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案中标2亿 老板只奖308块 我烧底稿 他花120万请人见到我他懵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4 09:52 1

摘要:老板张诚坐在主位上,啤酒肚顶着米白色的阿玛尼衬衫,领口的扣子崩开一颗,露出里面泛油光的金项链。他手里捏着一叠打印纸,是市里刚发的 “智慧停车 PPP 项目” 招标公告,纸角被他揉得发皱。

第一章 会议室里的 “大项目”

2019 年秋,杭州的桂花刚谢完,空气里还飘着点若有若无的甜香,我坐在 “筑梦工程咨询” 公司的会议室里,手里攥着的笔杆都快被汗浸湿了。

老板张诚坐在主位上,啤酒肚顶着米白色的阿玛尼衬衫,领口的扣子崩开一颗,露出里面泛油光的金项链。他手里捏着一叠打印纸,是市里刚发的 “智慧停车 PPP 项目” 招标公告,纸角被他揉得发皱。

“各位,” 张诚的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兴奋,唾沫星子溅在身前的玻璃茶几上,“这个项目,总投资 2 个亿,要是咱们能拿下来,今年大家的年终奖,最少翻三倍!”

会议室里顿时起了阵骚动。坐在我旁边的李薇,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我,嘴型动了动:“林工,这活儿要是能成,你肯定是主力。”

我没接话,只是盯着招标公告上的 “项目要求”—— 要整合市政停车资源,做智能调度系统,还要对接政府的政务平台,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不是普通的工程咨询活儿。我们公司规模不大,二十多号人,以前最多接接过几百万的小区配套项目,2 亿的单子,是开业以来最大的蛋糕。

张诚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我身上:“林舟,你是咱们公司的技术骨干,这个方案,就由你牵头来做。给你配三个人,李薇负责数据整理,小王做图纸,老周跑政府关系摸需求。时间紧,一个月,必须把投标方案拿出来。”

我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张诚:“张总,一个月是不是太赶了?这个项目涉及的系统整合很复杂,光前期调研至少得两周。”

“赶?” 张诚把手里的公告往桌上一拍,“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你不赶,别人就抢跑了!林舟,我知道你有能力,这个项目做成了,我不会亏待你。”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句,“咱们是小公司,要抓住机会才能做大,你跟着我,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这话我听了不下十次。三年前我从一家上市工程公司跳来筑梦,就是因为张诚画的饼 ——“公司在上升期,你来了就是技术部负责人,以后期权、分红都有你的份”。结果三年过去,技术部负责人的头衔倒是有了,工资只涨过一次,每次谈期权,张诚都用 “再等等,公司还没到时候” 搪塞过去。

但这次不一样,2 亿的项目,要是真能中标,就算张诚再不地道,也该给点实在的。我家里刚添了孩子,房贷每个月要还八千,老婆休产假没收入,正是缺钱的时候。我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行,张总,我牵头做,但我需要更多的调研时间,至少三周,方案撰写留一周。”

“两周调研,一周半写方案,最多给你三周半!” 张诚拍了板,“资源我给你倾斜,要什么资料、要跑什么部门,直接跟老周说,他配合你。”

散会以后,李薇跟在我后面往办公室走:“林工,张总这饼画得又大又圆,你可得盯紧点,别到时候功劳是他的,苦劳是咱们的。”

李薇比我晚来一年,做数据很细致,就是嘴直。我笑了笑:“先把方案做出来再说,真能中标,他总不能一点表示没有。”

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没底。张诚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 “画饼充饥”。去年我们做了个五百万的学校操场改造项目,我熬夜改了八版方案,最后中标了,张诚就给全公司发了箱橘子,说 “大家辛苦了,橘子补充维生素”,连句正经的表扬都没有。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天下午,我就带着李薇、小王去了市住建局,找负责智慧停车项目的王科长了解需求。王科长是老周的老熟人,倒也热情,给我们拿了不少前期的规划文件,还提醒我们:“这个项目市政府很重视,要求不仅要解决停车难,还要跟城市大脑对接,你们做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突出‘智能化’和‘便民性’,别光搞些花架子。”

接下来的两周,我几乎没回过家。每天早上七点出门,要么去各个区的停车场调研车位使用情况,要么在公司整理数据、搭建模型。晚上经常加班到凌晨,办公室的沙发成了我的临时床,偶尔回去一趟,孩子都睡熟了,老婆心疼地说:“你别这么拼,身体垮了怎么办?”

我只能抱着她安慰:“再拼这阵子,等项目中标了,我就申请休个年假,好好陪你们。”

调研进行到第二周的时候,出了个小插曲。我们发现市北区的停车场数据有问题,上报的车位数量和实际调研的差了两百多个,要是按上报数据做方案,到时候落地会出大问题。我跟老周说,要再去北区跑一趟,核实数据。

老周却推脱:“林工,数据差不多就行,王科长都给了咱们文件,按文件来做,出了问题也是政府那边的责任。再跑一趟太费时间了,张总还催着要调研结果呢。”

“不行,数据必须核实!” 我态度很坚决,“这个方案要是出了纰漏,不仅中不了标,还会影响公司的名声,以后再想接政府项目就难了。”

老周没辙,只能陪我去北区。我们在北区的大街小巷转了两天,把每个停车场的车位都数了一遍,最后发现是政府的文件把 “立体车位” 和 “地面车位” 算混了,才导致数据差了两百多个。我把核实后的数据整理出来,又重新调整了调研报告,这一下,又多熬了两个通宵。

三周半后,方案终于做完了。我带着李薇、小王把方案从头到尾检查了五遍,从技术参数到财务测算,再到实施计划,每个细节都抠得很细。提交方案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待到凌晨三点,最后一遍确认 PPT 的格式,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排版错误。

提交方案那天,张诚亲自跟着我们去了招标现场。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跟招标方的人握手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我们筑梦虽然是小公司,但做方案是认真的,这个项目我们准备了很久,肯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招标方的人只是客气地笑了笑,没多说什么。现场有十多家公司投标,不乏像 “中建”“中铁” 这样的大公司,我们筑梦在里面,算是小虾米。

提交完方案,张诚的心情很好,提议请我们吃饭。在一家人均八十的连锁餐厅里,张诚举着酒杯:“各位辛苦了,尤其是林舟,这阵子熬坏了吧?不管中不中标,大家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我喝了口啤酒,胃里空荡荡的 —— 为了赶方案,我这阵子经常忘了吃饭,胃早就隐隐作痛。我问张诚:“张总,要是真中标了,咱们技术部的奖金怎么算?”

张诚放下酒杯,夹了口菜:“这个嘛,等中标了再说,公司肯定会有奖励机制的。林舟,你放心,我不会让你白辛苦。”

又是这句话。我没再追问,心里的不安又重了几分。

第二章 中标后的 “惊喜”

等待中标结果的那半个月,是我最煎熬的日子。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刷新招标网的公告栏,生怕错过消息。张诚也比平时更关注项目进展,隔三差五就问我:“有没有跟王科长联系?他那边有没有透什么消息?”

我跟王科长联系过两次,对方只说 “还在评审,有结果会第一时间通知”,没透露更多信息。

直到第十天早上,我刚到公司,就看见张诚在办公室里踱步,手里拿着手机,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他看见我进来,赶紧迎上来:“林舟!中了!咱们中标了!”

我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张总,您说什么?中了?”

“对!中了!” 张诚把手机递给我,屏幕上是招标网的中标公告,“筑梦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标金额 20350 万元!咱们真的中了!”

办公室里的人听见消息,都围了过来,一片欢呼。李薇拍着我的肩膀:“林工,你太牛了!咱们真的把 2 亿的项目拿下来了!”

小王也激动地说:“以后咱们公司就是大公司了,再也不用接小项目了!”

张诚笑得合不拢嘴,拍了拍手:“大家安静一下!今天晚上,我请大家去‘西湖春天’吃饭,好好庆祝一下!另外,公司给每个人发一千块的中标奖金,算是一点心意!”

“哇!张总大气!” 办公室里又是一阵欢呼。

我心里也松了口气,一千块的奖金,虽然不多,但至少是个态度。而且张诚之前说过 “不会亏待我”,作为牵头做方案的人,肯定还有额外的奖励。

晚上的庆功宴,张诚喝得酩酊大醉。他拿着酒杯走到我身边,搂着我的肩膀:“林舟,这次多亏了你!没有你,这个项目根本拿不下来!你是咱们公司的功臣,以后公司发展好了,我给你配车、配房!”

我笑着应付:“张总,都是团队的功劳,李薇、小王、老周都帮了不少忙。”

“团队是好,但核心还是你!” 张诚把一杯白酒塞到我手里,“这杯我敬你,干了!”

我酒量不好,但今天高兴,还是干了。白酒下肚,烧得喉咙疼,却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

庆功宴过后,我以为很快就能拿到额外的奖励。结果等了一周,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去找张诚,他正在办公室里跟一个供应商打电话,挂了电话,问我:“林舟,有事吗?”

“张总,上次中标那事,您说过会有额外奖励,我想问一下,什么时候能发?” 我尽量让语气平和。

张诚愣了一下,然后拍了拍脑袋:“哦,这事啊,我忘了跟你说了。公司最近要垫资做项目前期准备,资金有点紧张,额外的奖励先缓一缓,等项目回款了,我一次性补给你,肯定比你预期的多。”

又是这套说辞。我皱了皱眉:“张总,我家里最近有点困难,孩子还小,房贷压力也大,能不能先把奖励发一部分?”

“困难谁没有?” 张诚的语气冷了下来,“林舟,你是技术部负责人,要以公司大局为重。现在公司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你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小家,不顾公司的发展吧?等项目做成了,你还怕没钱吗?”

这话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为了项目熬了近一个月,每天睡三四个小时,现在却被说成 “只想着自己的小家”。我还想争辩,张诚却挥了挥手:“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先去忙吧,项目前期的技术对接还得靠你。”

我只能悻悻地离开办公室。李薇看见我脸色不好,过来问我:“是不是奖励的事黄了?”

我点了点头,把张诚的话跟她说了。李薇气得拍了桌子:“这张诚也太过分了!咱们拼死拼活把项目拿下来,他倒好,一句‘资金紧张’就打发了!不行,我得去找他理论!”

“别去了。” 我拉住她,“现在项目刚中标,还得靠他跟甲方对接,闹僵了对咱们没好处。再等等吧,也许他真的会补。”

话是这么说,心里却凉了半截。我知道张诚的脾气,他要是不想给,就算等再久,也等不到。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忙着跟甲方对接技术细节,还要给施工方做方案交底,每天还是忙得脚不沾地。有一次我在工地跟施工方沟通到晚上十点,回到家发现孩子发烧了,老婆一个人抱着孩子在医院挂号,看见我回来,眼泪都掉下来了:“你要是再晚回来一会儿,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抱着发烧的孩子,心里又酸又疼。那一刻,我真后悔当初接了这个项目。要是没接,我至少能按时回家,能帮老婆分担点压力。

又过了半个月,公司突然通知开表彰大会。我以为是要补发奖励,心里还有点期待。结果到了会议室,才发现是张诚要给公司 “树立典型”。

张诚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信封:“今天开会,主要是表彰在智慧停车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员工。首先,要表扬林舟同志,作为方案的牵头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为公司中标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站起身,以为要给我发奖金,结果张诚把那个红色信封递给我:“这是公司给你的奖励,308 块,祝你生日快乐!”

我愣住了,手里的信封轻飘飘的,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三张一百的,一张八块的。我生日确实快到了,但这跟项目奖励有什么关系?

“张总,这……” 我话还没说完,张诚就打断我:“林舟,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公司现在资金确实紧张,这个 308 块,既是生日祝福,也是项目奖励,算是公司的一点心意。你放心,等项目回款了,我肯定给你补一个大红包。”

“308 块?” 李薇忍不住站起来,“张总,林工熬了近一个月,做了 2 亿的中标方案,你就给 308 块?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李薇,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张诚的脸色沉了下来,“公司的奖励制度,轮不到你指手画脚!林舟都没说什么,你急什么?”

李薇还想争辩,我拉住了她。我看着张诚,心里的最后一点期待也破灭了。308 块,还不够我一个月的加班费,更别说我为了项目付出的心血。我深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发抖:“张总,这个奖励我不能要。项目是团队一起做的,我只是牵头,要是真要给奖励,也该给整个团队,而不是只给我这 308 块。”

“怎么?嫌少?” 张诚把脸一拉,“林舟,我看你是飘了!给你奖励是看得起你,别给脸不要脸!你以为离开你,公司就没人能做方案了?”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我的怒火。我把手里的信封往桌上一拍:“张总,我不是嫌少,是觉得不公!我为了项目熬了多少夜、跑了多少路,你心里清楚!2 亿的项目,你给 308 块,还说是奖励,你自己觉得合适吗?”

“我是老板,我说合适就合适!” 张诚也站了起来,指着我,“林舟,你要是不想干了,就直说,有的是人想抢你的位置!”

“不干就不干!” 我也豁出去了,“这个项目的核心底稿都在我手里,没有我的核心模型和算法,你们根本没办法落地!你想找人替代我,没问题,看谁能看懂我做的方案!”

说完,我转身就走。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我,张诚的脸气得通红,指着我的背影,半天说不出话来。

回到办公室,我把电脑里的方案核心底稿导出来,存到 U 盘里,然后把电脑里的文件全部删除。又把之前打印出来的核心计算模型和算法笔记整理好,放进文件夹里。

李薇跟了进来,眼圈红红的:“林工,你真的要走啊?”

“嗯,” 我点了点头,“这样的老板,不值得我跟着干。我再不走,迟早要被他榨干。”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先休息几天,陪陪老婆孩子,然后再找工作。” 我笑了笑,“放心,我有核心底稿,就算离开筑梦,也能找到工作。”

当天下午,我递交了辞职报告。张诚看都没看,直接签了字,还放狠话:“你走了,我马上就能找到比你更厉害的人,你等着瞧!”

我没跟他争辩,拿着辞职报告,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走出了筑梦公司。走出写字楼的时候,阳光有点刺眼,我却觉得心里很轻松。虽然丢了工作,但至少不用再受张诚的气了。

晚上回到家,我把 U 盘里的核心底稿烤到家里的电脑上,然后把 U 盘里的文件删除,格式化。又把打印出来的核心笔记拿到阳台,用打火机点燃。

火苗舔舐着纸张,黑色的灰烬随风飘走。老婆站在我身边,轻轻拍着我的背:“别难过了,以后会好的。”

“我不难过,” 我看着火苗,“这些东西,是我心血的结晶,既然他不珍惜,我就毁了它,省得他拿着我的成果去讨好别人。”

火苗熄灭的时候,我心里的最后一点牵挂也没了。我知道,从今天起,我要重新开始了。

第三章 120 万的 “外包单”

辞职后的第一周,我在家陪老婆孩子。每天送孩子去早教班,然后回家买菜、做饭,下午接孩子回来,陪他玩游戏、读绘本。老婆说:“好久没见你这么轻松了,以前你每天回来都累得倒头就睡。”

我抱着她:“以前是我太拼了,忽略了你们,以后我会平衡好工作和家庭。”

但轻松的日子没过多久,现实的压力就来了。房贷每个月要还八千,孩子的早教费、奶粉钱一个月也要五千多,老婆还在休产假,家里的开销全靠我之前攒的积蓄。坐吃山空不是办法,我开始投简历。

我的简历很亮眼:十年工程咨询经验,做过多个市政项目的方案设计,尤其是智慧停车项目,刚中标 2 亿的项目,虽然没拿到奖励,但项目经验是实打实的。所以投出去的简历,很快就有了回应。

有几家公司给我发了面试邀请,其中一家叫 “城智科技” 的公司,规模比筑梦大,主要做智慧城市项目,跟我的专业很对口。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关于智慧停车项目的细节,我把项目的调研过程、方案设计思路、技术难点都跟他说了,唯独没提核心模型和算法 —— 这是我的底牌,不能轻易透露。

面试官很满意,当场就给了我 offer,薪资比在筑梦高 30%,还承诺三个月试用期过后给我涨薪。我很心动,但还是想再看看,毕竟刚辞职,不想太急着入职。

就在我犹豫的时候,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自称是 “宏业咨询” 的项目负责人,叫赵凯,说他们公司接了一个智慧停车项目的外包单,需要找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做技术支持,问我有没有兴趣。

宏业咨询我知道,是杭州本地的一家中型咨询公司,比筑梦大,但比城智科技小。我问赵凯:“是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具体要做什么?”

“是这样,” 赵凯的声音很客气,“我们接了筑梦工程咨询的外包单,他们中标了一个 2 亿的智慧停车项目,但方案的核心部分他们自己搞不定,需要找个有经验的人来完善核心模型和算法,确保项目能落地。我们看了你的简历,觉得你很合适,尤其是你之前做过类似的项目。”

筑梦的外包单?我心里咯噔一下。张诚果然搞不定核心底稿,只能找外包公司。我强压着心里的笑意,问:“这个外包单的预算是多少?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预算 120 万,” 赵凯说,“主要工作是完善方案的核心计算模型,优化智能调度算法,还要给筑梦的技术团队做培训,确保他们能独立完成后续的技术对接。项目周期一个月,时间比较紧,但预算很丰厚。”

120 万?张诚之前给我 308 块的奖励,现在却愿意花 120 万找外包?我差点笑出声。这真是讽刺。

我想了想,说:“这个项目我很感兴趣,但我需要先了解一下筑梦现在的方案进展,还有他们遇到的具体问题,不然我没办法确定能不能接手。”

“没问题,” 赵凯很爽快,“我们明天上午在宏业公司开会,筑梦的老板张总会过来,到时候我们一起沟通,你也过来,咱们当面聊。”

“好,明天上午我准时到。” 挂了电话,我跟老婆说了这事,老婆笑得不行:“张诚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之前给你 308 块,现在却要花 120 万请你,他要是知道是你,肯定得懵。”

“是啊,” 我也笑了,“明天我倒要看看,他见到我是什么表情。”

第二天上午,我提前十分钟到了宏业公司。前台给我引到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赵凯也在。他看见我进来,赶紧站起来跟我握手:“林工,久仰大名,你的简历我们看了,确实很厉害。”

“赵总客气了。” 我笑了笑,找了个位置坐下。

没过多久,会议室的门开了,张诚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手里拿着个公文包,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显然是觉得找了宏业这个外包公司,就能解决问题了。

张诚走到主位上坐下,扫了一眼会议室里的人,当他的目光落到我身上时,笑容突然僵住了。他愣了几秒钟,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看,还是我。

“林…… 林舟?” 张诚的声音有点发抖,“你怎么在这里?”

我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笑着说:“张总,好久不见。我是宏业公司请来的技术顾问,负责完善你们智慧停车项目的核心方案。”

“你?技术顾问?” 张诚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指着我,“赵总,你们怎么找他?他是我公司的前员工,因为不满公司奖励,辞职的时候还把核心底稿毁了!你们找他,他根本不会帮你们!”

赵凯也愣了,他没想到我和张诚认识,还是前雇主和员工的关系。他赶紧打圆场:“张总,您别激动,我们是看林工的简历很符合项目需求,才邀请他来的。既然你们认识,那更好,沟通起来也方便。”

“方便个屁!” 张诚气得脸都红了,“他就是个白眼狼!我当初那么信任他,让他牵头做方案,结果他因为一点奖励就辞职,还毁了底稿!你们找他,他肯定会故意搞破坏!”

我看着张诚歇斯底里的样子,觉得又可笑又可悲。我平静地说:“张总,说话要讲良心。我为什么辞职?你心里不清楚吗?2 亿的项目,你给我 308 块的奖励,还说我‘只想着自己的小家’,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辞职吧?至于底稿,我毁的是核心模型和算法,因为那是我熬夜做出来的,是我的劳动成果,你不珍惜,我当然有权利毁掉它。”

“你…… 你……” 张诚气得说不出话来,手指着我,半天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赵凯看情况不对,赶紧站起来:“两位别激动,咱们今天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张总,林工确实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他对智慧停车项目的理解很深刻,要是他能接手,这个项目肯定能顺利落地。您要是担心,我们可以签个协议,明确林工的工作内容和责任,确保项目不会出问题。”

张诚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但还是很警惕:“赵总,我不是不信你,是这林舟…… 他跟我有过节,我怕他故意刁难。”

“张总,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刁难谁的。” 我看着张诚,“只要你按合同办事,把外包费用按时付给宏业,我就会把核心模型和算法完善好,确保项目能落地。咱们都是成年人,要以项目为重,个人恩怨可以放在一边。”

张诚沉默了。他心里很清楚,现在除了我,没人能看懂那个方案的核心部分。之前他找过好几家咨询公司,人家看了方案都说 “核心模型缺失,没办法完善”,只有宏业敢接,结果宏业找的技术顾问还是我。

他犹豫了半天,终于叹了口气:“行,我信你一次。但你必须保证,一个月内把核心模型和算法完善好,还要给我们的技术团队做培训。”

“没问题,” 我点了点头,“只要你们配合,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数据,一个月肯定能完成。”

当天下午,宏业就跟筑梦签了外包合同,约定一个月内完成核心方案的完善,筑梦分三期支付 120 万的外包费用,第一期付 40 万,项目完成后付 50 万,验收合格后付 30 万。

签完合同,赵凯拍着我的肩膀:“林工,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不然这个单子我们还真不敢接。”

“赵总客气了,” 我笑了笑,“我也是为了工作。”

其实我心里还有个想法:我要让张诚知道,他当初轻视我的劳动成果,是多么愚蠢的决定。308 块的奖励,和 120 万的外包费,这就是我的价值。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开始着手完善核心方案。每天去宏业公司上班,有时候也会去筑梦跟他们的技术团队沟通。筑梦的技术团队还是之前跟我一起做项目的人,李薇、小王都在。他们见到我,都很热情,小王还偷偷跟我说:“林工,你真是太厉害了,张总现在对我说话都客气了,怕我也辞职。”

我笑了笑:“好好干,要是他再像以前那样,你们也别委屈自己。”

张诚每次去筑梦,见到我,都很尴尬,要么躲着我,要么就只跟赵凯说话,不跟我对视。有一次我跟他汇报方案进展,他听完,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句 “知道了”,就赶紧走了。

其实我能看出来,他心里很后悔。要是当初他能给我应有的奖励,我也不会辞职,他也不用花 120 万找外包。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他必须为自己的吝啬和傲慢付出代价。

一个月后,核心方案终于完善好了。我给筑梦的技术团队做了两天的培训,把核心模型和算法的原理、使用方法都讲得很清楚。李薇和小王学得很认真,毕竟是一起做过项目的,对方案的理解也比较深。

培训结束后,筑梦组织了验收。甲方的王科长也来了,看了完善后的方案,很满意:“这个方案比之前更完善了,尤其是智能调度算法,考虑得很周全,能有效提高车位的使用率。”

张诚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虽然面对我时还是有点尴尬,但至少说了句 “林工,辛苦你了”。

项目验收合格后,筑梦按合同支付了最后一期 30 万的外包费。宏业公司给我发了一笔丰厚的佣金,比我在筑梦一年的工资还多。

拿到佣金那天,我带着老婆孩子去了趟西湖,还去吃了顿大餐。老婆笑着说:“没想到张诚最后还是给你发了‘奖金’,还是 120 万的‘奖金’。”

“这不是奖金,是我的劳动报酬。” 我抱着孩子,看着西湖的美景,“以前我总觉得,只要努力工作,老板就会看到我的价值。现在我才明白,有时候,你的价值需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等着别人来认可。”

孩子在我怀里咯咯地笑,老婆靠在我身边,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温暖而幸福。我知道,这只是我职场生涯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但我已经有了底气 —— 只要有能力,就不怕没机会,更不怕被人轻视。

后来,我接受了城智科技的 offer,成了他们公司的技术总监,负责智慧城市项目的方案设计。城智科技的老板很重视人才,不仅给了我高薪,还承诺了期权和分红。我也没辜负他的信任,入职半年,就带领团队做了一个 5 亿的智慧城市项目,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认可。

有时候,我会在行业会议上遇到张诚。他的筑梦公司,自从那个智慧停车项目后,就没再接到过大型项目,规模越来越小,听说已经从二十多人缩减到了十个人不到。每次见到我,他都会主动过来跟我打招呼,语气很客气,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傲慢。

我也会跟他聊几句,问问他公司的情况。毕竟,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了个人恩怨,只剩下同行间的寒暄。

有一次,他跟我说:“林舟,当初是我太糊涂,没珍惜你这样的人才,现在后悔也晚了。”

我笑了笑:“张总,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希望你以后能越来越好。”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一个公司能不能做大,关键在于老板能不能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张诚的失败,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因为他太吝啬、太傲慢,不懂得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而我,只是抓住了机会,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价值。

现在的我,每天工作虽然也忙,但很充实。公司的氛围很好,同事之间互相尊重,老板也很信任我。我终于明白,找一份好工作,不仅要看薪资和职位,更要看公司的文化和老板的格局。只有在一个尊重人才、重视价值的公司里,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才能活得有尊严、有底气。

来源:三杯续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