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主还是罪人,最具争议的反美斗士,天煞孤星霍梅尼的封神之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2 22:53 1

摘要:棺材里躺着的是伊朗的国父霍梅尼,在信徒眼中他是学识渊博的思维领袖,在政敌眼中他是臭名昭著的独裁者。他利用最极端的宗教情感来调动世界上最激烈的宗教运动来抵抗西方入侵。

文| 三把刀

编辑| 三把刀

——【·前言·】——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葬礼,没有之一!

棺材里躺着的是伊朗的国父霍梅尼,在信徒眼中他是学识渊博的思维领袖,在政敌眼中他是臭名昭著的独裁者。他利用最极端的宗教情感来调动世界上最激烈的宗教运动来抵抗西方入侵。

他认为无论是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都是腐化人性的诅咒,他经常以非常犀利的笔锋去批判执政者改革下的巨大贫富差距,并且立志要改变这一切。

年轻的时候被人认为是天煞孤星,路人对他唯恐之不及。但在他1989年去世以后,在伊朗却有1000万人前来参观他的葬礼,这个人数占到这个国家人口的六分之一。

并且在葬礼现场人们不断地哭泣呐喊,甚至有狂热的信徒抓起沙土往自己头上拍打,寓意着将自己一并埋葬,狂热的信徒冲向它的尸体,撕走他的裹尸布拿回家虔诚供奉。

伊朗电视台为了防止暴乱,甚至当场掐断直播销毁影像资料,而他发动的伊斯兰革命,仅仅用了十几年就让伊朗的经济从世界第九大经济强国变得国破民穷,但他依旧被伊朗的民众奉为神明。

那他到底是何许人也,今天带你深度解说伊朗国父霍梅尼及其简朴、疯狂、睿智而又传奇的一生,看完以后,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中东世界。

在上个世纪初霍梅尼出生在伊朗霍梅恩小镇一个富有的家庭,这里有着强烈的宗教文化,当地老百姓会不定时的前往圣城麦加进行朝拜。

而霍梅尼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当地著名的宗教学者,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信教家庭,从小就严于律己每天定时祷告,从六岁就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古兰经更是从小熟读于心。

那时候的伊朗属于恺加王朝的末期,而恺加王朝其实是伊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老百姓食不果腹,地方政府到处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霍梅尼的父亲穆斯塔法看不惯当地政府所作所为,想要去告状,但不幸的是在半路被当地的黑恶武装势力残杀,当时的霍梅尼还不到六个月,母亲哈吉亚自然而然就承担起照顾霍梅尼的任务。

母亲哈吉亚天性乐观,在他后面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经常鼓励霍梅尼从小进行体育锻炼。

在六岁之前的霍梅尼一直过着比较体面的生活,母亲的照料和父亲留下来的财产也能够让他快乐的成长。

母亲病逝以后霍梅尼就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儿,转而由姑姑萨西贝抚养,但好在姑姑一生没有子女,所以一直将它视为己出倾心培养,并且把它送到当地最好的宗教学校读书。

但是到了15岁的时候,姑姑也因为病魔离世,当时镇上就有人传言,他是魔童转世靠近他的人都会死于非命,说他命里太硬属于天煞孤星。

那时候霍梅尼走在街上,大家都是避而远之,防止他的厄运带给自己。有时候在街上不小心碰到了都会赶紧进行祷告祈求神的保佑。

不过后来好在靠他哥哥的接济他自己学会了阿拉伯语,还进入到了阿拉克神学院深造。

而他的命运也就是在这里发生了转折!

当时有名的大阿亚图拉哈伊琍在他的学院进行讲学,而大阿亚图拉哈伊琍是伊斯兰教里派宗教学者的最高等级,成为这样的学者条件苛刻。而且在国内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利。叶什派的教徒,你可以不追随国家,但不能不追随大阿亚图拉。

而他为了自己能够接近这位大阿亚图拉哈伊琍,每天早早的就去侍奉,而且非常有眼力劲儿,可谓是言听计从,而哈伊琍也被他的精神感动破例收他为徒。

至此,他生命当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他每天跟着这位大阿亚图拉哈伊琍讲经求学,而且哈伊琍有着极高的道德操守,做人做事,严于律己,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而这种精神也不断影响着霍梅尼,直到1921年哈伊琍将学院迁带了圣母库城。

在这里霍梅尼接受了更加正规的宗教教育,而且他本人天赋异禀,各科成绩都非常不错。

直到1930年,他的老师身体病重,就破格授权让霍梅尼代替他四处讲课,结果讲课的时候他老师发现霍梅尼的课讲得非常好。

而且他比较注重现实社会情况,两者能够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听完非常受用,在他巅峰的时刻,连蒙塔泽里,哈梅内伊,拉夫桑贾尼等等这些伊朗国家的领导人都是他的学生。

后来他老师病逝以后,在1937年他又找了一位级别更高的阿亚图拉,这个级位在伊朗国内只有12个,但这次的这个老师反对宗教介入政治。这和霍梅尼的想法不太一致,年轻的霍梅尼体内燃烧着熊熊的政治之火,野心像洪水一样不可阻挡。

但他老师态度强硬,他也不敢多言,他就只能默默的跟随在老师面潜心研究,等待机会。

直到这次的老师阿亚图拉布鲁吉尔迪去世以后,霍梅尼继承了他的衣钵。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翻身之日,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己宗教领袖的地位,在公开场合公开的表达激进的政治主张。

此时的伊朗正在面临着国家转型的十字路口,当局者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应该走苏联的社会主义正义还是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在霍梅尼看来,这两个都是用来奴役人心的黑暗手段,他教导自己的信徒应该追求公平公正,严于律己,甚至经常批判当局者在西式改革之下的带来巨大贫富差距。

在1951年的时候的伊朗总理萨摩台将石油业国有化,此举触动了英国当局者的利益,美国人担心此举可能会影响全球的石油供应。

于是在1953年的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联合英国情报部门策划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推翻了摩萨台政府,扶持了和美国关系比较好的巴列维国王上台。

至此,美国的触角就伸到了伊朗,因为伊朗是中东的重要国家,所以此时的伊朗就已经成为美国在中东的首个重要战略目标。

随着大量美元的流入和石油的开采,伊朗的巴列维国王政府变成了一个傀儡政权,时间一长伊朗就变得国弱民穷。

而霍梅尼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而巴列维国王迫于内外的局势压力,发起了一场以土地为改革的白色革命!

他不敢美国人的蛋糕,所以他只能把目标定在了国内日迹发达的宗教业上,这个有点像咱们古代王朝汉武帝的灭佛行动。不同的是我们当时灭佛是为了给国内民众减轻压力,而巴列维国王“灭宗教”是屈服于美国的淫威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狐假虎威的行动。

他将很多资产国有化,通过民主选取收回了清真寺所占领的大量土地,减少神学院的数量,禁止在教室公布释道,尤其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信教徒!

他想通过此举来消灭国内反对的声音,甚至将霍梅尼抓捕入狱,但受不了国内的强烈的反对浪潮得以将其释放改为居家隔离。

但是此举并没有解决国内现有问题,反而是加剧了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直接引来了霍梅尼对傀儡政府当众的抨击,并且告知信徒,照此发展美国的资本家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奴役咱们的人民。

而所谓的西方殖民主义就是变相的压迫!

并且此时咱们国内只有伊斯兰教才能阻挡他们的侵犯,巴列维国王眼看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能将霍梅尼驱逐出境。

但没想到他低估了霍梅尼在国内的影响力,此举给自己招来了更大的麻烦。

霍梅尼被驱逐出境的那一刻,民众认为这个腐朽的政府把自己的“父亲”赶出了国门从而进行对民众更好鞭打和奴役。

而反观霍梅尼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形象也变的更为高大,甚至因为人不在国内反而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激进的观点和抨击政府。

到最后的时候,巴列维国王甚至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1977年的时候,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上任,美国眼看巴列维国王像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干脆就没有在乎的必要了,于是索性开始支持霍梅尼。

但到了1979年由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彻底爆发,巴列维王朝被推翻,王室的很多成员都开始流亡海外。

霍梅尼伊朗建立了一套“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外交政策!而他也成为了最高领袖。但这场革命成功的背后是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和生产秩序的破坏,严重的冲击了经济。

再加上萨达姆发动的两伊战争对伊朗的各行各业都造成了非常深远的打击,尤其是国内的石油、港口、工厂、城市这些直接造成的数千亿美元的直接损失。

但即便如此霍梅尼给伊朗留下了一个在形态意识和宗教上高度独立自主的国家。取代了伊斯兰共和国的君主制,所以他在伊朗民主的心中几乎是封神的存在,这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他去世的时候很多民众不远万里前来朝拜。

其实严格来算经济并不是他搞坏的,而是他接手的时候就是一个烂摊子,再加上内部混乱导致国际制裁和孤立切断了伊朗经济发展的外部养分。

政府虽然实行了大量的价格补贴和福利政策,但在巨大的漏斗和差距面前这无疑是杯水车薪,如果给他20年时间国内的情况或许会不一样!

而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别人是活不下去了闹革命,而他是为了解救更多人闹革命!

好了,本期的故事就到这里,我是三把刀故事会,请以此篇文章以飨读者,我们下期再见!

出自《三把刀故事汇》丨三把刀

本故事引用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别举报,可通知下架

来源:最牛人物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