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网红还会整活!鸡排哥靠6元鸡排,炸出600万流量神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18:05 1

摘要:国庆黄金周还没到,各大景点还在憋大招,没想到抢先爆火的不是某个旅游景区,而是江西景德镇街头一块6块钱的鸡排。

国庆黄金周还没到,各大景点还在憋大招,没想到抢先爆火的不是某个旅游景区,而是江西景德镇街头一块6块钱的鸡排。

你没听错,不是“千年瓷都”的古窑、瓷器,而是一个戴着口罩、手握铁夹子的摊贩,把“鸡排”卖成了今年最炙手可热的现象级话题。

短短几天,鸡排哥的身影霸屏各大短视频平台:抖音热搜、小红书笔记、朋友圈转发,几乎形成了一种“鸡排宇宙”。

你刷10条视频,可能7条都是他;你在评论区随便逛,都是“保护好你的袋子”“别错过12点死亡线”“16:30之后禁止入场”的段子。

6块钱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体验。

有人说他是“鸡排主理人”,有人喊他是“端水大师”,更多人则把他当成劳动人民逆袭的希望。

但问题来了:在流量爆炸的时代,多少人一夜爆火又迅速坠落。鸡排哥为何能经得起扒?

01

在景德镇五中校门口,鸡排哥已经摆摊多年。

过去,他不过是一个靠鸡排和肉夹馍谋生的小贩。如今,他却被赋予了一个带有“尊称”的名号:鸡排主理人。

这个名号并非自封,而是顾客、网友们自发认定。

原因很简单,他不是单纯卖吃的,而是在这个摊位上制定秩序、传播理念、创造情绪价值。

随着人流涌入,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鸡排世家”应运而生。

鸡排嫂:曾经还能和隔壁摊主闲聊,如今全程帮忙;

鸡排奶:时而裹鸡排粉,时而为他扇风;

鸡排舅:戴好口罩、维持秩序;

鸡排侄:客串“发言人”,保证每句话都有回应。

这一家子被网友调侃像宫斗剧群像,但在现实里,却是一种最可靠的信任链,毕竟面对蜂拥而至的流量,只有家人才能保证不砸招牌、不乱伸手。

这也让鸡排哥的人设更厚实:他不是孤勇者,而是有家族情感、责任维系的烟火英雄。

02

在物价飞涨的今天,6元一块鸡排,已经称得上良心价,更难得的是,他现点现炸,坚决不用科技与狠活。

不少学生说过一句话:“鸡排味道怎么样?其实没太多形容,但它是真的现炸的,放心。”

这种“真材实料+低价”组合,正好戳中当下消费者对安全感的渴望。

如果只是便宜,鸡排哥不会爆到这种程度。真正让人沉迷的,是他的情绪价值。

顾客催单,他笑着说:“别急,你催我,我会炸得没有灵魂。”

顾客抱怨迟到,他自责道:“今天是我的失败。”

小孩忘带钱,他不但免单,还塞20块说“留着吃中饭”。

在排队的等待里,这些话让人觉得自己不是在买鸡排,而是在参与一个有趣的互动、一场小小的情绪疗愈。

鸡排哥最看重的,是“信任”。

他规定16:30之后不卖给散客,不是因为嫌弃,而是因为要去校门口守信用,学生们等着。

“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在孩子面前失信。”
这句话,几乎让他直接出圈。

责任感,不是口号,而是他在几十年摊贩生涯里磨出来的底气。

03

如果说鸡排哥能在汹涌的人潮里稳住场面,靠的绝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一套自己摸索出来的秩序感。

首先,他把时间节点当成了生死线。

中午12点一过,鸡排就要加价;下午16点30分,散客直接出局。

在别人看来是任性,在他这里却是保持节奏的必要手段,因为只有守住时间,才能保证学生按时吃到热乎的鸡排。

其次,他给购买设置了限额,每人最多两份。有人嫌麻烦,但他心里清楚,这是防止黄牛囤货,也是让更多人都能吃上一口的公平底线。

再比如,他要求顾客先撑好塑料袋,这个小小的仪式感,看似苛刻,却让人觉得“买鸡排”不仅仅是交易,而是一场互动,甚至是一种参与感。

至于开分店、做加盟的建议,他听得多,但回答始终如一:“我就是做生意的人,不想搞那些。”在资本一再伸手的年代,他选择把心思继续放在油锅和顾客身上。

正是这几条规矩,既维持了秩序,也让“鸡排主理人”的身份更显得笃定而独特。

04

在中国互联网,“草根网红”几乎每个月都会冒出来,但往往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三天之内就塌房。

可偏偏到了鸡排哥这里,不仅没有翻车,反而越扒越让人觉得靠谱。

为什么?

首先,他有足够的时间沉淀。

别人是空降网红,而他是从摊位干出来的,摆摊近30年,日复一日守着一口油锅,这份经历本身就带着分量。

其次,是真实的口碑在替他说话。

很多老顾客回忆,几年前就被他暖过心:有人心情不好,他一句“要开心过好每一天”成了对方记了好几年的鼓励;

有人孩子没带钱,他干脆免单,还掏钱让孩子吃午饭。

这些不是事后编排,而是被记在顾客心里的片段。

再往外看,他还有公共层面的认可,地方媒体主动报道,政府部门开始关注秩序和安全,这些背书意味着他不是虚假的流量人设,而是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

最后,也是最打动人的一点:他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我们期待的好人形象重叠。

爱妻子、孝敬父母、保护孩子隐私,这些细节让人觉得他不仅是摊贩,更是一个有担当的普通人。

所以,鸡排哥能经得起扒,是因为他的故事和人设都不是凭空制造的,而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真。

鸡排哥火爆,表面是6块钱鸡排的逆袭,深层是普通人渴望被看见、被尊重的投射。

他经得起扒,不是因为有团队护航,而是因为几十年的真实积累,他能走红,不是因为段子好笑,而是因为在段子背后,有真诚的心、有守信的骨。

在鸡排油香四溢的摊位前,人们买到的不只是填饱肚子的一口,更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传递出的善意和坚守。

国庆将至,也许最值得去打卡的,并不是某个热门景点,而是那块在油锅里滋啦作响、让人笑着排队的鸡排。

因为它提醒我们每个认真托举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托举一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历史白名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