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窗外天空湛蓝,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缓缓飘移,一些不知名的花儿迎着微风翩翩起舞。背对窗户的宋伟静静地盯着电脑屏幕,完全沉浸在由施工图纸、电子邮件和密密麻麻的数字表格组成的世界里。
5月11日,星期六,一场小雨过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空气更加清新宜人。
早上9点,开往旅游名城诺维萨德的列车准时出发,4节车厢上下两层座无虚席,不时可见带着自行车或婴儿车出游的旅客。
“今天我约了朋友一起去诺维萨德度假。”坐在2号车厢的电影公司退休员工Jesenka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在塞尔维亚,周末几乎所有人都在慢慢享受生活。”
33分钟后,列车抵达诺维萨德站。此时,车站3公里外,在一处由活动板房和集装箱改造而成的营地里,宋伟正在伏案工作。
窗外天空湛蓝,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缓缓飘移,一些不知名的花儿迎着微风翩翩起舞。背对窗户的宋伟静静地盯着电脑屏幕,完全沉浸在由施工图纸、电子邮件和密密麻麻的数字表格组成的世界里。
宋伟是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项目部设计部部长。当天,项目部加班的中国员工远远不止他一个人。
在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里,工程部副部长李伟正通过视频连线参加国内会议。在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铺轨现场,项目负责人齐丰然、副总工程师段伟等人正带着技术人员进行平推检查。
地处欧亚“十字路口”的塞尔维亚被誉为“巴尔干半岛上的明珠”。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多瑙河、萨瓦河等多条大河穿境而过,留下了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旖旎的田园风光。
全长341.7公里的匈塞铁路,是巴尔干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对于中国建设者而言,这条铁路地质环境不太复杂,然而他们的工作并未因此变得轻松。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中欧铁路技术标准之间的差异。塞尔维亚虽然不是欧盟国家,但其铁路项目开通运营,必须取得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TSI)认证证书。通过TSI认证,是中国铁路装备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一道“必答题”。
“这意味着不能照搬国内技术,一切都得按照欧盟标准重新设计。”宋伟说,“仅2023年,项目部就现场需解决的设计问题向设计联合体发函达到380多份。国外设计文件包含计算书与图纸,审核工作量大,仅仅一个面积不到400平方米的维尔巴斯站房,设计图纸和计算书就有900多张,工作量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难以想象的工作量的背后,是超乎寻常的付出。宋伟说,项目部的周末与工作日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在工作中度过。如果说有差别,那就是工作日通常晚上八九点下班,周末会提前到下午五六点钟。刚刚过去的“五一”,项目部放了一天假,这也是今年春节以来大家休息时间最长的一个假期。
家途万里,业务繁忙,为了缓解压力,每个人创造出了各自的放松方式。宋伟有时会在饭后散步,副总会计师郭增福利用板房旁的空地开辟出了一小块菜园,物资部副部长王帅喜欢跑步,今年40岁的李伟则学会了养花。
在项目部最后一排活动板房的宿舍门口,李伟用矿泉水瓶和木箱自制了两个简易花盆,里面分别长着一棵冬青和芦荟。两棵绿植看着普普通通,实则具有特殊意义。
“芦荟是从我老家内蒙古包头带来的,冬青采摘自北京家里的小区,有空了给它们松松土或者浇浇水,也算是一种休息和慰藉。”李伟腼腆地说。
下午6点,走廊中间的办公室里响起熟悉的嗡嗡声,“工地理发店”开门“营业”了。房间中间的椅子上,坐着工程部副部长王鹏飞。工程部的刘昊鑫拿着电动理发器在他头上快速游走,手法娴熟而老练。
论起理发技术,项目部也是“人才济济”。项目部总会计师李刚钰的发型就出自另一名“理发师”——调度中心秦晓之手。李刚钰摸着自己的短发说:“平常大家很少有空去外面的发廊,几个同事就自学成才义务理发,既省时又省钱,很受大伙儿欢迎。”
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一辆红色的轨道车从毗邻项目部的线路上轰隆隆驶过。钢轨旁边,崭新的接触网支柱整齐排列,表明这条铁路距离建成通车已是指日可待。
“在中塞两国员工携手努力下,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段已于2022年3月19日正式开通运营,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至匈塞两国边境段建设进展顺利,总体工程进度已完成80%以上,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年内将开通运营。”齐丰然说,“这比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
这也意味着,许多人的归家日期不再遥不可及。从匈塞铁路立项至今,很多员工来到塞尔维亚短则已有三四年之久,长的则达到七八年。七八年间,大家见证着匈塞铁路项目由蓝图变成现实,也见证着中塞友谊之树茁壮成长。
制图 乔谦
作为中国高铁在欧洲的首单,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匈塞铁路受到中塞两国元首高度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北京会面时多次提及匈塞铁路。武契奇总统高度评价匈塞铁路建设进度,称赞中国建设者在匈塞铁路项目上投入大量精力,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绩。一些塞尔维亚员工也改变了周末必须休息的习惯,在施工关键节点主动配合中方员工加班。
“双方高度评价匈塞铁路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将继续努力,推动匈塞铁路按期完工,为提高地区互联互通水平作出贡献。”几天前,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匈塞铁路频频亮相各大媒体,并先后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匈牙利关于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读着媒体上的报道,大家心潮澎湃。“虽然不能陪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也无法像塞尔维亚人那样享受生活,但是看到匈塞铁路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看着中国高铁技术在欧洲落地生根,我们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齐丰然自豪地说。
说话时,齐丰然面容疲惫,但眼中有光。在匈塞铁路全线,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来源:南昌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