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曾经天安门升旗手到助农主播张自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2 12:38 1

摘要:从天安门升旗手到助农主播:张自轩用行动诠释退伍军人的初心本色。九三大阅兵的庄严画面,至今仍镌刻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那抹鲜红不仅承载着民族的荣耀,更凝聚着无数守护者的赤诚——张自轩,便是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身影之一。这位有着“最帅

从天安门升旗手到助农主播:张自轩用行动诠释退伍军人的初心本色。九三大阅兵的庄严画面,至今仍镌刻在许多国人的记忆里。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那抹鲜红不仅承载着民族的荣耀,更凝聚着无数守护者的赤诚——张自轩,便是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身影之一。这位有着“最帅升旗手”称号的军人用 12 年零失误的坚守,在国人心目中种下了对国旗的敬畏;退役后,他又毅然卸下“铁饭碗”,转身走进乡野田间,以助农主播的新身份,续写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12 年国旗生涯:把每一次升旗都当成使命。2010年,17岁的张自轩怀揣着对国旗的无限崇敬,如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他深知“升旗手”三个字背后的重量。为了练出标准的正步,他每天在训练场上重复数千次踢腿、摆臂,三个月就踢坏了三双皮鞋,裤腿磨破、脚掌起泡成了家常便饭;为了精准控制升旗速度,他对着计时器反复练习,确保国歌结束时,国旗恰好升至杆顶,分秒不差;成为擎旗手后,他每天要挥臂1300次以上,手中始终握着5 公斤的哑铃锻炼臂力,30斤重的旗杆能仅凭两根手指稳稳固定40分钟,即便手臂酸痛到抬不起来,也从没想过放弃。

在国旗护卫队12年里,张自轩累计完成7781次升降旗任务,每一次都做到了零失误。他记得每一次升旗时的风向,会提前调整握旗的力度;他熟悉每一步正步的距离——75厘米的步幅、138步的每分钟速度,走过天安门广场96米的距离,与队友步伐一致得如同一个人。扛在他肩上的,是5米长、3.3米宽的特号国旗,加上旗杆总重35斤,可他从不会让国旗有一丝歪斜。

退役不褪色:辞掉“铁饭碗”,转身为农解困。2022年12月,张自轩结束12年军旅生涯,按照政策被分配到家乡河北平乡县县委统战部,成为一名公务员。这份在旁人看来稳定体面“铁饭碗”,却没有让他停下追寻“为人民服务”脚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回到农村老家,看到乡亲们种植的水蜜桃因缺乏销路,挂满枝头却无人问津,不少桃子已经开始腐烂,果农们满脸愁容。那一刻,张自轩心里像被揪了一下:“我是军人出身,看着老百姓有困难,不能不管。”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自轩拿起手机,在果园里开启了人生第一场助农直播。没有华丽的话术,没有精致的布景,他只是朴实地向网友介绍水蜜桃的品种、口感,讲述果农们的种植不易。令他没想到的是,直播间里的网友被他的真诚打动,订单像潮水般涌来——短短一个小时,7000多单水蜜桃销售一空,三亩地的桃子全部卖完,果农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看着乡亲们拿到卖桃钱时的笑容,张自轩坚定了一个想法:“公务员的工作很稳定,但助农这件事,能更直接地帮到老百姓。我要把这件事干下去。”

不顾家人的担忧和朋友的劝阻,张自轩毅然递交了辞职信,全身心投入到助农电商事业中。消息传开后,网络上的质疑声接踵而至:“退役了还想靠军人身份炒作”“放着铁饭碗不端,就是想赚快钱”“直播带货就是割韭菜”…… 面对这些声音,张自轩没有过多辩解,只是在直播间里平静地说:“12年的升旗经历,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回忆,我不会拿它来博眼球。我只是换了个‘战场’,依然在为人民做事,坚守初心,就问心无愧。”

踏遍乡野:用脚步丈量助农路,把实惠带给农户。辞去工作后,张自轩成了一名“奔波的主播”。为了帮云南红河的哈尼族农户卖出梯田红米,他翻山越岭走进大山,在田埂上直播,让网友看到红米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为了推广海南三亚的菠萝和芒果,他顶着30多摄氏度高温,在果园里帮农户采摘、打包,汗水浸湿了衣衫也毫不在意;为了助力湖北秨归的脐橙销售,他蹲在果树下,现场剥开橙子,让网友直观看到果肉的饱满多汁……

在助农的过程中,张自轩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严谨和务实。他会提前半个月到产地考察,了解农产品的品质、种植标准,与农户约定“不打农药、不催熟”,确保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都是优质产品;他会帮农户核算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既让消费者买到实惠,也保证农户能赚到钱;遇到物流问题,他会亲自对接快递公司,协商降低运费,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有一次,云南红河的红米因为包装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少量破损,张自轩立刻联系买家道歉,全额退款,还额外赠送了一份红米。“做人要讲诚信,助农更不能砸了农户的招牌。” 他说。

张自轩的脚步遍布大半个中国,帮助数十个村庄的农户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全年助农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他直播间粉丝量也增长到108万,但他从不用苦情戏博同情,也从不刻意强调自己的军人身份。有网友问他:“每天跑这么累,值得吗?”他笑着回答:“看到农户们的农产品卖出去了,能改善生活,我就觉得值。我是退伍军人,服务人民,本来就是我的本色。”

初心不改:退伍军人的担当,在平凡中闪光。从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手,到乡间田野里的助农主播,张自轩的身份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12 年的军旅生涯,教会他的不仅是标准的动作、严谨的态度,更是“人民至上”的信念;退役后的助农之路,让他把这份信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张自轩的助农事业还在继续。他说:“生命的意义,从来不是岗位多光鲜,而是你有没有真正帮到需要帮助的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不管在哪个岗位上,都要扛起自己的责任,不辜负‘军人’这两个字。”

张自轩的故事不是个例。在我们身边,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退伍军人——他们有的扎根基层,为群众解决邻里纠纷;有的投身公益,参与抗震救灾、疫情防控;有的自主创业,带动乡亲就业…… 他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用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担当。正如张自轩所说:“只要坚守初心,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发光发热,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我们的底色。”

来源:铁道漫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