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判跨性别不算女性引热议,中国网友:到底谁来定义“我是女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3 18:28 2

摘要:“《平等法》里的‘女性’三个字,仅指‘生理女性’,拿到性别承认证书(GRC)的跨性别女性也不算!”

——给你一份 2025 年 10 月最新“性别认同”吃瓜+科普套餐,趁热吃!

---

01 先嗑瓜:英国最高法院“一刀”下去,跨性别圈直接原地爆炸

4 月 16 日,英国最高法院官宣:

“《平等法》里的‘女性’三个字,仅指‘生理女性’,拿到性别承认证书(GRC)的跨性别女性也不算!”

一句话,就把跨女们从“女性”这艘大船上推下冰海。

JK 罗琳在线鼓掌:“保护住了真正的妇女和女孩!”

跨性别活动家埃莉当场开麦:“这是对我们和平生活权的又一次攻击!”

网友吵到飞起,关键词“TERF”“跨女不算女”直接霸榜推特。

我刷到凌晨三点,满屏都是“谁才是女人”的灵魂拷问。

---

02 把镜头拉回中国:我们到底在吵什么?

很多人以为“性别认同”是欧美专属副本,跟国服没关系。

错!国内社交平台上,“女生男相”“男生女相”“非二元”话题阅读量早就破 10 亿。

只是大家换了个更“安全”的说法——“少年感”“无性别穿搭”“甜酷风”。

但法律层面,我们几乎空白:

- 身份证只有男女,没有“X”选项;

- 想做性别重置手术,必须父母+本人+医院+派出所四方会签,流程长到让人原地社恐;

- 就业被刷、考研被卡、住酒店被驱赶……维权只能靠“人格权纠纷”打补丁,胜诉了也拿不到赔偿。

---

03 说人话:性别认同到底复杂在哪?

先甩结论:

“性别”至少包含四层东西,它们经常同框,但真的不是同一个人——

① 生理性别(Sex):染色体、激素水平、生殖器官。

② 指派性别:出生证上医生写的那栏。

③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你大脑里根深蒂固的“我是男生/女生/两者皆是/两者皆非”。

④ 性别表达:穿衣、发型、声音、举止,社会眼里“像男像女”的那套外在。

这四条线只要有一条没对齐,就可能出现“人证不符”——

身份证写“男”,自己认知是“女”,外表又被路人读成“中性”。

于是,上厕所被拦、安检被盘、面试官盯着简历皱眉:“你到底是谁?”

04 为什么“自我认同”必须被法律看见?

总有人担心:

“一旦允许自我声明,会不会有变态钻空子?”

我翻遍全球数据,给你一颗定心丸:

- 西班牙、阿根廷、丹麦早就实行“自我认同”模式,犯罪率没升,报案率反而降——因为跨性别者敢去报警了;

- 英国这次“反向收紧”,直接后果就是:跨女不敢再进健身房、避难所,怕被轰出来,心理健康热线被打爆。

一句话:法律越模糊,流氓越开心;法律越尊重认同,普通人越安全。

---

05 说给每一个正在纠结“我是谁”的你

有人说:

“UP 主,我生理男,心理女,但我不敢说,怕爸妈断供学费。”

我想说:

“先让自己安全地长大,再去拯救世界。”

性别认同不是“矫情”,不是“跟风”,它是你大脑里最顽固的那串代码。

法律可以慢,社会可以钝,但请记住——

“你存在,就已经让这个世界更多样,也更真实。”

---

07 把话筒递给你们

英国那把刀已经落下,欧盟多国却在酝酿更开放的“自我认同”法案。

中国会走向哪一边?

评论区留给你:

1. 你能接受身份证出现“X”性别吗?

2. 你觉得公共厕所、更衣室该怎么分才最安全?

3. 如果身边同事突然“变性”,你会怎么做?

别吵架,说人话。

每一个理性的留言,都可能成为未来立法者手里的“民间立法参考”。

---

来源:且陶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