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珍·古道尔(Jane Goodall,1934年4月3日-,英国)享誉世界的动物学家、灵长类专家
26岁只身闯入非洲原始森林,
5年后逆袭成为剑桥博士,
10年后登上了动物学的巅峰,
91岁了还在奔波300天,为野生动物发声,
她被称为“黑猩猩之母”,
她是科学家、环保战士,也是母亲和妻子,
她,就是——珍·古道尔。
她的故事是如何开始的?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让我们走进这位教科书上的传奇人物:
珍·古道尔(Jane Goodall,1934年4月3日-,英国)享誉世界的动物学家、灵长类专家
“我真的生活在我的梦想中。我属于这个森林世界,这就是我注定要去的地方。”
非洲,儿时的梦想
1934年4月3日,珍·古道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从小,父母就培养她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两岁时,她收到了一只毛绒黑猩猩“朱比里”(Jubilee)作为礼物,这个玩偶陪伴她度过了整个童年,也让她对非洲和黑猩猩都结下了深深的向往。
珍·古道尔儿时的照片
1957年,这位既无学术背景也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姑娘,凭着对动物的热爱独自来到肯尼亚,找到国家博物馆馆长、古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只为“谈谈动物”。利基被她的热情打动,聘请她担任秘书,协助自己的研究工作。
珍·古道尔与恩师路易斯·利基
初到冈比
1960年,在利基的支持下,珍来到坦噶尼喀湖畔冈比河自然保护区,开始研究黑猩猩。
1960年,年仅26岁的珍·古道尔不会想到
那里将成为她生命的全部
这项工作最初困难重重:“黑猩猩非常害羞,每次见到我就迅速闪开。我常常失望地回到营地,担心经费耗尽,更害怕让利基失望。但每次,我还是带着决心重新出发。”
为了融入黑猩猩的世界,珍尽量模仿它们的生活:她在林中露宿,吃它们吃的果子,甚至像它们一样爬树,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叫声。
珍·古道尔的工作笔记
第一只接纳她的黑猩猩是一只名叫“灰胡子大卫”的成年雄性。正是这位“破冰者”让珍得以融入黑猩猩的世界。
第一只接受珍的黑猩猩——灰胡子大卫
在15个月的坚持后,黑猩猩们终于接受了她的存在。使得珍在研究中,取得了诸多突破性发现。
黑猩猩造访珍当时所在的营地
她首次证实黑猩猩不仅会集体捕猎,还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用来捕捉蚂蚁。这一研究彻底颠覆了当时人类对动物行为的认知,打破了“只有人类制造工具”的传统观念。
半年时间的惊人发现:黑猩猩制造工具
她还发现黑猩猩能表达幽默、愤怒、悲伤和恐惧等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凭借这些成果,珍于1965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大猩猩保护
古道尔在刚果共和国的特希雷岛建立的钦潘加黑猩猩康复中心(Tchimpounga Chimpanzee Rehabilitation Center) 是非洲最大的黑猩猩康复中心之一。这个康复中心主要收容因非法猎杀而失去家人保护的幼年黑猩猩。
在珍·古道尔研究会官网上公开的一段视频中,一只名为旺而达(Wounda)的雌性黑猩猩在被放归野外前,用一个无比温柔和长久拥抱表达了对古道尔的感激。
“这个拥抱的温度令我永生难忘。”古道尔说。
“所有人都嘲笑我,唯有妈妈支持我的梦想。我把一生奉献给了黑猩猩,也在这里邂逅了爱情。”
两次婚姻
珍·古道尔将大半生奉献给了黑猩猩,同时也在这里邂逅了爱情。1964年,当她成功接近黑猩猩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派摄影师雨果·范·劳瑞克(Hugo van Lawick)前来拍摄她的工作,不久两人结为夫妻。
雨果·范·劳瑞克
1967年,他们的儿子格鲁布(Hugo Eric Louis)出生。在冈比,古道尔和她的丈夫被黑猩猩看成“白皮肤的猿猴”,但他们的儿子格鲁布却被猩猩们视为“来自异类的小动物美味”。
为了儿子的安全,珍特意把自己居住的房屋加了栏杆,每次他们外出考察,就把格鲁布关在里面,格鲁布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然而,由于雨果需要频繁奔走,而珍无法放弃冈比的研究,这段婚姻在8年后走向终点。
1975年,珍与坦桑尼亚国家公园负责人德里克·布赖森(Derek Bryceson)再婚。德里克曾是二战战斗机飞行员,因任务受伤导致下半身几乎瘫痪,但这并未削弱他的活力。
古道尔与布赖森
他支持珍在冈比建立了新的研究中心。然而,这段婚姻也未能长久,1980年,德里克因癌症去世,留下了短暂却深刻的回忆。
德里克·布赖森
母亲的力量
珍·古道尔写过一本《非洲在我的血液里》。里面讲述了她10岁的时候,读了一本关于非洲的书,并告诉家人有一天要去非洲。虽然所有人都嘲笑她,唯独她的母亲全力支持。为了攒路费,珍同时打了两份工,把收入藏在地毯下。
古道尔与她的母亲在一起
1960年到冈比的最初4个月,古道尔的妈妈一直陪在她身边,因为当时英国政府要求:一个如此年轻的英国女孩孤零零在森林是绝对不允许的,需要另一名欧洲亲人陪同。
直到现在,珍·古道尔都为母亲的卓尔不群感到骄傲和幸运。妈妈曾对珍·古道尔说:
“只要你朝着目标努力,不言放弃,你一定会走出一条成功的路。”
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珍·古道尔朝着她的梦想前进。
与珍近几十年来奔走世界各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不同,她唯一的孩子格鲁布从没有离开过坦桑尼亚,从事生态旅游业开发。珍和儿子以及三个孙子、孙女一直生活在那里。
珍·古道尔和孙辈Merlin和Angel在坦桑尼亚办公室
“光研究已经不够了,我必须去行动”
珍的使命
珍妮·古道尔为人称道的,不仅仅是她的研究成果,更因她对动物保护和环保事业的不懈努力而备受敬佩。
1986年,她在飞越冈比国家公园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公园内仍郁郁葱葱,但周围的森林却因滥伐而变成黄沙荒地。
“那一刻我意识到,继续待在冈比研究黑猩猩并不能保护它们,反而可能让它们数量进一步减少。”从那以后,珍·古道尔将环保事业视为毕生信仰。
1991年,古道尔发起“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Roots&Shoots),是目前全球最活跃的面向青年的环境教育计划之一,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动物关爱和社区关怀。
“根,在大地下舒展、蔓延,无所不在,形成坚固的基础;
芽,看上去弱不禁风,然而为了得到阳光,它们能钻出坚硬的砖墙。
如果我们这个星球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就像那一堵堵坚硬的砖墙,那么,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就是成千上万的根与芽,可以冲破这些砖墙——你能改变世界!”
—珍·古道尔对“根与芽”的诠释
2002年,她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信使;2009年,荣获法国军团荣誉勋章,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60周年勋章,以表彰她在保护濒危黑猩猩方面的杰出贡献。
珍·古道尔和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938年—2018年)
作为动物保护领域的标志性人物,珍·古道尔不仅是世界级的环保活动家,更被亲切地称为“地球母亲”。
环保战士
从1986年起,珍·古道尔选择了一种永不停歇的生活方式:在非洲研究和保护黑猩猩,在世界各地传播环保理念。
近二十多年来,她将她的全部时间用于宣讲黑猩猩保护和“根与芽”工作,巡回于世界各地进行演讲。
古道尔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贡扎加大学发表演讲
“你真心相信这个世界有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希望吗?” 珍在书里讲述,这是她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告诉过她,他们对未来已不抱希望。年轻人会愤怒会抑郁,或只是冷漠,对现状感到无力。
“我能做的,就是确保我们下一代,能比我们更好地照顾这颗星球”,珍说,“若不抱希望,那才叫彻底输了。”
面对青少年关于如何保护动物、改变世界的提问,她回答:“去行动吧,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也能产生影响。改变自己,影响身边的人,把理念传播得更广。只要大家都努力,世界就会变得更好。这是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想想看,就算改变很小,又怎么能停下来呢?”
“我不得不跑起来,我必须跑起来。”
这是珍·古道尔赶场路上的一幕。刚庆祝完她发起的“根与芽”环保项目在中国落地30周年,珍需要从休息室快步赶往一个可容纳六百人的影院,开始她北京之行的第一场演讲。
满头银发束成马尾,穿着粉色高领针织衫的珍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她突然小跑起来,带动身后一群人也跟着跑。
“这也太神奇了。”一旁的志愿者忍不住感叹,课本上的珍·古道尔,此刻就在他面前奔跑。
她始终在与时间赛跑,也在与自然环境的恶化赛跑。
“每年,我有300多天奔波在世界各地,”珍说,“我不得不跑起来,我必须跑起来。”
此时已是晚上六点半。从落地到现在的六小时里,珍·古道尔换车赶路、参加访谈、出席颁奖、观看展览,却连午餐时准备的一包蔬菜沙拉都没来得及吃。接着,她又站着完成了一场40分钟的演讲。
古道尔在中国科技馆参加根与芽30周年庆典
在这次古道尔博士的中国之行中,水哥王昱珩送出一副画作。
水哥和古道尔博士
水哥用彩色铅笔复刻了珍·古道尔与黑猩猩的经典影像。
他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与珍博士的对话:“珍博士问我为什么只画了小猩猩没有画她的脸?”
被《国家地理》杂志列为创刊125周年的十大照片之一
“因为,我希望人人都是珍·古道尔。”
写在最后
去年4月,珍的团队发布了一条为她庆生的视频。视频里,珍搞怪地学猛兽咆哮:“让90岁的珍退休?开什么玩笑!”
古道尔的Youtube频道始终保持更新
今年4月3日,珍刚刚度过她的91岁生日。她依然在与时间赛跑,并用行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改变。
正如她所说:
"together we can, together we will。"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入了保护地球的行动。
在世界地球日,希望珍的故事在你我的心中扎根发芽。
如果你也愿意为地球出一份力,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今天做了什么来保护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家园。
来源:柚子茶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