶站更贴心,直接给酸奶球穿了件“低糖马甲”,赤藓糖醇代替白糖,甜感来得轻飘飘,减肥的小姑娘能一口气干三个不皱眉。
最近两家还联手在王府井摆快闪,现场支一口铜锅,熬奶皮子的香味飘出十米远,路过的人全被勾进去,手机先吃,人再吃。
要是想打包点“北京气场”回家,万红路烧饼夹肉的黑芝麻版别错过。
第三代传人把房山贡米醋腌的酸菜塞进烧饼,酸劲儿正好解羊肉的腻,一口下去,芝麻、醋香、肉汁三层爆击。
现在连外卖都能点到,朝阳门上班的白领午休集体下单,写字楼电梯里全是酸菜味,同事还以为谁把老坛酸菜面包了。
想玩点互动?
去鼎香润捏懒龙。
店后头新辟体验区,师傅发你一团死面,手慢点就直接变成“懒虫”。
别小看卷那几下,褶子必须十八道,少一道蒸出来就裂口,央视拍《家乡至味》时,一条合格的懒龙能卖38块,现在日销800条,裂口的当场被店员自己吃掉,一点不给游客留。
顺便拎走六必居联名酱肘子,干黄酱比自家卤的多了股豆豉后味,凉着吃都不腥,下酒神器。
晚上逛累了,蹲翠林铁板烧看师傅甩铲。
搬了新店后,台面大到能炒整条鱿鱼,火苗蹿得比人高,抖音直播间里全是“666”。
对面老天水把面皮摊搬进店,游客自己调辣度,手一抖倒半碗油泼辣子,店员在旁边龇牙咧嘴也不拦,反正第二天屁股着火算个人修行。
最魔幻的是雍和宫锅贴店,凌晨四点直播备货,猪肉韭菜馅儿在大铁盆里翻跟头,看饿的人直接下单早晨到店自提,到店门口扫码就能取,连“您好”都懒得说。
北京的老味儿就这样,一边端着非遗的架子,一边把二维码贴你脸上,传统不耽误偷懒,偷懒也不耽误好吃。
所以别再说北京只有豆汁儿劝退,现在排队俩小时吃口烤肉、捏条懒龙、再打包低糖酸奶球,才是本地人的新周末三件套。
来源:聪颖海洋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