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8天国庆中秋长假的序幕拉开,中国的高速公路便如期上演起“巨龙卧波”的景象。导航地图上,南北向的红色尾灯与东西向的白色头灯交织蔓延,网友戏称这壮观画面是流动的“鸳鸯锅”,而这锅“汤”里,煮着千万人的归心似箭与别样闲情。
当8天国庆中秋长假的序幕拉开,中国的高速公路便如期上演起“巨龙卧波”的景象。导航地图上,南北向的红色尾灯与东西向的白色头灯交织蔓延,网友戏称这壮观画面是流动的“鸳鸯锅”,而这锅“汤”里,煮着千万人的归心似箭与别样闲情。
这场全国性的拥堵,从9月30日凌晨就已打响。无数自诩“聪明人”的车主摸黑出发,想靠错峰避开车流,却在高速上撞见满路同道中人——深圳机场高速凌晨5点便堵成红色长龙,有网友自嘲:“去年半夜出发遇‘聪明人’,今年提前两天走,还是没能逃过扎堆”。河南网友的吐槽更直白:“刚出来又堵40分钟,5.7公里挪不动步,服务区都进不去”[__LINK_ICON]。数据显示,这个假期全国高速出口总流量预计达3528万辆次,峰值日更是逼近500万辆次,拥堵成了长假标配。
堵在路上的时光,反倒催生出别样的“高速文化”。有人掏出折叠桌椅,在两车之间摆开麻将局;有人打开后备箱拿出羽毛球拍,以车流为背景展开对决;更多人则在车厢里分享零食,或是和邻车车主隔空闲聊,广东高速上甚至出现了车主给外国游客分方便面的“跨国餐桌”。服务区里更是热闹,满眼都是捧着泡面的“聪明人”,有人调侃“高速路上办车展,不用租场地”,还有人笑称“再堵会儿就能从看日落等到看日出”。那些“山重水复无疑路,一觉醒来在原处”的自嘲段子,成了缓解烦躁的最佳解药。
与路上的热闹相对,家里的“围观党”同样乐在其中。他们刷着朋友圈里的堵车直播,品着“万水千山总是情,让我先走行不行”的顺口溜,把别人的拥堵当成假期景观,直言“国庆看别人堵车是我最大的快乐”。这种隔着屏幕的调侃,没有指责只有理解——毕竟谁都懂,堵在路上的每辆车,都载着对团圆的期盼或对远方的向往。
这绵延数十公里的车龙,传到海外便成了引发热议的“中国奇观”。德国网友惊叹“这是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的震撼”,美国网友感慨“中国人放长假,整个交通系统都热闹起来”,即便有质疑摆拍或租车的声音,更多人仍被这份活力打动。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专题报道,称中国民众在拥堵中展现的乐观精神令人钦佩,那些在高速上开live、打羽毛球的创意,成了最生动的生活注脚。难怪有人说,这哪里是堵车,分明是中国人用车轮书写的“国庆大游行”。
当夕阳为“高速长龙”镀上金边,有人终于望见家乡的路牌,有人仍在车流中等待。这场拥堵里,有“应急桶成标配”的无奈,更有苦中作乐的智慧;有对公共服务的期待,更有对生活的热忱。而外国网友眼中的“炫耀式游行”,实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缩影——当越来越多人能驾着爱车奔赴远方,当拥堵中仍能生出如此多的欢笑,这本身就是一种藏在烟火气里的幸福。
来源:股代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