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突发!美联储降息概率99.4%锁定,科技、消费怎么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2 10:51 1

摘要:小长假第二天,股市传来实打实的大消息——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直接冲到99.4%,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美股已经抢先反应,低开高走不说,科技股还在带头发力。这时候肯定有人慌了:科技该不该追?消费啥时候能起来?自己的持仓要不要调?今天就结合数据和实操经验

小长假第二天,股市传来实打实的大消息——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直接冲到99.4%,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美股已经抢先反应,低开高走不说,科技股还在带头发力。这时候肯定有人慌了:科技该不该追?消费啥时候能起来?自己的持仓要不要调?今天就结合数据和实操经验,跟大家唠点实在的。

1、降息稳了!99.4%概率背后,就业数据给出实锤

这次降息预期能这么明确,核心是美国9月ADP就业数据“爆冷”了——不光没涨,反而减少了3.2万人,跟市场预期的增加5.1万人差了一大截。要知道,就业市场是美联储看的核心指标之一,这数据一出来,降息的理由就太充分了。

更关键的是,标普已经给出了明确预判:今年年底前还得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到2026年还要再降50个基点。就连美联储理事沃勒都松口了,说虽然未来降息会更谨慎,但明年逐步降息的大方向不会变。

面对这波宽松预期,最忌讳的就是“跟市场较劲”。之前银行涨的时候,天天有人喊“见顶了”;现在科技股发力,又有人盼着它跌。其实没必要,每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有人敢追涨,有人就爱稳守,顺着自己的交易风格来比啥都强。我自己是不打算碰科技了,不是觉得它会跌,而是能力圈外的钱,赚着不踏实。

2、科技会涨到哪?别猜顶了,守好自己的计划

经常有人问“科技能涨到多少点”,说实话,这问题只有神仙能答。市场的顶从来不是算出来的,是资金和情绪拼出来的,等你看出“见顶”的时候,早就晚了。

我2023年就跟身边人说过计划:科技指数拿到翻倍就走。现在目标早达成了,已经换到第二阶段持仓——就是大家说的“老登资产”,不过我主要投的是港股的证券和地产,3月份从恒科切换过来的,收益还算满意。

至于恒科,我觉得涨到8000点、10000点都有可能,但我不会追。我的规矩是“没有急跌不进场”,再好的行情也得等个舒服的买点。那些天天猜顶的人,要么是卖飞了不甘心,要么是没进场想抄底,与其浪费精力预测,不如把自己的计划执行到底。

3、降息周期里,消费要等“地产信号”

很多人觉得降息了消费就该涨,其实没那么简单。消费的核心命脉是地产,这不是我说的,房地产直接关联50多个上下游产业,从装修、家电到家具,几乎串起了大半个消费链条。经济学家姚洋也说过,房价跌了老百姓财富缩水,自然就不敢花钱了,消费回暖根本无从谈起。

更实在的判断标准是PPI——只要这个指标没转正,食品饮料、家电这些传统消费股就难有大行情。但这可不是坏事,“没行情”的时候才是播种的好时机。就像种地,总不能等庄稼长出来再撒种子吧?现在慢慢布局,等地产企稳、PPI抬头,行情自然就跟上了。

总结:别比收益,比谁能守住自己的节奏

最后想说,炒股没有“标准答案”。喜欢科技的可以继续拿,毕竟每个人成本不一样:2023、2024年早囤筹码的,要么翻倍兑现了,要么切到低位股了;刚进场的,只要能承受波动也没问题。

我自己的操作计划很明确:之前减了创业板,本来想切到科技里的滞涨行业指数,现在还在等机会,说不定节后能有个好价格。对左侧投资者来说,现在就是熬时间的阶段;要是做右侧,那就等趋势明确了再动手,不用跟着别人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幸福72254

相关推荐