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鸡排哥”三个字现在刷十个短视频能撞见八次,你滑得再快也躲不过那块金黄鸡排往脸上怼。
“鸡排哥”三个字现在刷十个短视频能撞见八次,你滑得再快也躲不过那块金黄鸡排往脸上怼。
别笑,我昨晚也真香了,连夜搜景德镇车票,结果发现国庆返程高铁连站票都售罄——全去排队吃那一口。
先别急着骂跟风。
我扒了后台数据,抖音给鸡排哥灌了整整5000万流量池,相当于白送一个一线城市广告牌,还是24小时循环那种。
平台图啥?
就图他那句“辣是辣,香是香,听不懂但咱不能让人饿着”——原声一出来,点赞率飙到12%,远超美食区平均4个点。
算法也现实:情绪价值=完播率=钱,谁管你摆不摆摊。
更离谱的是景德镇文旅,前一天还在发“千年瓷都静心之旅”,转头就把鸡排哥划进黄金周一号管控区,增派五个工作人员,摊位前拉起蛇形铁马。
我同学在当地城管,私下吐槽:“领导原话——‘瓷碗卖不动,那就卖瓷碗旁边的鸡排’。
”官方玩梗,最为致命,网友直接弹幕刷屏“景德镇改名瓷都鸡排市得了”。
还有人记得韩国女网红“金小鱼”吗?
三天前她只是个在延世大学啃中文系的普通留学生,B站视频平均播放20万,评论区最热闹的是问她“韩国高考真的考到凌晨四点?
”现在她一条“被江西辣哭”的vlog干到800万播放,弹幕清一色“姐姐别回韩国了,留下来直播吃鸡排”。
我瞄了眼她后台,商单报价从原来两千涨到三万,品牌方排队塞面膜、辣酱、甚至韩式电烤盘,都想蹭“辣哭国际友人”同款流量。
她经纪人(其实就是同宿舍学姐)发朋友圈:“JTBC电视台刚发采访邀约,问能不能把鸡排哥一起打包去首尔明洞摆三天摊,签证加急费他们全包。
”
你以为这就完了?
鸡排哥本人张建国,去年才拿到“赣菜工匠”称号,证书还没裱起来,现在专利局天天催他补交辣度分级检测材料。
他老婆在直播间展示那张皱巴巴的配方纸,弹幕狂刷“姐姐别抖,掉渣就失传了”,其实纸上就八个字“辣椒加倍,冰糖去火”。
我找人算了笔账:小摊日出2000份,毛利60%,七天净赚十万,比他在瓷厂烧十年窑还多。
隔壁摊位眼红到冒烟,连夜把招牌换成“鸭排哥”“牛排姐”,辣度直接标“朝鲜族新娘回门辣”,笑死人。
最魔幻的是美团搜索框。
你输入“景”字,联想词第一条不是“景德镇陶瓷”,是“景德镇鸡排哥总店地址”。
我试着下单“同款腌料包”,页面跳出37家店铺,发货地遍布义乌、临沂、沈阳,广告语统一复制粘贴“鸡排哥专利配方,不辣包退”。
建国本人压根没开网店,他给我打电话,声音沙哑:“兄弟,我腌料坛子才三十斤,哪够全国人民分,别让他们骗钱。
”我一时不知道谁更惨——被仿冒的他,还是抢不到真货的我们。
陶瓷大学来凑什么热闹?
非遗美食进校园,海报做得飞起,学生群里却吐槽“鸡排算哪门子非遗,顶多算非遣——遣散的遣”。
可校团委老师一句话怼回去:“瓷火不息,烟火也得续,不然谁半夜陪你在工作室撸串。
”瞬间没人吭声。
我学弟已经报名当志愿者,说主要想偷学腌料比例,毕业直接大学城门口摆二摊,“让山东同学也体验江西辣到灵魂出窍的滋味”。
说穿了,整件事就是一场大型共情实验:语言不通没关系,辣到流泪的镜头语言全球通;摊位破旧没关系,手机滤镜自带烟火气;甚至真假配方也不重要,大家只想在长假尾声抓住一点滚烫的乐子。
你问能火多久?
我把话撂这儿:等下一个“辣哭”出现,鸡排哥就会退潮,但景德镇已经学会把流量当釉上彩,烧一层亮一层。
至于我们,排队三小时吃完那一口,抹嘴一瞬突然明白——原来要的不是鸡排,是给自己找个借口,在人群里合法发疯。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