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走过天安门广场,三次荣立“三等功”的他,如今奋战在执行一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2 11:33 1

摘要:“当核导弹第二方队缓缓入场时,‘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让我瞬间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大法庭观看九三阅兵仪式的宋连余动情地说道。两次参加盛大阅兵仪式的宏伟画面在他的脑中瞬间浮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9月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两次参加阅兵、

三次荣立“三等功”,

在红星下精忠报国、挥洒青春,

在法徽前司法为民、奋楫笃行,

他是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

执行局干警宋连余

从头顶红星 到胸佩法徽

“当核导弹第二方队缓缓入场时,‘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让我瞬间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大法庭观看九三阅兵仪式的宋连余动情地说道。两次参加盛大阅兵仪式的宏伟画面在他的脑中瞬间浮现。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国庆首都阅兵”

宋连余因表现优异被选拔为

徒步方队陆军学员方队队员,

有幸第一次走过天安门广场,

被阅兵联合指挥部评为

“工作先进个人”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宋连余再度参加阅兵盛典,

被评为“优秀教练员”和

“训练标兵”

证书累累、勋章闪闪,荣誉背后承载着宋连余融入血脉的忠诚与担当。两次阅兵荣光的背后,是训练场上汗水浸透戎装的无数次重复,是烈日下肌肉颤抖却纹丝不动的极致坚持。

他曾以最标准的军姿,在长安街上凝聚成国家仪仗的一块钢铁方阵,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如今,他以最坚毅的身影,在通往公平正义的执行路上奔波,接受法律与民心的检阅。当身份转变,这汗水并未风干,而是从训练场挥洒到了执行路上。从阅兵广场走来,向着群众走去,他的步伐依旧铿锵。

2009年,25岁的军校学员宋连余经过为期一年的严格训练后,成为国庆阅兵徒步方队中的一员。

“走过天安门广场的短短三分钟里,我脑海中唯一的念头就是‘标齐、对正、整齐划一’。”宋连余自豪地说道。面对国内外媒体的紧紧跟拍,每一毫厘的误差都可能被镜头捕捉放大。直至方队队员全部登车,拉上窗帘,高度紧张的神经才放松下来,“我和战友们簇拥在一起热烈欢呼,但笑着笑着就哭了。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5年,宋连余再度于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阅兵前夕,他负责抗战老兵的接待事宜。看到床上摆放着仿照当年中国远征军部队番号样式制作的军装,一位国民党远征军老兵突然停下脚步,随后眼含泪水缓缓走到床边,颤抖着双手捧起军装,哽咽着说道:“值得了,国家不会忘记我们的牺牲。”

这一幕给了宋连余很大的触动:“那年九三阅兵,看到他们挺直的脊梁,我忽然明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两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节点上,宋连余见证了中国军队力量的日益强大和祖国的繁荣昌盛。曾经,他头顶红星保家卫国;如今,他胸佩法徽奋战在执行一线。作为执行指挥中心的负责人,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

“受阅一次,终身光荣”。离开阅兵场的宋连余深知,法院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每一名胜诉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最终期盼。十八年军旅生涯,宋连余早已将“绝对服从”与“追求卓越”刻进了生命年轮。“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继承和弘扬阅兵精神,以争创一流、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和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做实做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从三等功臣 到执行尖兵

在一次赴灵丘县对案涉房产进行保全的过程中,宋连余带领团队直奔灵丘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和灵丘县房产交易所等协查单位,仔细对1253套房产档案逐一核查。经过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直到凌晨4点,才查清价值四千多万的73套可保全房产,为该案在不到一个月内顺利结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处置案涉财产,宋连余亲切地打了个比方:“被执行人的财产好比这一整间屋子,屋子里的脸盆、扫帚、茶壶,哪些是案涉财产,都要根据证据线索一一排查。”正是两次阅兵的特殊经历,让宋连余对待每一个证据线索一丝不苟、明察秋毫。

宋连余担任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负责人后,执行指挥中心当年首执案件执行完毕率提升23.25%,终本案件出清率同比提升28.36%,推动全市法院执行质效核心指标实现跃升。

2019年到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后,宋连余2020-2022连续三年公务员考核等次为优秀,于2020年、2021年被中共大同市委组织部给予嘉奖2次,2019、2020、2024三个年度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继2006年、2015年各荣立三等功军功一次后,宋连余在2022年被中共大同市委组织部授予个人三等功。三次“三等功”,折射出宋连余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工作理念。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24年4月12日,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孙某某受贿一案在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2024年6月,孙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

审判工作虽已结束,但对执行干警而言,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2024年12月,宋连余带领执行团队7天跨省辗转济南、青岛、威海3地,调查孙某某名下案涉财物。

“犯罪分子名下大约有7套房子,20余个银行账户,公积金、股票、实物。该案执行标的种类繁多、数额巨大,事关国家利益。为了确保财产高效执行到位,我们赶赴山东的几天里马不停蹄,天天加班到凌晨,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大家好几天吃不香、睡不好。”宋连余回忆道。

当被问及执行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和问题,宋连余一时语塞,只是淡淡地说:“困难是有的,但在人民群众的利益面前,再大的困难也必须克服,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这句话早已在宋连余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融入了他的血脉,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从钢铁硬汉 到暖心干警

面对恶意规避执行的老赖,宋连余毫不手软、严厉打击。

在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陈某百般推诿、恶意拖延、拒不履行,宋连余带领团队果断出击,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惩戒措施,最终陈某迫于压力履行全部义务。

在2020年一起有18名被执行人的涉黑恶案件中,拿到长长的财产清单后,宋连余立刻带着团队对众多被执行人的财产轨迹逐一拆解分析,因人而异制定差异化执行方案,确保了黑财清底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然而,这位“硬汉”还有着温柔的一面。说到这里,宋连余的语气变得温和许多。“一些案件的当事人确实因客观原因暂不具备履行义务能力,这时我们就要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坐下来好好谈谈,尽最大努力给被执行人一个宽限期,避免直接上限高影响其后续生活。”

宋连余提到曾经执行的一件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经调查被执行人确实因家中突发重大变故而暂时丧失履行能力,但积极配合法院开展执行工作,考虑到其现实困难,他居中调解,最终申请执行人同意减免全部利息,并同意被执行人分期还款。

面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尤其是因此失去主要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宋连余总会多一份耐心与牵挂。这时,一向雷厉风行的宋连余就成了暖心干警。

曾有一件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因亲属遇害而失去主要经济来源,被执行人也无财产可供执行,赔偿款迟迟无法兑现。宋连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没有简单以“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结案,而是主动帮申请执行人梳理材料,一遍遍指导其填写司法救助申请材料,多次向领导汇报,最终通过司法救助为申请执行人缓解了生活难题。

当人生的战场从金戈铁马转移到没有硝烟的执行一线,宋连余胸前的军功章更加闪亮,化作了照亮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明灯。这份守护,不再是手握钢枪的威严,而是调解时的苦口婆心,是兑现胜诉权益后的欣慰笑容。

曾经,军装是保家卫国的铠甲,军令如山,他用热血与忠诚铸就钢铁长城;如今,法徽是司法为民的象征,法治在上,他用智慧与坚韧破解执行难题。两次走过天安门前的荣耀,并未随岁月淡去,而是内化为一种永恒的驱动力——他的人生,始终在一条名为“为人民服务”的阅兵道上,步履不停,正气凛然,昂首向前。

九三阅兵展现出的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宋连余式的法院干警砥砺前行、勇毅担当,将伟大抗战精神化为忠诚奋进、勇于卓越的实际行动,把阅兵精神融入每一次执法办案、每一次司法为民中,锚定“迈入一流方阵”目标,努力做到“走在前、作示范、创一流”,以全市法院工作现代化更好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

来源: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