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涨不停!机构早蹲守 这2家标的的逻辑才是真硬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16:43 1

摘要:10月中旬打开存储芯片的报价单,估计不少人都会吓一跳——DDR5内存价格比9月初涨了15%,服务器用的固态硬盘更是直接涨超10%,连渠道商都说“有些型号拿不到货,得排队等”。更让人在意的是,三季度机构早就悄悄加仓,有20多家存储芯片企业被机构增持,有的龙头持仓

10月中旬打开存储芯片的报价单,估计不少人都会吓一跳——DDR5内存价格比9月初涨了15%,服务器用的固态硬盘更是直接涨超10%,连渠道商都说“有些型号拿不到货,得排队等”。更让人在意的是,三季度机构早就悄悄加仓,有20多家存储芯片企业被机构增持,有的龙头持仓比例甚至提了5个百分点。这时候大家肯定会问,这波涨价是真的行业反转,还是短期炒热度?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这波行情的底气在哪,被机构盯上的2家核心标的有啥门道,普通投资者该怎么抓机会。

要搞懂存储芯片是不是真反转,得先把行业的供需逻辑说透,这才是行情的根本。从2024年开始,存储芯片行业其实一直在“去库存”,传统消费电子需求弱,供过于求导致价格跌了大半年。但从2025年二季度起,风向彻底变了,不是突然炒作,而是供需两端真的发生了变化。

供给端这边,国际大厂早就开始“控产能”。三星去年就把DDR4的产能砍了30%,全力转去生产HBM(高带宽内存)和高端DDR5;美光和SK海力士也跟着收缩中低端产能,美光甚至关闭了一条老旧的NAND产线。这样一来,传统存储产品的供给量直接减少,库存也快速消化——美光三季度财报说“库存周转天数降到了65天,回到健康水平”,闪迪也提到“渠道库存比去年同期少了40%”。供给少了,库存清了,价格自然有了上涨的基础。

需求端的爆发力更关键,核心是“AI+数据中心”在拉需求。现在英伟达、谷歌这些企业建AI服务器,一台高端AI服务器的存储配置比普通服务器高5-8倍,以前普通服务器配64TB固态硬盘就够,现在得拉到96TB甚至128TB;HBM的需求更夸张,AI芯片对高带宽内存的依赖度极高,今年全球HBM需求预计增长120%,三星的HBM产能都排到明年二季度了。除了AI,数据中心建设也在加速,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存储需求预计增长18%,这些需求不是短期的,而是能持续好几年的长期支撑。

还有国产替代的加持,这是国内企业的额外机会。现在外部对高端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限制还在,存储芯片作为核心领域,国产替代的紧迫性越来越强。国内政策也在发力,大基金三期给存储芯片企业的研发补贴超200亿元,部分企业还能享受税收优惠。国内厂商的技术也在突破,以前做不了的DDR5、NAND芯片,现在不少企业能稳定量产,还拿到了国内服务器厂商的订单,国产替代的速度在加快,这对国内存储芯片企业来说,是比涨价更长期的机会。

看懂了行业逻辑,就该说说被机构盯上的2家核心标的,它们不是简单“蹭涨价”,而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真正吃到行业红利。

第一家是做“内存接口芯片”的企业。可能有人不清楚内存接口芯片是啥,简单说就是服务器内存里的“连接器”,没有它,内存和CPU没法顺畅通信,而且技术壁垒很高,以前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这家企业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DDR5内存接口芯片已经通过了英特尔、AMD的认证,还进入了华为、浪潮的服务器供应链,三季度营收里,内存接口芯片业务占比超70%,同比增长了45%。更关键的是,它还在研发HBM配套的接口芯片,现在HBM需求爆发,等它的产品量产,又能多一块增量市场。机构三季度加仓它,不是看短期涨价,而是看中它在“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里的不可替代性——只要服务器需求涨,只要国产替代推进,它的业绩就有支撑。

第二家是做“NAND闪存芯片”的企业。NAND芯片是固态硬盘的核心,以前国内企业做的都是中低端产品,利润薄。但这家企业不一样,它去年建成了国内第一条128层3D NAND产线,技术水平跟国际大厂的差距缩小到1-2代,今年又把产能扩到了每月10万片晶圆。更实在的是订单,它拿到了联想、戴尔的消费级固态硬盘订单,还进入了国内某头部云计算企业的数据中心供应链,三季度NAND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8%,毛利率也从去年的25%提到了38%。机构加仓它,是看好“国产中高端NAND替代”的逻辑——国际大厂在收缩中低端产能,国内企业刚好能填补空白,而且它的技术突破让它能做更高利润的产品,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更强。

看到这儿,大家应该能明白,存储芯片这波行情不是短期炒作,而是有“供给收缩+需求增长+国产替代”的三重逻辑支撑,是真的行业景气度回升。但普通投资者要注意,不是所有存储芯片企业都能受益,得避开“只蹭概念没业绩”的公司,选有核心技术、有实际订单的标的。

这里跟大家分享3个选标的小技巧,帮大家避开坑。第一个是“看业务占比”,如果一家公司存储芯片业务占比低于30%,大部分营收靠其他业务,那它很难真正受益于存储芯片涨价,比如有些公司主业是消费电子,只是偶尔做一点存储封装,这种就别碰;第二个是“看订单和客户”,能拿到华为、浪潮、联想这些大客户的长期订单,比只靠零散渠道出货的公司更靠谱,订单稳定,业绩才有保障;第三个是“看研发投入”,存储芯片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少的公司很难跟上技术迭代,比如HBM、128层NAND这些技术,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根本做不出来,研发费用率低于8%的公司,要多留个心眼。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别追高。现在有些存储芯片股票已经涨了不少,短期可能有波动,比如遇到大盘调整,或者某家厂商临时增加产能,股价可能会回调。如果真看好,不如等回调到关键支撑位再关注,比如回调到20日均线附近,而且逻辑没破(比如订单没减少、技术没落后),这时候介入性价比更高,不用急着追涨,好行情不是一天涨完的,有耐心才能拿得住。

说到底,存储芯片行业的反转不是偶然,是需求、供给、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有长期逻辑支撑的行情,比短期炒作更值得关注。普通投资者不用慌,只要看懂供需逻辑,选对有核心竞争力的标的,耐心持有,就能分享行业增长的红利,而不是被短期波动带偏节奏。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存储芯片这波行情?你觉得这2家核心标的的逻辑够不够硬?或者你还看好哪些存储芯片企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咱们一起交流交流。我是秘境,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