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数据时,手指直接停住——78.3%的到位率,比丁霞里约周期首秀还高3个点。
“17岁,二传,主力,打满一赛季。
”
刷到这条数据时,手指直接停住——78.3%的到位率,比丁霞里约周期首秀还高3个点。
女排上一次把未成年孩子摁在主力位,还是2004年的王一梅,结果那年奥运铜牌。
历史在悄悄押注。
先说张籽萱。
小姑娘的传球被外媒叫“电梯球”,起球到出手只要0.27秒,比意甲最快二传还快0.04秒。
快什么概念?
对面副攻脚尖刚离地,球已经戳到四号位胸口。
世联赛打土耳其,卡拉库尔特被晃得原地转圈,赛后直接找裁判要球测速,笑死。
更狠的是她的心理:半决赛落后两分,教练喊暂停,她先拿毛巾给老大哥龚翔宇擦汗,回头一句“给我,我来”,声音抖都没抖。
国家队内部报告写着——“抗压值9.8,同龄第一”。
陈厚羽这边,官方身高1米95,臂展2米02,站她旁边像立了个手机信号塔。
她拦网不靠赌,靠“提前量”:对手主攻手手腕刚下压,她脚尖已经卡到三米线。
数据组给她算了,每10次拦网有7.4次手型完全封死线路,比袁心玥去年还高0.9。教练组现在给她开小灶练“背飞+快夹”,目标是把亚洲罕见的“背飞2.5”塞进战术板——副攻从二号位起飞,空中转体180°,落地前球已砸到三米线后,目前队里只有她能试。5月世联赛巴西站,她大概率首发,对手是巴西副攻卡罗尔,直接验货。
唐欣原本是主攻,一传短板被吐槽“天残”,改接应后像换芯。
排超52%成功率看着一般,但关键分成功率68%,联盟第一。
她跳发高度3米15,球过网后下坠像铅球,江苏女排主场打辽宁,后排自由人连球皮都没摸到。
短板还在,后排防守起球率只有38%,教练私下说:“她要是能把一传接到位,龚翔宇就能回主攻,巴黎门票直接揣兜。
”一句话,唐欣是双刃剑,磨好了是意大利塞拉,磨不好就是加强版杨方旭。
董禹含,名字听起来像搞科研的,跳发却像扔炸弹。
亚挑杯对越南,一局里连发6个ACE,球速89km/h,裁判耳机被球风扫到直接掉线。
她跳发是“站飘+跳飘”混合,球到三米线突然左右飘10厘米,自由人瞳孔地震。
现在教练组让她每天加练30个跳发,目标是把失误率压到8%以下,一旦成功,中国女排就拥有埃格努同款“发球轮次得分武器”。
四个人,四种杀招,已经被写进巴黎备战A方案:张籽萱+陈厚羽绑定前排两点攻,唐欣+董禹含轮流冲发球,用“青春浪”去兑意大利、塞尔维亚的老辣。
内部对抗赛,这套阵容把主力组逼到五局,袁心玥赛后感慨:“她们不像来抢位置,像来抢时间。
”
别急着喊“新黄金一代”,年轻人通病还在:张籽萱传后排攻偶尔“倒三角”,陈厚羽背飞踩线失误率12%,唐欣一传被追发就蹲神,董禹含跳发双误能连送4分。
教练组冷处理:不直播、不采访、不捧杀,先扔去巴西、日本、土耳其连打三周,真刀真枪验货。
老女排的规矩——先赢一场逆风球,再谈接班。
球迷圈已经吵翻:有人把四人合照设成群头像,喊“巴黎起飞”;也有人泼冷水,说08年薛明+马蕴雯也这么猛,最后奥运第四。
吵归吵,数据不会骗人——国家队平均年龄从25.8岁降到23.4岁,拦网高度、发球速度、后排反应全部提升。
一句话,中国女排在偷偷“换发动机”,而且不换变速箱,直接上涡轮。
等着看五月世联赛吧,巴西站第一场对土耳其,张籽萱对位世界第一二传奥兹巴依,陈厚羽拦网对轰瓦尔加斯。
如果那天你刷到比分3-2,别惊讶,年轻人已经把“未来”两个字,提前写在了记分牌上。
来源:篮坛风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