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发小从德国回来一年了,前几天跟我说了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那就是他的电子邮箱最近收到了德国那边给他发的催款单!他说好在他永远也不打算回那个鬼地方了,否则这些滞纳金都会让他崩溃的!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故意赖账,而是德国那边令人发指的延迟效率!
文/胡铁瓜
一发小从德国回来一年了,前几天跟我说了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那就是他的电子邮箱最近收到了德国那边给他发的催款单!他说好在他永远也不打算回那个鬼地方了,否则这些滞纳金都会让他崩溃的!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故意赖账,而是德国那边令人发指的延迟效率!
(以下为了更好的大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将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
我离开德国一年零四个月了。按理说,我和这个国家的缘分已经一刀两断。但最近收到的几封邮件,让我觉得日耳曼的幽灵依然盘踞在我的生活里,用它们特有的、慢半拍的方式,提醒着我那段记忆并未远去。
第一封是律师函,来自一家我早就忘到脑后的订阅服务公司。语气之严厉,让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什么跨国洗钱案。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才想起来,这服务我当初是用银行卡月付的,离开前注销了银行卡,它下个月扣不了款,自动就停了。这逻辑在中国再正常不过了!
更憋屈的是,其中有好几个服务,我生怕有纰漏,是老老实实手动写了取消信(Kun)的!结果呢?石沉大海。半年后,在我已经把这事抛诸九霄云外时,它回信了。不是“收到您的取消申请”,而是“我们拒绝您的取消”,接着就是一封接一封,跟绑匪索要赎金一样的威胁信,开出来的“罚金”数目,比我那一年的服务费还贵。这种感觉,就像你跟人和平分手,对方隔了一年冲进你家,说你分手的方式不对,要收你“分手费”。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给取消呢?那是因为最初条款里面有提前终止需要付巨额终止金的霸王条款,虽然真要打官司一定是公司输,但这些公司就是在拿这种条款当理财游戏,只要愿意吃哑巴亏的消费者交的钱>公司输官司赔的钱,这些公司就很乐意这么干,普通消费者要维权要找律师,整个维权费用在德国高的吓人,这种不对称优势放低了很多公司的道德底线。还有这些公司很懂申根系统不喜欢在欧盟有官司的外国人,所以看见名字是中日韩尤其是中国人的话大概率是会狮子大开口的。
当然这绝不是我第一次领教德国的“时间魔法”。当初我搬离公寓两年半后(又是KUN,又是两年半,似乎会想起某个故人),房屋公司的补缴邮件凭空出现,要求支付一笔“房屋维修费”。看着邮件里标注的“维修时间”,正好是我离开后的第三个月,真让人怀疑这两年多里新房客是在空房子里修仙,直到现在才发现需要维修。而车管所的操作更让人大开眼界,2025年春天收到的罚单,落款日期居然是2022年,迟到三年的通知里,滞纳金已经滚到了本金的两倍多,客服的回应轻描淡写:“系统延迟很正常,费用必须交。”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外管局的邮件。今年四月,我收到了来自柏林外管局的通知,告知我2023年12月的预约已经过期。盯着屏幕上的日期,我突然气笑了——且不说我2023年初就已离境,单说从预约到期到通知送达,这四个月里,他们的工作进度难道才刚追上去年年底?移民局的效率能慢到这种地步,实在超出普通人的认知。
在德国生活过的人大概都有同感:这个国家的公共服务仿佛永远活在“昨天”,唯有一样东西能精准追上你的脚步——Rundfunkbeitrag(广播电视费)。不管你搬到哪个城市,甚至刚办完租房手续还没来得及买家具,ARD/ZDF的账单总能准时送达。哪怕你反复声明“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从不看公共频道”,收费通知单依然会如期而至,催缴流程的高效与其他部门的拖沓形成刺眼对比。有德国朋友调侃:“德国唯一能实现实时响应的国家机器,就是收电视费的部门。”
这种“选择性高效”背后,是德国深入骨髓的“延迟基因”。在个人事务上的遭遇,不过是冰山一角,从行政机构到大型工程,“拖延”早已成为常态。
我这发小的叙述到此为止,这也让我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个爆笑的事情,某军迷博主海淘了一件儿德国现役装备,应该是冲锋衣什么的,过几个月收到了德国来的信件,说这是现役人员偷的,你俩属于非法买卖,你赶紧出邮费给我寄回来,然后博主直接把衣服连着信件一起挂闲鱼了,这是真官方认证的正品。
更有在德国上学的网友吐槽过这么一件事,2013年他收到过两封德意志银行的信。第一封说他开户有问题,涉嫌欺诈行为还是啥,锁了他6万欧的存款(家里给他打的生活费),然后让他去银行面谈,信上还建议他找个律师。他把信的文字复制给了学校的律师,律师说这还挺严重的,准备了半天跟他一起去银行。到了以后等了一个多小时说查不到他的账户有啥问题。他当时满脑子问号, 然后仔细一看特么是2010年发的信,最吊的是,他想起来还有第二封,结果第二封是说这个银行信息出了问题,第一封作废,落款时间竟然是3天后,结果两封信在三年后的同一天塞到了他的邮箱……
在德国所有的民生收费都是实时收的,当然你晚点交就会发来新的账单加上滞纳金。德国,是一个完全不在乎效率的神奇国度。一间对外办公室可以只在周四下午开两个小时对外办公,其余时间去是没人的。这不是偶然现象是,是常态。几乎每个学校的学办、秘书处、包括教授办公室,乃至政府办事处都是这样婶儿的办公时间。你得人去到门口了才能看到上面贴的开放时间,然后回去,等到了那个时间再来,否则就是没人。所以在德国办事你急也没用,也得等到那个时间。
如今的欧洲基本上也是跟德国一样全员佛系,所以才有专门的一帮人当上了职业游行人,有事没事就上街游行。所以才会被美国吃得死死的,连军事保护都得依赖美国(北约)。
最后我还问了我这个从德国回来的发小一个问题:这些账单如果不处理的话,你下一次去德国,会不会不给你签证?
他说:会!他们很多账单里都是这么威胁的,因为他们走流程速度极慢,所以罚单传到国内的时候有一定概率在那边已经往申根SIS里输入拒绝支付罚款的黑历史了。不过老欧洲这套做法就是在给自己掘坟,欧盟一个国家罚单延迟,整个申根区都有可能会拒签。如今的欧洲难民咔咔往里面进,然后为非作歹,而来公干来合作的人因为几年前的超速违停被拒之门外,所以现在有些展会主办方也陆续离开欧盟了。
可以说欧洲的衰落完全就是自作自受,不值得任何人同情!
来源:胡铁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